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1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7篇
妇产科学   31篇
基础医学   28篇
临床医学   91篇
内科学   31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204篇
预防医学   66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82篇
中国医学   158篇
肿瘤学   27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目的探讨中孕期胎儿染色体异常(FCA)高危孕妇羊水细胞胎儿染色体核型(FK)及其介入性产前诊断(IPD)指征。方法选择2014—2018年,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产前诊断中心进行羊膜腔穿刺术羊水细胞FK检测的63581例FCA高危孕妇(孕龄为19~27+6孕周)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孕妇不同IPD指征及其胎儿染色体核型异常(FKA)检测结果。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伦理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并通过该伦理委员会批准[审批文号:医学科研2019伦审批第(077)号]。结果①本组63581例中孕期孕妇的FKA检出率为3.13%(1989/63581)。这63581例孕妇的IPD指征分别为高龄(预产期年龄≥35岁)(25648例)、血清学筛查高风险(29009例)、无创产前筛查(NIPT)高风险(333例)、夫妇一方为染色体异常携带者(603例)、超声筛查发现胎儿结构异常及超声软指标异常(2647例)、异常儿生育史(1546例)、于外院进行羊水细胞FK分析结果异常者(7例)、孕妇智力低下及合并智力低下家族史(149例)、孕妇早孕期有害物质接触史(1400例)、其他(2239例),FKA检出率分别为3.26%(836/25648)、2.04%(593/29009)、65.17%(217/333)、34.33%(207/603)、3.51%(93/2647)、1.68%(26/1546)、85.71%(6/7)、4.03%(6/149)、0.14%(2/1400)、0.13%(3/2239)。②351例孕妇的IPD指征为超声筛查发现胎儿结构异常中,IPD指征为胎儿淋巴水囊瘤、皮肤水肿的FKA检出率最高,为26.09%(6/23)。2296例孕妇的IPD指征为胎儿超声软指标异常中,IPD指征为胎儿颈项透明层(NT)值≥2.5 mm的FKA检出率最高,为7.74%(66/853)。结论孕妇高龄、血清学筛查高风险、NIPT高风险、夫妇一方为染色体异常携带者、超声筛查发现胎儿结构异常及超声软指标异常等,均为中孕期孕妇FCA的IPD指征,孕妇IPD指征类型不同,FCA风险不同。羊膜腔穿刺术羊水细胞FK检测,可预测有IPD指征孕妇的妊娠结局,为降低FKA出生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及艾灸诱发的皮肤水泡外形特点及水泡中炎细胞浸润差异性,探讨水泡成分与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接受穴位贴敷并出现水泡的患者11例,接受艾灸治疗并出现水泡的患者8例。采用瑞氏染色的方法观察两种不同诱因诱发的水泡中炎细胞浸润种类、数量及各种炎细胞浸润比例差异性。结果:穴位贴敷及艾灸诱发的水泡中均有大量炎细胞浸润;穴位贴敷诱发的水泡中泡液呈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混合浸润的特点;艾灸诱发的水泡中泡液呈现多种炎细胞浸润,但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结论:穴位贴敷及艾灸诱发的皮肤水泡均为局部炎症,其中炎细胞浸润种类及数量相似,但浸润比例存在差异性,这可能直接导致两种不同诱因诱发的水泡的结局(治疗作用或副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人乳腺癌细胞系亚群的异质性及对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利用Percoll液在高速离心力作用下形成连续的密度梯度,将乳腺癌细胞分离纯化为不同密度的细胞亚群;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亚群细胞系周期时相及DNA含量;应用Brd U法检测不同亚群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能力;应用MTT法检测不同乳腺癌细胞亚群对抗癌药物的敏感性;应用Transwell法检测不同细胞亚群的侵袭能力。结果乳腺癌细胞系存在不同亚群,各亚群细胞的周期时相分布及DNA含量均有差异,不同亚群的乳腺癌细胞对抗癌药物的敏感性、细胞增殖能力、侵袭能力均不同。结论不同亚群的乳腺癌细胞存在异质性,对乳腺癌细胞系的增殖能力、抗药性及侵袭能力产生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截肢患者术前、术后的负性情绪,总结叙事疗法对截肢患者的心理干预。方法对2016年5月-2019年6月收治的12例截肢患者进行术前、术后心理状态调查,分析出共性问题并做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结果12例截肢患者普遍存在的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已得到改善。结论叙事疗法心理护理可以有效缓解截肢患者的负性情绪,帮助患者获得健康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诱发的急性接触性皮炎与慢性接触性皮炎皮损特点以及皮损内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hymal stromal,tymphopoietin,TSLP)表达的差异性。方法选取三伏天接受穴位贴敷治疗哮喘且诱发急性或慢性接触性皮炎的患者20例,取皮分为急性接触性皮炎组(简称急性组)和慢性接触性皮炎组(简称慢性组),观察两组患者皮损特点及皮损组织中TSLP表达的差异性。结果急性组有大量的TSLP分布,弥漫性分布在表皮层(角质层、颗粒层、棘层和基底层)以及真皮层血管周围;慢性组TSLP数量较急性组少,集中分布在表皮层的角质层、棘层以及真皮层血管周围。结论 TSLP在穴位贴敷诱发的急性接触性皮炎与慢性接触性皮炎中的分布具有明显的数量差异性,而分布部位差异性不明显。推测皮炎性质(急性或慢性)会影响穴位贴敷疗效,而TSLP可以作为一个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单腔静脉导管胸腔置管引流应用于胸腔积液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胸腔积液患者80例,按照完全随机数表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单腔静脉导管胸腔置管引流)与对照组(常规胸腔穿刺抽液组),各40例。比较2组的并发症率、排液时间、满意度与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7.50%,2组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并发症率(5.00%)较对照组(20.00%)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排液时间为(13.75±3.08)d,低于对照组(20.36±5.76)d,对照组满意的评分为(79.36±5.26)分,观察组为(90.36±2.7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单腔静脉导管胸腔置管引流术应用于胸腔积液治疗中,有利于改善疗效,缩短排液时间,并发症少,减轻患者痛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腺苷受体及其介导的环磷酸腺苷-蛋白激酶 A (cAMP-PKA)信号通路在对乙酰氨基酚致药物性肝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20只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给予对乙酰氨基酚500 mg/ kg,空白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两组均为单次灌胃给药。24 h 后处死小鼠,检测谷丙转氨酶( 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汁酸(TBA),HE 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变化;原位肝灌注法分离小鼠肝细胞;Real-Time qPCR 法、 Western blot 法分别检测肝细胞腺苷 A1受体(A1R)、A2A 受体( A2AR)、A2B 受体( A2BR)和 A3受体(A3R)水平;ELISA 法检测各组细胞 cAMP 含量;Western blot 法检测各组细胞 PKA、磷酸化-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 AST、ALT、ALP、TBA 表达明显增加(P <0.01)且肝组织损伤明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腺苷 A1R、A2AR的表达明显升高(P <0.01),cAMP 含量、PKA、p-CREB 蛋白的表达水平也相应增加(P <0.05)。结论对乙酰氨基酚致药物性肝脏损伤可能与 cAMP-PKA 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9.
正患者,男,74岁,2019年5月31日初诊。主诉:呃逆间发性发作1年余。病史:1年前无明显诱因下突发呃逆,声短而频,不能自止,严重影响进食及睡眠,期间间断口服中药、氯丙嗪片,曾予针刺强刺激内关、攒竹、涌泉等治疗,症状无明显好转。诊见:呃逆间作,呃声短促,连续,声低,约每分钟2次,脘腹胀满,嗳气,泛酸,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常叹息,纳呆,因呃逆影响睡眠,便溏,每天2~3次,舌暗红、苔薄白,脉沉细。既往体健,否认慢性病史。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