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结合性别、年龄和不同身高百分位数,应用GAMLSS技术探索性构建新疆7~17岁儿童青少年血压百分位数参考标准。方法分析数据来自一项共包含5200名维吾尔族、汉族和哈萨克族中小学生的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横断面调查,其中男性2531名,女性2669名。血压测量采用美国心脏病联合会(AHA)规范的国际标准血压测量法,精确至2mmHg。身高测量依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方法进行,精确至1cm。应用GAMLSS技术,结合性别、年龄及身高百分位数预测得到血压P50、P90、P95和P99值。以D(μ,σ,υ,τ)的特定分布形式,同时考虑资料的偏度和峰度,利用3次光滑样条函数(cs(.))进行方程拟合,身高百分位数采用LMS法(μ-σ-λ)计算。结果观察拟合的SBP和DBP各年龄别的百分位数曲线,可见:①SBP在儿童青少年期随年龄的增长其发展规律男性与女性不同,男性SBP曲线呈现逐渐升高趋势,女性SBP曲线至12岁时达高峰后停止增长;男、女性DBP随年龄的发展趋势与SBP相近。至17岁时,身高P50所对应的SBPP95和DBPP95男女间差值分别为9和4mmHg,男性血压高于女性。②身高百分位数越大,其对应的血压值越高,观察7~17岁身高P95和身高P5相对应血压P90的差值,每单位身高增加引起的血压变化随年龄增大逐渐减小。③与美国第4版《儿童青少年高血压诊断、评价和治疗指南》相比较,男、女性SBPP90切点值出现时间与美国标准接近,分别为12和13岁;DBP从7岁起即高于美国标准相应的切点值约10mmHg,之后呈增长缓慢,11~12岁后呈下降趋势,至17岁时与美国标准相应的切点值接近。身高P50所对应的DBPP90切点值至9岁时已达80mmHg,远早于美国的16岁。结论在中国范围内首次尝试性应用GAMLSS技术构建新疆儿童青少年分性别、年龄和身高百分位数的血压参考值。描述了血压拟合曲线在不同性别下的发展规律与相互间的特征差异,补充了不同身高百分位数下的血压参考值,可使中国不同地区的儿童青少年群体血压参考值范围更趋精准,尤其可为身高处于极端水平(身高过高或过矮)的儿童青少年人群血压水平的合理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 了解新疆地区自然人群中抗-HCV流行状况,为丙肝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在新疆8个地州按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调查各年龄组人群并采集静脉血,采用科华公司ELISA试剂盒检测抗-HCV,调查结果采用SPSS 16.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新疆自然人群中抗-HCV IgG阳性率为0.96%(95%CI:0.87%~1.05%),标化阳性率为1.00%。不同性别(χ2=0.084,P=0.772)和不同民族(χ2=4.109,P=0.391)抗-HCV阳性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随年龄的增长阳性率呈不断增加的趋势;不同地区间(χ2=459.5,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吐鲁番地区人群抗-HCV阳性率(1.86%)较高。结论 新疆自然人群中丙肝感染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加强健康教育是目前预防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儿童常见急性传染病,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病原以肠道病毒71(human enterovirus 71,EV71)型和柯萨奇病毒A组16(coxasckievirus A16,CoxAl6)型多见,多发于5岁以下婴幼儿[1-2].我国于2008年5月2日将手足口病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为了解新疆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本文对2015年新疆手足口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观察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口服抗氧化剂α-硫辛酸(alpha-lipoic acid,ALA)前后臂踝脉搏波速度(baPWV)变化,探讨ALA能否降低心血管危险因素及动脉硬化程度,为心血管病人群提供一级预防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交叉试验设计,在克拉玛依市人民医院体检中心按照研究对象入选和排除条件筛选出健康的20~60岁的汉族研究对象104例,经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脂4项、baPWV.采用区组设计随机化的方法随机分为2组,分别接受为期8周ALA(1 200 mg/d)干预和安慰剂对照,洗脱4周后,2组交换再进行8周的干预.整个研究过程中保持双盲的设计.比较2次观察终点时干预组和安慰剂对照组间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胆固醇、动脉硬化程度等心血管和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或者心血管疾病相关早期敏感指标等连续变量平均水平的差别.结果 按照意向分析(ITT)策略,104例均进入结果分析.干预组左右两侧baPWV前后差值分别为-2.80±11.6和-3.01±12.7,均低于安慰剂组左右两侧baPWV前后差值(分别0.57±12.71和0.28±12.83),口服ALA左右两侧baPW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ALA可降低动脉硬化的程度,对氧化应激引起的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中国新疆地区哈萨克族7~18岁中小学生超重和肥胖的体重指数(BMI)百分位曲线和界值点参考标准。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在中国新疆阿勒泰市及其所属乡镇的中小学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4所学校(共49个班级)同意参加调查的哈萨克族7~18岁中小学生为调查对象。采集性别、年龄、身高和体重测量资料;应用偏度-中位数-变异系数法建立哈萨克族7~18岁中小学生的BMI百分位曲线;利用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BMI百分位数曲线在18岁通过国际肥胖工作小组(IOTF)定义的成人超重和肥胖BMI界值点(25kg·m^-2/30kg·m^-2)和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WGOC)定义的界值点(24kg·m^-2和28kg·m^-2)的方法,计算出哈萨克族7~18岁各年龄超重和肥胖的BMI界值点。结果共采集7~18岁中小学生2487名,其中男1158名,女1329名。①按照IOTF标准,超重和肥胖的BMI百分位曲线:男性分别为P88.63和P98.28,女性分别为P84.41和P98.12;按照WGOC标准,超重和肥胖的BMI百分位数曲线:男性分别为P92.96和P99.28,女性分别为P90.53和P99.38。②哈萨克族男性超重和肥胖BMI标准曲线低于WGOC和IOTF标准;女性肥胖标准曲线13~14岁前低于WGOC和IOTF标准,之后略高于WGOC和IOTF标准。③哈萨克族男性超重、肥胖的界值百分位曲线均低于或接近的汉族和维吾尔族水平;哈萨克族女性超重界值百分位曲线在14岁前介于汉族和维吾尔族间,之后接近或达到汉族水平;肥胖界值百分位曲线在10岁前低于汉族和维吾尔族水平,14岁后达到或接近汉族水平。结论儿童青少年BMI分布有显著的地域差异和民族差异,哈萨克族中小学生超重和肥胖BMI界值标准不同于IOTF和WGOC所建议的相应标准。因此哈萨克族中小学生超重、肥胖人群的筛查可以参考本研究建立的标准。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超重或肥胖患者口服抗氧化剂α-硫辛酸(ALA)对臂踝脉搏波速度(baPWV)、卧位收缩压(sSBP)和卧位舒张压(sDBP)的影响,为超重或肥胖相关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和交叉试验设计.按照入选标准(20~60岁汉族、BMI≥25 kg/m2和未服用任何抗氧化剂等)纳入研究对象103人(男性63人、女性40人).采用分层区组随机化设计方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到ALA组(52人)或安慰剂组(51人)进行为期8周的干预,剂量为1200mg/d.经过4周洗脱期后,两组干预措施交换再干预8周.基线测量包括问卷调查、人体测量、血压测量、脉搏波速度、卧位血压、血液生化指标的检测.两阶段起始和终末均采用统一的检测方法和同一批调查员.采用Stata 11.0软件进行混合效应模型分析.结果 ALA组和安慰剂组人体测量指标和生化指标的基线水平均衡可比(P>0.05).经口服ALA 8周后,ALA组baPWV降低(-33.03±130.70)cm/s,安慰剂组升高(5.66±139.89)cm/s,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8).ALA组sSBP降低(-4.09±9.18)mm Hg,安慰剂组降低(-2.32±8.16)mm Hg,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7);ALA组sDBP降低(-1.29±6.55)mm Hg,安慰剂组降低(-0.48±6.63)mm Hg,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5).混合效应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了试验顺序、阶段等因素后,两组间baPWV、sSBP和sDBP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LA 1200mg/d口服8周,不能明显降低动脉硬度和卧位血压水平.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oral alpha-lipoic acid (ALA) supplement on brachial-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 (baPWV),supin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DBP) in overweight/obese individuals.An 8-week double-blind,randomized,placebo-controlled and cross-over trial with a 4-week washout between cross-over periods.Methods Sixty-three males and 40 females aged 22-57 years old who met the inclusion criteria as (1) Han ethnicity;(2) 20-60 years old;(3) BMI≥25 kg/m2 and having at least one of the following risk factors:borderline hypertension (130 mm Hg≤SBP<140 mm Hg and/or 85 mm Hg≤supine DBP<90 mm Hg),dyslipidemia(fasting total cholesterol≥5.2 mmol/L or HDL-C<1.04 mmol/L),or impaired fasting glucose (6.1 mmol/L≤fasting glucose<7.0 mmol/L);(4)Not on any antioxidant gender.Group 1 received 8 weeks ALA (1200 mg/day) followed by 4-week washout period and followed by another 8 weeks placebo;while Group 2 received 8 weeks placebo (1200 mg/day)followed by 4-week washout period,and followed by ALA treatment for 8 weeks.BaPWV and supine blood pressure were measured at the beginning of 1st phase and 2nd phase and at the endpoint of the whole trial.Mixed effect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was performed to compare the change of baPWV and supine blood pressure between ALA group and placebo group.Results BaPWV decreased -33.03 cm/s ± 130.70 cm/s for ALA group and increased 5.66 cm/s ± 139.89 cm/s for placebo group,supin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decreased -4.09 mm Hg±9.18 mm Hg for ALA group and -2.32 mm Hg±8.16 mm Hg for placebo group.Supine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decreased -1.29 mm Hg ± 6.55 mm Hg for ALA group and -0.48 mm Hg±6.63 mm Hg for placebo group.These three mix-effect models did not show significant effect of ALA treatment after adjustment on baseline values,sex,age,treatment sequence or period.Conclusion The current trial did not provide evidence that oral intake of ALA for 8 weeks had significant effects on lowering baPWV,supin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or supine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非穆斯林男性吸毒者对包皮环切术的接受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于2010年1-11月对新疆乌鲁木齐市350名非穆斯林男性吸毒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350名非穆斯林男性吸毒人员中,55.1% (193/350)有意愿接受包皮环切术,其中74.6% (144/193)完全是出于个人意愿,其次是医生的建议、周围朋友的影响、配偶或女友的支持和父母的安排,分别占15.5% (30/193)、13.0% (25/193)、11.9% (23/193)和8.8%(17/193);有44.8%(157/350)不愿意接受,其中,87.9%(138/157)认为没有必要、不影响健康;不愿意选择该手术的人有93.0%(146/157)完全是出于个人意愿;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身边有亲戚朋友或者同学做过该手术(OR=2.071,95% CI=1.043 ~4.110)和感觉自己包茎或包皮过长(OR=9.355,95%CI=4.607 ~ 18.993)与包皮环切术的接受意愿相关.结论 该人群中大部分人有意愿接受包皮环切术,但其预防艾滋病的相关知识了解不够.  相似文献   
9.
新疆医科大学医学硕士研究生结核病相关知识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新疆医科大学一年级硕士研究生结核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评价医学教育中本科阶段有关结核病的教学效果。方法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现场调查,运用自制结核病相关知识调查问卷,以匿名自填的形式进行调查。结果 550名调查对象中,回收问卷529份,应答率为96.18%。10道问题总知晓率为60.66%,其中只有9人10道问题全部答对,占1.70%。半数以上学生能够掌握结核病基础、临床方面的知识,但对预防肺结核最主要措施的知晓率仅为24.20%,对现代肺结核病防治策略的知晓率为41.21%。结论新疆医科大学医学硕士研究生对结核病预防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医学教育中本科阶段有关结核病的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结合性别、年龄和不同身高百分位数,应用GAMLSS技术探索性构建新疆7~17岁儿童青少年血压百分位数参考标准。方法分析数据来自一项共包含5 200名维吾尔族、汉族和哈萨克族中小学生的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横断面调查,其中男性2 531名,女性2 669名。血压测量采用美国心脏病联合会(AHA)规范的国际标准血压测量法,精确至2 mmHg。身高测量依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方法进行,精确至1 cm。应用GAMLSS技术,结合性别、年龄及身高百分位数预测得到血压P50、P90、P95和P99值。以D(μ,σ,υ,τ )的特定分布形式,同时考虑资料的偏度和峰度,利用3次光滑样条函数(cs(.))进行方程拟合,身高百分位数采用LMS法 (μ-σ -λ)计算。结果观察拟合的SBP和DBP各年龄别的百分位数曲线,可见:①SBP在儿童青少年期随年龄的增长其发展规律男性与女性不同,男性SBP曲线呈现逐渐升高趋势,女性SBP曲线至12岁时达高峰后停止增长;男、女性DBP随年龄的发展趋势与SBP相近。至17岁时,身高P50所对应的SBP P95和DBP P95男女间差值分别为9和4 mmHg,男性血压高于女性。②身高百分位数越大,其对应的血压值越高,观察7~17岁身高P95和身高P5相对应血压P90的差值,每单位身高增加引起的血压变化随年龄增大逐渐减小。③与美国第4版《儿童青少年高血压诊断、评价和治疗指南》相比较, 男、女性SBP P90切点值出现时间与美国标准接近,分别为12和13岁;DBP从7岁起即高于美国标准相应的切点值约10 mmHg, 之后呈增长缓慢,11~12岁后呈下降趋势,至17岁时与美国标准相应的切点值接近。身高P50所对应的DBP P90切点值至9岁时已达80 mmHg,远早于美国的16岁。结论在中国范围内首次尝试性应用GAMLSS技术构建新疆儿童青少年分性别、年龄和身高百分位数的血压参考值。描述了血压拟合曲线在不同性别下的发展规律与相互间的特征差异,补充了不同身高百分位数下的血压参考值,可使中国不同地区的儿童青少年群体血压参考值范围更趋精准,尤其可为身高处于极端水平(身高过高或过矮)的儿童青少年人群血压水平的合理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