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9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32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型病毒性肝炎的暴露因素与临床表现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董菁  张景霞 《医学争鸣》1996,17(3):181-184
比较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感染打危险因素,同时比较五型肝炎的症状和体征。连续收集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293份,用ELISA法检测了五型肝炎病毒的病原学指标,并进行了流赞美同学调查。暴露因素:丙肝的肠道外暴露外明显多于甲肝;甲肝和戊肝有较高的“甲肝”患者接触史;乙肝,丙肝和丁肝有高的“乙肝”接触史,与甲肝,戊肝相比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2.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trend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rates of stroke in Hanzhong rural population. Methods: Acting as the WHO MONICA project. Results: The incidence rate of stroke was 152. 9/100 000. There was decline trend in male(P <0. 05). The mortality rate of stroke was 115.9/100 000.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ecline trend during 18-year period (P < 0. 05). The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rates of stroke of male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female(P<0. 05). The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rates were all increased with age(P <0. 01 ). Conclusion: It must stick to the long- term prevention measures to decrease incidence rate, and improve the condition of medical treatment to reduce the mortality rate in rural population.  相似文献   
3.
目的 采用透射电镜观察HBV体外感染人胎盘滋养层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方法 HBV体外感染人胎盘滋养层细胞.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HBsAg,PCR检测细胞培养上清和滋养层细胞中的HBV DNA.HBV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HBV DNA量(拷贝/ml).透射电镜观察滋养层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 感染组滋养层细胞培养上清中HBsAg在PBS清洗后12 h时A值为0.942,96 h时上升为1.264.PCR检测感染组细胞培养上清和感染组细胞HBV DNA均为阳性.PBS彻底清洗后0、12、36、60、84 h感染组细胞培养上清的HBV DNA分别为:<103,3×104,6×105,5×105,3×105拷贝/ml.透射电镜观察到感染组滋养层细胞膜附近存在包涵素(Clathrin)形式的内吞小体形成,并且发现内吞小体内存在病毒颗粒样结构.在感染组细胞粗面内质网内发现HBsAg特异性的纤维丝状结构.结论 HBV可能经包涵素依赖的细胞内吞形式进入滋养层细胞,进而实现感染细胞或通过胞释作用将病毒排至细胞的对侧而实现穿越滋养层细胞屏障.  相似文献   
4.
低强度半导体激光照射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低强度650nm半导体激光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方法:用不同功率和照射时间的650nm半导体激光辐照小鼠腹腔巨噬细胞,采用中性红吞噬实验测定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结果:在适当的激光功率和照射时间下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有显著性增强。结论:低强度650nm半导体激光照射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有激活作用,可增强其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核酸商以苗在HCV感染中的预防和治疗价值。方法 将HCV C区基因插入pEF质粒EF-1α下游,构建pEF-HCV C重组质料,然后经im及皮下注射免疫BALB/c小鼠,免疫次数分别为1,2,3,4次,ELISA法检测免疫小鼠血清中抗-HCV的水平。结果 接种后各组均检测到抗-HCV的水平。结果 接种后各组均检测到抗-HCV,但是抗体滴度较低,在不同的免疫次数中,4次免疫组抗体水平最高。结论 构建的HCV DNA重组体可诱发BALB/d小鼠产生体液免疫应答,加强免疫后可使血清中抗-HCV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陕西株庚型肝炎病毒 (HGV,RNA/ GBV-C)的核苷酸序列特点 .方法 从陕西省西安市两位非甲、乙、丙、丁、戊型肝炎患者的血清中 ,应用反转录及套式 PCR技术 ,从血清中提取 RNA,经特异性的反转录引物 P4反转录成c DNA,以此为模板分别用 P3,P4及 P1 ,P2 两对引物进行PCR扩增 ,扩增到 2 18bp的 HGV RNA NS3区部分基因 ,将其克隆入 Pin Point TMXal- T载体 ,挑选阳性克隆并进行了序列分析 .结果  SG2 与 HGV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 85 .6 4%与84.48% ;与 GBV- C的核苷酸同源性为 86 .2 1%与 84.48% ,其二者之间同源性为 97.13% ;二者与 HGV的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 98.2 8%和 93.10 % ,与 GBV- C的氨基酸同源性也为98.2 8% ,93.10 % ,二者之间的氨基酸同源性达 94.83% .结论 庚型肝炎病毒 NS3区核苷酸同源性较高 ,同义突变率也较高 ,可能是一个对其生存环境较为适应的病毒 .  相似文献   
7.
人胎盘组织和滋养层细胞膜联素V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检测膜联素V(AnnexinV)在人胎盘组织的表达及其分布,探讨乙肝病毒(HepatitisBVirus,HBV)感染胎盘细胞的可能方式.方法收集血清学HBsAg阳性孕妇足月胎盘组织39例、血清学HBsAg阴性孕妇足月胎盘组织4例,将培养的滋养层细胞制成细胞爬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胎盘组织和滋养层细胞中的Annexin V.随机选取7例胎盘组织采用免疫荧光标记方法结合激光共聚焦技术对Annexin V进行重测.结果Annexin V存在于人类胎盘组织中,位于滋养层细胞、间质细胞及绒毛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胞浆中.结论胎盘中含有丰富的AnnexinV,推测其可能是乙肝病毒进入滋养层细胞并感染胎儿的潜在受体.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人早孕滋养细胞株(HPT-8)的系统鉴定方法。方法 通过光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激光共聚焦的方法对体外培养出的HPT-8进行系统鉴定评价。结果 电镜下可见细胞表面微绒毛丰富;胞质丰富;内质网扩张明显,细胞间紧密的桥粒样结构连接;检测细胞胞浆中角蛋白18和波形蛋白均为阳性,细胞胞浆中角蛋白7为阳性,细胞膜上移动相关蛋白为阳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滋养细胞趋化因子和胎盘碱性磷酸酶结果均阳性,而人绒毛促性腺激素和胎盘催乳素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通过多种方法对HPT-8进行形态、超微结构、蛋白骨架和功能指标的综合评价,可以较全面的确定体外传至72代的细胞株HPT-8为具有部分内分泌功能的滋养细胞株,为进一步开展实验研究建立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快速、有效的绒毛滋养细胞体外原代培养的方法以及建立人滋养细胞株和初步评价。方法:采用胰酶和胶原酶I混合消化法消化绒毛组织,用胰蛋白酶消化传代体外培养,通过光镜、透射电镜和免疫荧光激光共聚焦方法对培养出的细胞进行形态和骨架评价。结果:显微镜下可见细胞呈多边形,细胞平铺生长,有细胞融合后形成的合体滋养层细胞;透射电镜下可见细胞表面的微绒毛丰富;胞质丰富,内质网扩张明显,有丰富的糖原颗粒、髓样小体和明显的脂滴,以及细胞间紧密的桥粒样结构连接;直接免疫荧光双标记染色检测到角蛋白18和波形蛋白均为阳性。结论:采用胰酶和胶原酶I混合消化法可获得较纯的滋养细胞,通过光镜、透射电镜和免疫荧光激光共聚焦检测细胞外形和骨架,确定该体外传至56代的细胞株为滋养细胞株。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24 h-UAER、Lp(a)对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糖尿病患者329例,根据尿蛋白实验阳性程度分为4组,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分别定量检测24 h-UAER、Lp(a),对两定量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方差分析显示,各组24 h-UAER、Lp(a)水平均不同(P<0.01),糖尿病患者各组均高于健康对照组.经q检验显示,尿蛋白阴性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Lp(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 h-UAER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尿蛋白阳性病例Lp(a)与24 h-UAER呈正相关,相关性较好;Lp(a)水平高于正常参考值上限的检出率,尿蛋白阴性组和尿蛋白±~+组分别为11.4%和18.7%,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蛋白++组、尿蛋白+++以上组分别为55.0%和80.2%,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Lp(a)可作为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实验性指标,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和防治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