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4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1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鼠延髓腹外侧区在可乐定心血管效应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大鼠延髓腹外侧区(VLM)在介导可乐定心血管效应中的作用。方法:氨基甲酸乙酯麻醉SD大鼠,应用微量注射和细胞外记录等方法观察尾端延髓腹外侧区(CVLM)和头端延髓腹外侧区(RVLM)内局部给予可乐定导致的心血管活动变化。结果:单侧CVLM微量注射可乐定(5nmol/100nl,n=10)不仅能明显升主动脉血压(AP)和增加心率(HR)(P<0.01),而且能增加同侧RVLM压力敏感性神经元(n=80)的放电频率(P<0.01),而单侧RVLM微量注射可乐定(5nmol/100nl,n=9),明显降低AP和HR(P<0.01)。结论:RVLM和CVLM在介导可乐定的心血管效应中具有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小鼠主动脉弓缩窄(transverse aortic constriction,TAC)是压力超负荷诱导的左心室肥厚及其进展为心力衰竭的实验研究中最常用的外科技术之一,以前一般在动物插管和通气的情况下进行TAC操作,这使得该过程需要呼吸机,且手术操作费时费力,本研究的目的是详细描述建立一种小鼠无气管插管和不使用呼吸机通气的微创TAC技术。方法:雄性C57BL/6小鼠(2-4月龄,20-30 g)用戊巴比妥钠腹膜内注射麻醉,实施胸骨部分切开术后暴露主动脉弓,用缝线穿过主动脉弓下方并将主动脉弓系在钝的27号针上后拔出针头,假手术组操作过程同TAC组,但不进行结扎。结果:TAC后4周小鼠心重体重比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心肌肥大标志基因心房钠尿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表达显著升高,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左心室短轴缩短率明显降低,而且手术过程中以及术后28天内死亡率只有5%。结论:通过微创TAC手术小鼠死亡率低,并能高效诱导心肌肥厚和心功能降低。  相似文献   
3.
对八年制生理学实验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八年制医学教育是中国医学教育的新起点,如何提高八年制学员实验课的教学质量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对八年制生理学实验课教学进行了分析探讨,期望能对八年制实验课教学的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目的 优化小鼠子宫内胚胎电转技术,用于检测胎鼠大脑新生神经元的迁移和分化特征。 方法 通过选择异氟烷气体麻醉方式,改进毛细玻璃针的制备方法,减少手术中胚胎的暴露时间,优化电转参数等,对小鼠子宫内胚胎电转技术进行一系列优化。采用优化的子宫内胚胎电转技术给6只怀孕16.5 d的孕鼠进行了手术,共电转胚胎42只。 结果 电转后孕鼠和胚胎的存活率达到100%,其中大脑表达外源基因的胎鼠占85%±3%。 结论 优化的小鼠子宫内胚胎电转技术可以获得令人满意的胎鼠存活率和基因电转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obestatin对胰岛β细胞株INS-1细胞L型钙通道电流的影响.方法 应用穿孔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obestatin对培养的胰岛β细胞株INS-1细胞膜L型电压敏感钙通道电流(L-type calcium ion channel current,ICa.L)的影响.结果胰岛β细胞株INS-1细胞钳制膜电位为-20 mV时,分别给予胰岛β细胞株INS-1细胞0nM(对照组)和1、10、100nM obestatin灌流5min后,ICa,L峰值呈浓度依赖性降低,各组为给药前的(97±8)%、(91±7)%、(60±9)%和(45±6)%.其中,10nM和100nM obestatin灌流5min后ICa,L峰值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减小(P<0.0I,n=5).胰岛β细胞株INS-1细胞钳制膜电位分别为-30、-20、-10和0mY时,给予10nM obestatin之前,其ICa,L峰值分别为(-5.48±0.69)、(-5.70±0.68)、(-5.58±0.61)和(-3.90±0.44) pA/pF,灌流10nM obestatin 5 min后,ICa,L峰值分别下降至(-3.11 ±0.68)、(-3.60±0.99)、(-3.26±1.03)和(-2.28±0.71)pA/pF,均明显低于obestatin给药前(P<0.01,n=5).结论 obestatin可抑制胰岛β细胞株INS-1细胞L型钙通道电流.  相似文献   
6.
临床实习是本科生人才培养的关键一环,从做好岗前培训、解决好考研与实习之间的冲突、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增强医患沟通能力等方面对如何提高本科生临床实习质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人类的脂肪组织一般分为两种:白色脂肪通常被认为是储存脂肪的组织,而棕色脂肪在外在条件的刺激下,可以燃烧产生热量。最近研究发现,在寒冷刺激下或者β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处理后,小鼠皮下白色脂肪组织中会出现散在的棕色样脂肪细胞,并将这种脂肪细胞命名为“米色脂肪”。米色脂肪具有白色脂肪和棕色脂肪的功能,并能在两者之间转换,而且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成年人体中的棕色脂肪与这种脂肪十分类似。本文就米色脂肪研究的相关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设计性实验教学的探索和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传统的生理学实验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新世纪对创新性人才培养的要求。改革传统模式,探索适应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本文论述了开展设计性实验教学的一些具体做法及体会,作为探索新型生理学实验教学模式的尝试。  相似文献   
9.
BQ610对猫急性缺血性心律失常的拮抗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内皮素A受体拮抗剂BQ610对猫急性心肌缺血性心律失常的影响,以探讨内皮素在急性缺血性心律失常发生中的作用。方法:结扎猫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起始段,造成急性心肌缺血,观察30 min缺血期内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及LAD内注射BQ610对心律失常的影响。结果:BQ610呈剂量依赖性拮抗LAD结扎引起的猫急性缺血性心律失常。结论:内源性内皮素可能通过内皮素A受体参与致急性缺血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大鼠股薄肌原位游离移植的模型,评价术后肌萎缩与肌肉收缩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显露、游离大鼠股薄肌,在肌肉起止点处切断肌肉附着部,支配神经入肌点前0.5cm处切断该神经,并夹闭该肌的主要供血动静脉约50min,在此期间将肌肉原位重新缝合固定,并行神经端端吻合,复通肌肉血循环。分别在术后不同时段观测肌肉萎缩和肌肉收缩功能的相关指标,并比较其相关性。结果成功构建了吻合血管神经的大鼠股薄肌游离移植动物模型,各分组大鼠成活良好。肌肉移植后,肌湿重维持率先降低后增加,术后第4周时最低,为59.3±5.2%,术后晚期时仍低于对照组的水平(p<0.05);肌纤维横截面积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计算术后移植肌肉的最大单或强直收缩力的维持率,术后早期(术后1~3周,失神经期),肌肉功能维持率下降较快,3周时最大单收缩力仅存对照侧的39.53±3.63%,随后逐渐上升,至术后30周时恢复为正常对照的83.16±8.19%;而最大强直收缩力则分别降至39.09±5.07%,然后恢复至86.74±2.88%。结论所构建的吻合血管神经的大鼠股薄肌游离移植动物模型符合研究需要;肌肉移植后肌湿重维持率和肌细胞横截面积先呈现典型肌萎缩后表现,后随神经的再支配,萎缩逐渐好转,但至术后30周时仍未恢复到术前对照组水平;肌湿重维持率和肌细胞横截面积的变化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与肌肉功能的变化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肌肉萎缩是游离肌肉移植后功能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从蛋白质代谢角度出发,移植后肌肉内蛋白含量尤其是收缩蛋白含量的变化,是肌萎缩与肌肉功能的降低密切相关的重要联系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