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血同型半胱氨酸与危重新生儿弥漫性血管内凝(DIC)的相关性.方法 2004年8月至2007年1月收住我院NICU的危重新生儿共157例,其中诊断为DIC的36例为试验组,其余无合并DIC的危重新生儿中随机选取4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进行对比,而且将试验组根据所处的时期分为A、B两组,A组20例,为DIC早中期,B组16例,为DIC晚期,研究在DIC早中期与晚期的疾病的转归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DIC新生儿组患儿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明显高于无合并DIC的危重新生儿,而且DIC早中期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明显升高,病情进展为DIC晚期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迅速下降,而病情逐渐好转者,则逐渐下降.结论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与危重新生儿DIC是密切相关的.而且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随DIC早中期病情的进展的不同而发生动态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变化对脑白质损伤早产儿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观察组为脑白质损伤早产儿35例,对照组为正常早产儿35名。采用ELISA分别于生后1、7、14 d检测两组血清IL-6、NSE水平。结果对照组患儿生后第1、7及14天血清IL-6水平分别为(19.14±1.18)pg/ml、(19.14±1.14)pg/ml及(19.11±1.34)pg/ml,观察组患儿分别为(25.19±3.03)pg/ml、(24.48±2.97)pg/ml及(23.74±2.95)pg/ml,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0)。对照组患儿生后第1、7及14天血清NSE水平分别为(4.70±0.36)ng/ml、(4.31±0.29)ng/ml及(4.14±0.30)ng/ml,观察组患儿分别为(6.30±0.89)ng/ml、(6.05±0.86)ng/ml及(5.64±0.75)ng/ml,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0)。结论脑白质损伤早产儿血清IL-6和NSE的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监测早产儿血清IL-6和NSE水平,对脑白质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效果的评价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院内下呼吸道非发酵菌感染的特点,以及院内多重耐药非发酵菌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湘雅医院2007年1月~12月院内下呼吸道非发酵菌感染病例22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致病菌分布和药物敏感性.其中多重耐药菌感染183例,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院内多重耐药非发酵菌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菌株分离率排前四位的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47.6%)、鲍曼不动杆菌(36.3%)、不动杆菌属某种(8.6%)及嗜麦芽窄食单胞菌(5.1%);神经外科(25.7%)和中心ICU(22.9%)分离率较高.非发酵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除外)除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美洛培南保持较好敏感性外,对其他抗生素均严重耐药.入住ICU(OR=23.77,P<0.001)、气管切开或插管(OR=4.16,P=0.001)、前期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使用(OR=2.77,P=0.032)是独立的院内多重耐药非发酵菌下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结论 非发酵菌为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致病菌,大部分耐药严重.严格把握入住ICU、气管切开及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使用指征对防止多重耐药非发酵菌感染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阿洛欣对新生儿感染的疗效。方法 :将 14 0例新生儿感染患儿随机分成两组 ,治疗组 72例 ,应用阿洛欣治疗 ,对照组 6 8例 ,应用青霉素G钠 (PG)治疗 ,将两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 :①治疗组有效率 90 .2 % ,细菌清除率 91.4 % ,对照组有效率 6 4.3% ,细菌清除率6 5 .1% ,两者相比差别有显著性 (P <0 .0 5 ) ;②治疗组对表葡菌清除率为 80 .7% ,对革兰氏阴性杆菌(G- )清除率 86 .7% ,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有显著性 (P <0 .0 5 ) ;③治疗组对金葡菌的清除率为 5 0 % ,对照组为 4 0 % ,两组差别无显著性 (P >0 .0 5 ) ;④阿洛欣与PG对治疗新生儿败血症有效率分别为84 .1%、5 8.2 % ,差别非常显著 (P <0 .0 1)。对新生儿肺炎的有效率分别为 88.7% ,6 5 .1% ,差别非常显著。两组均未见肝肾功能损害 ,治疗组及对照组出现皮疹分别为 3例、5例。结论 :阿洛欣对新生儿感染的疗效明显优于青霉素G钠 ,且对新生儿感染的用药十分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变化对脑白质损伤早产儿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观察组为脑白质损伤早产儿35例,对照组为正常早产儿35名。采用ELISA分别于生后1、7、14 d检测两组血清IL-6、NSE水平。结果对照组患儿生后第1、7及14天血清IL-6水平分别为(19.14±1.18)pg/ml、(19.14±1.14)pg/ml及(19.11±1.34)pg/ml,观察组患儿分别为(25.19±3.03)pg/ml、(24.48±2.97)pg/ml及(23.74±2.95)pg/ml,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0)。对照组患儿生后第1、7及14天血清NSE水平分别为(4.70±0.36)ng/ml、(4.31±0.29)ng/ml及(4.14±0.30)ng/ml,观察组患儿分别为(6.30±0.89)ng/ml、(6.05±0.86)ng/ml及(5.64±0.75)ng/ml,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0)。结论脑白质损伤早产儿血清IL-6和NSE的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监测早产儿血清IL-6和NSE水平,对脑白质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效果的评价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谷氨酰胺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儿科治疗的上消化道出血新生儿224例,使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奥美拉唑常规治疗对照组(对照组)和L-谷氨酰胺呱仑酸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观察组),每组112例。检测2组治疗前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变化,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咖啡样物或鲜血停止时间及隐血试验阴转时间分别为(14.27±3.52)h和(25.26±6.54)h,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16±5.37)h和(51.32±10.32)h(P0.05和P0.01)。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0%(103/1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2%(82/112)(P0.05)。治疗前2组SOD和MD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SOD均显著升高以及MDA均显著减低(P0.01),但治疗后观察组SOD显著高于对照组以及MDA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8%(11/112),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9/112),治疗期间2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谷氨酰胺联合奥美拉唑可以显著改善上消化道出血新生儿氧化应激状态,临床疗效显著,使用安全,值得进一步的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硫酸锌口服液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0例小儿消化不良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选择硫酸锌口服液口服治疗,观察组选择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硫酸锌口服液治疗。对两组患儿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消化道症状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恶心呕吐、食欲差、腹痛、嗳气症状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恶心呕吐、食欲差、腹痛、嗳气症状评分分别为(0.25±0.06)、(0.40±0.12)、(0.18±0.05)、(0.22±0.07)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0.72±0.19)、(0.85±0.28)、(0.42±0.14)、(0.60±0.2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与对照组的1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小儿消化不良采取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硫酸锌口服液治疗方案可有效促进症状缓解,减轻患儿不适感,促使患儿恢复正常食欲,而且联合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背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代谢综合征的肝脏表现,其与结直肠息肉发病可能存在相关性,但仍缺乏足够的认识。目的:探讨NAFLD与结直肠息肉发病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无症状体检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NAFLD、结直肠息肉的检出率,并分析其与体重指数(BMI)、hs-CRP、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GT)等的相关性。结果:与非NAFLD患者相比,NAFLD患者的结直肠息肉检出率显著升高(66.3%对40.0%,P=0.003 9),BMI、三酰甘油、ALT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两组hsCRP、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GGT无明显差异(P0.05)。与非结直肠息肉患者相比,结直肠息肉患者的平均年龄显著升高(P=0.013),NAFLD检出率显著升高(72.6%对47.4%,P=0.003 9),而两组BMI、hs-CRP、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ALT、GGT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NAFLD与结直肠息肉的发病可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玫瑰的抗抑郁作用.方法:通过开场实验及检测脑内单胺类物质观察玫瑰的抗抑郁作用.结果:玫瑰精油能明显增加抑郁大鼠的水平穿格次数,垂直运动次数,中央停留时间及脑内单胺类物质的含量.结论:玫瑰对抑郁症能起到有效的辅助治疗作用,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