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3(interleukin-13,IL-1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喉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通过病例-对照研究设计,以111例经病理确诊的喉癌患者和340例健康对照者为研究对象,选取IL-13基因3’-UTR的SNP位点rs1295685,采用TaqMan探针方法进行多态性检测,应用Logistic回归计算OR值及其95%CI,比较不同基因型与喉癌发病风险的关联?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中rs1295685(IL-13C870T)位点基因型分布存在统计学差异,在调整年龄?吸烟?饮酒及肿瘤家族史因素后发现,与CC基因型相比,携带TT/CT基因型者喉癌发病风险显著增高(调整OR值为2.00,95%CI为1.23~3.27,P值为0.005)?与CC基因型相比,携带TT/CT基因型在年龄≤62岁?吸烟?饮酒?无肿瘤家族史各亚组中表现出更高的喉癌患病风险(OR = 2.72,95%CI:1.40~5.28; OR = 2.07,95%CI:1.19~3.58;OR = 1.96,95%CI:1.03~3.73;OR = 2.01,95%CI:1.18~3.41)?吸烟?饮酒均与TT/CT基因型存在协同作用(OR = 6.48,95%CI:2.77~15.14和OR = 7.35,95%CI:3.15~17.12)?而基因型分布在肿瘤分期?分级中未见显著差异?结论:IL-13基因rs1295685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喉癌遗传易感性有关联?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儿童长度不稳定型股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上海市儿童医院骨科收治的34例长度不稳定型股骨骨折(包括斜型或粉碎型儿童股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的内固定方式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髓内钉组(18例,接受弹性髓内钉治疗)、钢板组(16例,采取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以及临床预后指标,包括骨折愈合时间、矢状位成角、冠状位成角、肢体不等长。结果研究对象中男21例,女13例;年龄(6.0±3.0)岁;粉碎型骨折22例,长斜型骨折12例。根据Winquist粉碎型分度,Ⅰ度12例,Ⅱ度6例,Ⅲ度和Ⅳ度各2例。对于儿童不稳定型股骨骨折,钢板组的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均明显高于髓内钉组(P均0.05)。其他的临床指标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髓内钉组住院费用为(2.27±0.32)万元,明显低于钢板组[(4.59±2.62)万元](P=0.001)。结论弹性髓内钉与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儿童不稳定型股骨骨折疗效相似,但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更少、费用更低。尽管两种置入物都可以用于儿童不稳定型股骨骨折,但本研究的结果更支持使用弹性髓内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肿瘤生物免疫治疗因其显著的疗效而迅速发展为肿瘤研究领域的热点。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PD-1)与其配体(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在多种肿瘤细胞中过表达,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因此,PD-1/PDL1信号通路成为了肿瘤免疫治疗的有效新靶点。目前,PD-1/PD-L1抑制剂在淋巴瘤治疗研究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文将对该类药物的相关临床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旨在加深对PD-1/PD-L1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及相关抗体应用于淋巴瘤治疗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IS)患者的足底压力指标,总结其特征,评价其脊柱冠状位平衡与足底压力参数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18年9月—2019年3月在上海市儿童医院脊柱外科门诊就诊的44名AIS患者为研究对象。影像学检查包括Cobb角、骶骨中垂线(CSVL)和第7颈椎中垂线(C7PL)之间的偏移(也称为颈7侧方偏移)、主弯顶点侧方偏移(AT)和冠状位骨盆倾斜度(LPT)。对研究对象进行静态的足底压力测试,对双足接触面积和负荷比(相对双足的整体负荷)等生物力学指标进行检测,分析AIS患者的足底压力分布特征。 结果 前足接触面积明显大于后足(均P<0.05),前足的负荷比明显小于后足(均P<0.05)。主弯侧颈7侧方偏移与前足接触面积(r=0.357,P=0.019)和负荷比(r=0.400,P=0.008)均呈正相关,主弯侧主弯顶点侧方偏移与前足的负荷比也呈正相关(r=0.331,P=0.030),但与接触面积无相关性。 结论 在脊柱侧弯中,冠状位平衡与足底压力分布相关。颈7侧方偏移代表了总体冠状位平衡(GCB),主弯顶点侧方偏移(AT)代表局部冠状位平衡,这2个指标最能反应冠状位平衡状态。在主弯侧,颈7侧方偏移与前足接触面积和负荷比均呈正相关,主弯顶点侧方偏移与前足的负荷比也呈正相关。这表明,2个冠状位平衡特征均与足底压力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K19、Galectin– 3、BRAFV600E基因、P53、TopoII、Ki-67、CyclinD1和HBME-1 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病理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PCR和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上述8种标志物在100例PTC和40例甲状腺良性病变中的表达情况结果:PTC组织中CK19、BRAFV600E基因、Galectin– 3、和HBME-1阳性表达率(97%、75%、98%、66%)显著高于甲状腺良性组织(45%、13%、25%、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种标志物单独用于PTC的诊断时CK19、Galectin– 3的灵敏度最高(分别为97%、98%),Galectin– 3的准确度最高(92.2%),P53特异性最高(95%),多种标志物联合应用时,CK19、Galectin– 3、HBME-1三项标志物联合应用作为PTC的诊断标准时准确度最高,高达到97%。结论:CK19、BRAFV600E基因、Galectin– 3、和HBME-1是诊断PTC的重要标志物,这些标志物联合应用有助于对形态不典型PTC与甲状腺良性病变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 检测上海市杨浦区变应性鼻炎患者的血清过敏原分布情况.方法 运用敏筛过敏原检测仪专用试剂盒(免疫印迹法)对2018年1-12月就诊于我科门诊的1504例临床诊断变应性鼻炎的上海市杨浦区常驻居民患者血清中过敏原特异性IgE(sIgE)和总IgE进行半定量检测.比较不同性别(男性和女性)、不同过敏原来源(单纯食入性、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将案例教学法和翻转课堂有机结合,改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教学效果。方法在第二军医大学2015级临床医学系本科学员教学中试行案例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法(实验组155人),并与传统的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对照组150人)进行对比。教员对两组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考试,通过填写问卷方法评估学生对学习效果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学生的理论课成绩和操作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实验组学生的满意率为92.3%,高于对照组学生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案例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法在教学成绩和满意度方面均优于传统教学法,该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精神,促进学生临床思维的建立,同时加深技能操作的掌握。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经皮克氏针撬拨辅助弹性髓内钉复位固定治疗JudetⅢ、Ⅳ型儿童桡骨颈骨折的功能和影像学结果,探讨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25例JudetⅢ、Ⅳ型桡骨颈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男18例,女7例;年龄4.5~12.3岁,平均8.2岁。所有患儿接受术中透视下经皮克氏针撬拨辅助,予以Métaizeau法弹性髓内钉复位固定。术后石膏固定4周,拆除石膏后进行功能锻炼,术后3个月可行内固定拆除。记录术前、术后及随访影像学资料,术后及随访中放射学检查参照Métaizeau标准,根据Tibone和Stoltz标准评定患肢功能。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2个月,平均14.5个月。放射学检查术前与术后桡骨头成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肢和未受伤的肢体运动功能的临床评估中,屈伸范围、旋前及旋后活动范围、提携角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学检查参照Métaizeau标准评价:24例(96%)患儿为优,1例(4%)为良。患肢功能参照Tibone和Stoltz标准评价:23例(92%)患儿为优,2例(8%)为良。术后2例桡骨头骺变形膨大,1例发生延迟愈合。结论从本研究结果和相关文献来看,经皮克氏针撬拨辅助弹性髓内钉复位固定适用于治疗JudetⅢ、Ⅳ型儿童桡骨颈骨折,该方法软组织损伤小、并发症少、使用方便、肘关节功能恢复好,总体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并发HELLP综合征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2008年10月至2011年10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收治重度子痫前期121例(双胎妊娠12例,单胎109例),其中重度子痫前期并发HELLP综合征31例(双胎妊娠5例,单胎妊娠26例),将26例单胎妊娠并发HELLP综合征患者为HELLP组;重度子痫前期未并发HELLP综合征90例(双胎妊娠7例,单胎妊娠83例),将83例单胎妊娠未并发HELLP综合征患者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HELLP组和对照组孕妇的母儿结局。结果 HELLP组中最高舒张压、确诊孕周和终止妊娠孕周分别为(109.62±19.23)mm Hg、(32.02±4.50)周和(32.18±4.93)周,对照组分别为(99.14±11.70)mm Hg、(35.25±3.88)周和(35.66±3.69)周,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ELLP组期待治疗时间(1.38±2.62)d与对照组(2.49±3.46)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LLP组剖宫产率(57.69%,15/26)与对照组(81.93%,68/8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尿蛋白、使用硫酸镁剂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ELLP组使用静脉降压药物、眼底痉挛渗出、多浆膜腔积液及低氧血症发生率分别为34.62%(9/26)、46.15%(12/26)、65.38%(17/26)和19.23%(5/26),对照组分别为3.61%(3/83)、13.25%(11/83)、10.84%(9/83)和3.61%(3/8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ELLP组新生儿体质量[(1751.80±1027.13)g]与对照组[(2474.20±946.61)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LLP组孕产妇死亡1例;死儿丢失11例;对照组未发生孕妇死亡,发生死儿丢失11例。结论重度子痫前期并发HELLP综合征是病情危重的表现,其发病孕周较早,影响胎盘功能可致胎儿发育受限及死胎,严重影响胎儿结局。母体并发多浆膜腔积液及低氧血症比例高于未并发HELLP综合征患者。经积极的救治和处理可争取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前列腺素F2α受体(PTGFR)基因在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患儿髋关节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与DD H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8对年龄相近、性别相同的DD H患儿(DD H组)和对照儿童(对照组)入组进行比较.采用实时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两组患儿PTGFR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DDH组患儿髋关节关节囊和圆韧带中PTGFR 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t=3.472、2.887,P<0.05).DDH组患儿髋关节关节囊和圆韧带中PTGFR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t=5.488、3.942,P<0.05).结论 PTGFR可能在DDH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PTGFR可能是DD H的致病基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