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低温选择性脑灌注对肝肾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不同温度全身停循环选择性顺行脑灌注(SACP)技术围术期患者肝肾功能的动态变化。方法 2008年2月至2010年2月,60例累及主动脉弓部的动脉瘤患者在全身低温停循环SACP条件下实施手术。根据停循环时直肠温度不同分为深度低温组(20℃)和中度低温组(25℃),对比两组围术期血清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碱性磷酸酶(ALP)、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的动态变化。结果深度低温组体外循环时间、心肌缺血时间、复温时间显著大于中度低温组(P0.05)。围术期反映肝功能损伤的指标中GOT、TBIL、DBIL在术后24h、48 h显著上升(P0.05),术后1周逐渐或部分恢复至术前水平。血清BUN在48 h和1周出现升高趋势。血清Cr在术后24 h和48 h升高(P0.05),术后1周恢复。中度低温停循环的使用对肝脏、肾脏功能没有显著不利影响。结论与深度低温停循环相比,中度低温可以显著缩短体外循环时间,在对中枢神经系统提供保护的同时,并未增加腹腔重要脏器并发症,对肝肾功能没有明显不利影响,可以在主动脉弓部手术中应用。  相似文献   
2.
直肠温度25℃时停循环选择性脑灌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比直肠温度25℃与20℃停循环选择性脑灌注技术在主动脉弓部修复重建手术中的临床结果,观察其可行性.方法 2006年2月至2008年8月,66例累及主动脉弓部的动脉瘤病人在全身低温停循环选择性脑灌注条件下实施手术.停循环时直肠温度A组为加℃,B组25℃.对比两组CPB参数以及术后恢复过程.结果 停循环时鼻咽温度和直肠温度A组显著低于B组(P<0.001),CPB时间、心肌缺血时间、降温时间、停循环时间、复温时间A组均显著大于B组(P<0.05).CPB期间血红蛋白、血浆乳酸水平、围术期用血量、术后清醒及拔除气管插管时间、ICU停留时间、术后2 4h 胸液引流量,两组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围术期死亡A组5例,B组1例(P:0.197).发生并发症A组13例(39%),B组9例(27%)(P=0.339).短暂性脑部并发症A组8例,B组3例(P=0.099).其他各类重要脏器并发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累及主动脉弓部的动脉瘤手术中,直肠温度维持在25℃停循环选择性脑灌注,可以对中枢神经系统提供保护,亦未增加重要脏器并发症的发生.能否再度提高循环温度进行选择性脑灌注,仍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3.
体外循环与急性肾功能衰竭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随着体外循环 (CPB)设备技术的日趋完善和心脏外科手术技术的提高 ,体外循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 (acuterenalfailure ,ARF)的发生率已趋下降。但急性肾功能衰竭一旦发生 ,死亡率很高 ,因此探索心脏手术围术期发生急性肾衰的危险因素并进行合理的肾脏保护是心脏外科领域有待解决的  相似文献   
4.
回输洗涤自体血对机体凝血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回输洗涤自体血前后机体凝血参数的变化 ,了解自体血液回输技术对其的影响。方法  2 0例择期心脏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实验组 10例 ,术后回输经洗涤处理的自体血 ;对照组 10例 ,未接受洗涤自体血。分别于术前、体外循环结束后回输自体血液前 15min、回输后 10min、以及体外循环结束后 3h、 2 4h测定激活的部分凝血酶原时间 (APTT)、凝血酶原时间 (PT)、纤维蛋白原 (Fbg)水平。结果 各时间点APTT、PT、Fbg水平 ,两组变化趋势相似。体外循环结束后 ,APTT、PT明显延长 (P <0 0 5 ) ,术后 2 4小时恢复正常 ;纤维蛋白原水平在体外循环结束后明显降低 (P <0 0 1) ,术后 2 4小时内逐渐恢复甚至高于术前水平。但两组同一时间点APTT、PT、Fbg的变化 ,无统计学差异 ;实验组洗涤自体血回输前后APTT、PT、Fbg无明显变化。实验组术后 2 4小时库血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 (P <0 0 1) ;两组术后 2 4h胸腔引流量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洗涤自体血回输对机体凝血功能无明显不良影响 ,能明显减少库血用量 ,是一种有效的血液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重症患者在浅低温不停跳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效果。方法: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对34例择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surgery,CABG)的重症患者(左主干病变、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60 mm、左心室射血分数<40%、术前Euroscore评分>6分、术前心源性休克、急性心肌梗死)施行浅低温ECC下不停跳CABG,术前均存在不稳定型心绞痛。其中10例(28%)合并糖尿病。3例(44%)患者术前应用了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n pump,IABP)。分析总结重症CABG患者体外循环管理经验。结果:平均ECC时间68 min(42~123 min),机械通气时间平均18 h(6~84 h),ICU滞留时间平均2 d(14h~14 d),住院时间平均22 d(10~34 d)。12例患者术后应用IABP。无与ECC相关的神经系统并发症,肾功能不全6例(18%),并应用肾替代疗法。死亡2例(6%)。结论:对严重心功能不全或血管条件不好的重症CABG患者,采用浅低温不停跳ECC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体外循环 (CPB)心脏直视手术中红细胞携氧能力的变化。方法 观察 1 5例择期心脏手术病人的红细胞形态、P5 0和红细胞内 2 ,3 二磷酸甘油酸 (2 ,3 DPG)的含量在围转流期的变化。结果 红细胞在CPB期间发生畸形变 ;红细胞内 2 ,3 DPG的浓度在CPB结束时较术前明显增加[(7 82± 1 5 5 ) μmol/ml对 (6 39± 1 2 7) μmol/ml,P <0 0 5 ];P5 0在转流前后无明显变化。 结论 尽管红细胞的形态在CPB期间有所改变 ,但其携氧能力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414例胸主动脉瘤手术的体外循环经验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目的 回顾性总结不同体外循环方法在 414例胸主动脉瘤手术中的应用及特殊情况的处理。方法 升主动脉瘤组 2 90例 ,中低温全心肺转流是基本方法 ;其中夹层动脉瘤 2 2 2例 ,74例累及弓部 ,为实施脑保护 ,将此类病人分为 4个亚组 :深低温停循环组 (DHCA)、深低温停循环辅以上腔静脉逆行灌注组 (DHCA +RCP)、应急重建脑灌注组、上下分离灌注组 ;共有 5 6例采用RCP脑保护。 12 4例降主动脉瘤均采用左心转流。 1例术中发生意外室颤不能复苏而改为全心肺转流。结果 升主动脉瘤组中 ,15例DHCA 10~ 6 3min ,平均 35 86min ;RCP 5 6例 ,平均 42 4min ;最长达 81min ;死亡率 3 79% (11 2 90例 )。降主动脉瘤组左心转流平均时间 (12 5 5 6± 5 7 2 8)min ;死亡率 6 6 5 % (7 12 4例 ) ;3例术后并发下肢截瘫。结论 胸主动脉瘤手术的体外循环方法应依病变部位、手术入路有所不同 ,术中保护重要器官免受缺血损伤是关键所在。DHCA加RCP是重建主动脉弓手术时较好的脑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8.
病人 女 ,45岁。右上肢无脉 1 0余年 ,活动后心悸、气短 4年。查体 :血压左上肢 1 0 0 /35mmHg(1mmHg =0 1 33kPa) ,右上肢 80 /40mmHg,下肢 1 75/40mmHg。X线胸片示心影呈主动脉型 ,主动脉增宽、迂曲延长 ,左室大。超声心动图显示主动脉瓣中度关闭不全。MRI示头臂型大动脉炎 ,累及双侧锁骨下动脉近中段中度狭窄 ,左颈总动脉中段管壁增厚 ,管腔中度狭窄 ,以开口部位及近段为著 ,右颈总动脉开口局限性中度以上狭窄。脑血流图示大脑前、中、后动脉及椎 -基底动脉血流增快。术前诊断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头臂型大动脉…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体外循环模拟实验中,对平衡超滤的炎性介质滤除效果进行测定。方法建立体外循环体外模拟环路,使用健康供体人血与乳酸林格液预充体外循环管路,最终红细胞比容控制于0.24~0.28。体外循环2 h后开始平衡超滤,超滤速度控制在12 ml/min。平衡超滤时间为45 min,每隔5 min取血样5 ml和超滤液60 ml,测定样本及超滤液中炎性介质浓度:包括白细胞介素(IL)-1、IL-6、IL-10、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以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结果超滤液中可以检测到所有类型的炎性介质,证实血液浓缩器可以滤除炎性介质。对炎性介质的动态检测发现,血液样本和超滤液中NE的浓度最高(P〈0.001);血中IL-1浓度最低,而超滤液中TNF-α浓度低于其他类型的炎性介质(P〈0.001)。超滤液中的炎性介质浓度与血液样本中浓度并非呈现线性关系。综合考虑超滤液中炎性介质浓度以及超滤液体积提示,血液浓缩器对于炎性介质的滤除率不超过5%。结论平衡超滤可以选择性地滤除血液中的炎性介质,综合超滤液中炎性介质浓度和体积显示,对于患者体内的炎性介质浓度及总量,平衡超滤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10.
万彩红 《吉林医学》2010,31(8):1135-1135
目的:分析新生儿疾病构成情况,为临床防治新生儿疾病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按事先制定表格,分别分类统计住院的新生儿疾病患儿性别、年龄、早产/足月产、住院天数、疾病等。再对其进行分析。结果:新生儿窒息、早产儿与感染性疾病分别列入我院新生儿疾病病因的前三位。结论:新生儿疾病病因有一定的特征,应针对其特点进行防治,为降低新生儿疾病的发生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