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5篇
综合类   4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5 毫秒
1
1.
大鼠肝线粒体OCT提纯至均一纯。免疫化学证明OCT活性可被抗OCT血清完全中和。DENA诱发大鼠肝癌及发育过程中OCT活性的变化与酶蛋白量的变化是相关的。未见免疫化学性质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3.
体外培养家兔和树鼩为主动咏平滑肌细胞,分别观察各自的高脂血清对平滑肌细胞生长的影构,以~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细胞DNA,用液体闪烁计数器计数。结果表明:兔高脂血清对兔平滑肌细胞生长有显著的增殖作用,而树鼩高脂血清对树鼩平滑肌细胞的生长未见显著的促进增生作用。  相似文献   
4.
~(131)I模型兔血清βLP可参入正常和模型兔血管壁内膜。~(131)I正常兔血清βLP亦然,但参入模型兔的量远比正常兔的高;~(131)IβLP参入主动脉壁的程度与其病变的程度相平行;βLP以整个分子参入主动脉内膜,并保持其原有抗原性;模型兔βLP在血液循环中停留时间比正常兔的长。此结果说明,血清βLP在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中起重要作用,斑块中胆固醇以βLP大分子形式沉积于主动脉内膜。  相似文献   
5.
血清高密度胀蛋白(HDL)与冠心病的发病率呈负相关已有不少报导。作者等曾发现含有丰富HDL的树鼩不易形成粥样硬化斑块,本文拟研究含有丰富的HDL的鸭是否不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进一步为HDL有抗粥样硬化提供依据。 采用雄性种鸭30只,体重2.5公斤,实验组16只、对照组14只。后者喂基础饲料、前者除喂基础饲料外,每日每只鸭加胆固醇2克、花生油15ml。实验前及4、8、12和18周时分析其血清总胆固醇(TC)、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树鼩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形态和颗粒大小;用分光光度计和园二色仪研究了HDL和LDL的光谱特性和园二色性;用四甲基脲电泳、SDS-凝胶电泳和聚焦电泳分离了HDL中载脂蛋白的种类和含量。其结果如下: 一、电子显微镜观察HDL、LDL的形态和颗粒大小:结果证明,树鼩血清HDL和HDL均呈园球形,大小比较均匀。HDL的平均直径约为98A,80%以上的直径在80A—110A之间。统计结果表明,LDL的颗粒直径为196A,其中直径在160A—220A的颗粒约占84%。这表明LDL比较均一。 二、树鼩血清HDL的分析超速离心行为:结果表明,树鼩血清LDL和HDL在分析超速离心分析时,只呈现一个单一的  相似文献   
7.
目前研究HDL抑制粥样斑块的机理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病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在利用树鼩建立粥样斑块模型中发现,树鼩具有很高的血清α脂蛋白(占总脂蛋白60~75%),用高于家兔4~5倍高胆固醇长期摄入,仍不形成典型的粥样病变。实验先后进行了二次,历时3年。第一次实验有22只树鼩,雌雄各半,分2组。实验组12只,平均体重130.5±11.2克,每周喂6次胆固醇饲料(胆固醇0.2克、蛋黄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生物学研究结果均表明,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似乎能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又能促使斑块的消退。树鼩是一种低级灵长类动物。发现其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含量高达血清脂蛋白总量的70%左右。还证实,经高胆固醇—高蛋白饲料较长时间喂养,HDL含量维持不变,LDL也无增加趋势。并发现在动物的胆囊和胆管中有大小不一的胆石颗粒。树鼩有特殊的能力来处理食入的胆固醇,因此认为它是一种理想的模型动物,可用来研究HDL代谢及其在预防动脉粥样斑块形成中的作用。为此,有必要首先分离,提纯三种脂蛋白。  相似文献   
9.
根据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研究,已明确高密度脂蛋白(HDL)和缺血性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呈负相关。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血清HDL-胆固醇的量降低有密切关系,HDL是一保护因子,可防止动脉粥样斑块形成。HDL是一种脂质和蛋白的复合体,组成它的主要载脂蛋白有apoA_1, A_2,A_4,apoB,apoC和apoE等,其中以apoA_1所占的比例最大,约为65%。体外细胞实验表明,HDL抑制低密度脂蛋白(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致病因子)穿过动脉内膜,并抑制内皮细胞和LDL结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