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2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5篇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从临床收集耐亚胺培南的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共50株,进行头孢他啶和2-巯基乙醇的表型协同试验(CAZ ME),然后进行金属酶IMP-1基因的PCR检测。选取IMP-1阳性株测序,用PCR方法检测有无一类整合子基因(IntI1)。表型的检测发现有28株为协同阳性,其中铜绿假单胞菌27株,鲍曼不动杆菌1株。PCR和测序检测出其中一株铜绿假单胞菌含有IMP-1基因,同时也含有IntI1基因。首次在中国西部地区发现产IMP-1型金属酶、同时也含有一类整合子的铜绿假单胞菌,对于临床上研究细菌的耐药性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1例青少年起病的伴基底节区和小脑萎缩的低髓鞘化脑白质营养不良(H-ABC)患者的临床特征与遗传学病因。方法选取2018年3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例H-ABC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 抽取患者及其父母的外周静脉血样, 用全外显子组测序(WES)对患者进行检测, 对候选变异进行Sanger测序家系验证和致病性分析。结果患者为31岁男性, 表现为发育迟缓、认知下降及步态异常等。WES检测结果提示其TUBB4A基因存在c.286G>A杂合变异, Sanger测序结果显示患者父母均未携带该变异。经SIFT在线软件分析, 该变异位点编码的氨基酸具有高度的进化保守性。该变异已被人类基因突变数据库(HGMD)收录, 人群携带频率低。经PyMOL软件构建3D结构显示, 该变异对编码蛋白结构及功能可能产生有害的影响。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CMG)相关指南, 该变异被评级为可能致病性变异(PS2+PM2Supporting)。结论 TUBB4A基因c.286G>A(p.Gly96Arg)变异可能是H-ABC患者的遗传学病因。上...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铜绿假单胞菌rhlR表达产物的分子生物学特性,以及对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以铜绿假单胞菌标准株PAO1的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方法扩增rhlR基因。利用pGEX4T-1载体构建rhlR-pGEX4T-1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并用免疫印迹验证。同时用纯化的重组蛋白免疫小鼠,菌落计数法检测免疫组和对照组鼠肺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清除率。结果rhlR的全基因序列为726bp,经序列分析和同源性比较,与GenBank中的rhlR基因(登录号:AE004768)完全一致。大肠杆菌BL21(DE3)转化重组质粒rhlR-pGEX4T-1后,经IPTG诱导和SDS-PAGE分析,表达的融合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为54×103,其中RhlR蛋白为27×103。体内实验中,免疫小鼠肺部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清除率与未经免疫的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构建的rhlR-pGEX4T-1重组质粒能够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成功地表达出具有生物学活性的RhlR蛋白。重组蛋白对小鼠表现出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铜绿假单胞菌(PA)临床分离株的粘附性、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及其与基因型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改良的微量平板法对临床分离的48株PA生物被膜的形成进行定量分析;通过肠杆菌基因间重复一致序列-PCR(ERIC—PCR)技术绘制48株PA的指纹图谱,应用计算机软件建立遗传相似性系数矩阵及聚类分析树状图。结果 48株临床分离PA菌株生物被膜的形成能力不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不同的PA在基因型上表现出多态性,PA在17%遗传相似性系数上分为A、B、C、D、E五个基因型,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强的PA大都属于D型,其遗传相似性系数为42%。结论 绝大多数临床分离的PA株具有较强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不同的PA在基因型上表现出多态性;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较强的PA在基因型上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词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4年9月~11月301株临床常见革兰阴性杆菌对第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的耐药状况,评价我院现采用的MICROSCAN细菌鉴定药敏系统中快速接种法的准确性。方法用琼脂稀释法、纸片扩散法、标准浊度法和MICROSCAN快速接种法测定头孢毗肟对301株细菌的体外抑菌活性。以琼脂稀释法为标准参考方法,比较其它三种方法与其一致性。结果琼脂稀释法测定301株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吡肟的体外总敏感率为78.1%;纸片扩散法、标准浊度法和MICROSCAN快速接种法与标准参考方法的一致率分别为:99.00%、98.3%和95.3%。纸片扩散法、标准浊度法与琼脂稀释法无统计学差异,MICROSCAN快速接种法与琼脂稀释法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头孢吡肟对大部分临床常见革兰阴性杆菌具有良好的体外抗菌活性。纸片扩散法及标准浊度法结果准确性较高。我院现采用的MICROSCAN快速接种法的准确性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To investigate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genes of two major metallo-β-lactamases (MBL; i.e., IMP and VIM) and class 1 integrons (intI) in the clinical imipenem-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 a total of 65 isolates,from a university hospital in Sichuan between December 2004 and April 2005 were screened for MBL genes by PCR using primers specific for blaIMP-1, blaVIM and blaVIM-2 genes. The MBL-positive isolates were further assessed for class 1 integrons by PCR using specific primers. The nucleotide sequences of several PCR products were also determined.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blaVIM gene was found in 81.5% (53/65) of all isolates,blaVIM-2 gene was found in only 1 isolate and the intI gene was observed in 45.3% (24/53) of blaVIM-positive isolates. One isolate carried simultaneously both blaIMP-1 and intI genes, and 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f such isolate in southwest China. These observations highlight that the genes for VIM β-lactamase and class 1 integrons were predominantly present among the imipenem-resistant P. aeruginosa tested, confirming the current widespread threat of imipenem-resistant, integron-borne P. aeruginosa.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江西汉族骨髓供者人类白细胞抗原(HLA)-A、B、DRB1等位基因频率和HLA单倍型频率。方法根据2210例江西汉族无关骨髓供者的HLA基因型数据,采用最大似然性方法计算HLA-A、B、DRB1的基因频率和单倍型频率。结果江西汉族骨髓供者中共观察到72个HLA等位基因,其中A*02、A*11、A*24、A*33、B60、B*46、B*13、B*58、B*51、B75、B62、DRB1*09、DRB1*12、DRB1*15、DRB1*04、DRB1*08、DRB1*11、DRB1*14和DRB1*13的频率高于0.05。358条A-B单倍型中,A2-B46、A11-B60、A33-B58等26条单倍型的频率高于0.01,68条单倍型表现为显著的正连锁不平衡;420条B-DR单倍型中,B46-DR9、B13-DR15、B75-DR12等22条单倍型频率高于0.01,82条单倍型表现为显著的正连锁不平衡;2518条A-B-DR单倍型中,386条单倍型有意义(频率大于等于4.52×10-4),A2-B46-DR9、A2-B46-DR8、A11-B13-DR15、A33-B58-DR13、A33-B58-DR17、A30-B13-DR7等39条单倍型频率高于0.005。结论江西汉族HLA-A、B、DRB1等位基因和HLA单倍型的分布特征接近南方汉族人群,但又有其自身特殊性,本研究群体的HLA等位基因频率和单倍型频率可作为江西汉族人群的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16岁。右髂部摔伤二月,发热和右髂疼,用抗菌素治疗一周,右下肢功能障碍。体检:右髂部广泛肿胀压痛,功能活动受限,右下肢短缩变形,生理反射存在。B超诊断:右髂部肿块囊性变。化验:血清碱性磷酸酶87单位,血沉100mm/h,血红蛋白9.5g/L,白细胞9.0×10~9/L。 X线片示:右髂骨大部广泛斑点或虫蚀状骨质破坏,髂棘部分缺损,破坏边缘少许增生硬化,髋臼窝破坏股骨头脱位。右第六后肋骨骨质破坏,骨膜增生。手术所见:骼骨呈广泛虫蚀样破坏,周围组织水肿。坏死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医院细菌检出率和耐药率近期变化趋势,为临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以半年为一个统计时间单位,对2002年下半年至2008年医院细菌检出情况、临床常见感染病原菌耐药率变化趋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临床常见感染病原菌检出变化趋势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各类耐药病原菌检出率多呈明显增加趋势。多数革兰阳性菌耐药率超过75%,但变化趋势无统计学意义;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菌素的耐药率明显增长,但对酶抑制剂仍有较高敏感性;铜绿假单胞菌有多重耐药趋势。结论近年来医院病原菌检出率和细菌耐药率均有上升趋势,为控制细菌耐药性,应加强对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管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抗菌药物近期使用情况,分析临床用药特点和变化趋势,为药品管理、合理使用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2002-2009年统计各类抗菌药物单位时间内的费用消耗、用药频度(DDDs)及DDDs居前3位抗菌药物的药物利用指数(DUI).结果 随着患者的增多,医院各类抗菌药物(除青霉素、第2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药物外)DDDs与消耗费用多呈上升趋势;合酶抑制剂药物、第3代头孢菌素及抗真菌药上升趋势明显,但个别药品DUI大于1,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结论 抗菌药物使用变化趋势与临床药品选用、政策变化有密切关系,存在不合理使用情况,应加强宏观调控及合理使用知识培训,才能保证抗菌药物的临床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