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是对新西兰幼兔股骨远端骨骺进行体内和体外牵张实验.16只兔右股骨经5~10N力每3天一次牵张.4周后的股骨长度值明显大于左侧和0N组.形态学变化是受牵张的骺板增厚,软骨细胞增殖且无骨骺分离骨折.体外骺板抗断裂测试显示夸张后的骺板强度不低于未经牵张的对照侧.8只动物16根股骨于体外接受20~100N力的牵张,其骺板的塑性变形度随牵张力值的增高而增大,抗断裂强度亦不低于未经牵张的骨骺.这些结果表明适量的牵张力和/或低牵张速率是实现“软骨分离”或骨延长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Steel三联截骨治疗6~9岁儿童先天性髋脱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Steel三联截骨手术疗效。方法 对 5例 6~ 9岁、髋臼指数平均为 4 4°的患儿行Steel三联截骨 ,对其影像学、临床结果及满意率进行随访。结果 髋臼指数平均矫正至 2 1°,疼痛和跛行好转 ,没有发生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加剧。结论 Steel三联截骨对于治疗髋臼指数为 4 5°左右患儿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  相似文献   
3.
臀肌挛缩伴骨盆倾斜症10例报告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臀肌挛缩伴骨盆倾斜症10例报告杨根兴我院自1990年9月~1993年11月,3年中共收治臀肌挛缩伴骨盆倾斜症13例,术后随访10例。随访时间平均7.3个月(4~20个月),平均年龄9.2岁(6~13岁)。临床特点:10例病人臀筋膜和臀大肌挛缩较轻而骨...  相似文献   
4.
足外展支具在先天性马蹄内翻足保守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足外展支具在先天性马蹄内翻足保守治疗中的应用@王志刚$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骨科!上海市200127 @蔡海清$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骨科!上海市200127 @蔡斌$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骨科!上海市200127 @陈博昌$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骨科!上海市200127 @杨根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骨科!上海市200127~~~~~~  相似文献   
5.
肘内侧进路切开复位治疗Gartland Ⅲ肱骨髁上骨折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介绍采用肘内侧进路切开复位治疗GartlandⅢ肱骨髁上骨折的体会.方法本组共36例,均为Gartland Ⅲ骨折.所有病例均经过急诊手法复位,因对位不理想或骨折不稳定而接受手术治疗.采用肘关节内侧进路,直视下对合骨折并用2枚克氏针交叉固定,石膏固定4周.结果27例获得半年以上随访.除1例提携角较对侧有10°以上改变,1例肘关节伸屈受限范围>15°外,其他肘关节活动恢复优良.无血管神经并发症.结论肘内侧进路切开复位治疗GartlandⅢ肱骨髁上骨折,方便了直视下内侧髁的准确对位,避免误伤尺神经,降低了肘内翻的发生率,隐藏了切口,达到美观作用.  相似文献   
6.
改良莎氏术治疗先天性髋脱位远期疗效评估:附7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从1964年1月~1991年10月采用改良莎氏术治疗先天性髋脱位共447例,573个髋关节,其中72例106个髋关节术后随访3~26年,平均9年4月。根据1993年全国小儿髋关节会议提出的术后疗效评定标准,优61髋(57.6%),良30髋(28.3%),可7髋(6.6%),差8髋(7.5%),术后优良率85.9%。证明莎氏改良术是治疗大年龄先天性髋脱位的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手术年龄适宜3~7岁,术后疗效与性别无关,患肢与健肢术后股骨颈干角对照比较,颈干角稍有变化,但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兔股骨远端骺板施加机械性压力,同时测量骨生长长度和组织学检查(骺板总厚度、生发层厚度、增殖层厚度、肥大层厚度、肥大细胞数等),以观察骨骺生长的动态变化。选用18只新西兰幼兔,在左股骨下端骺板两侧各打入一钢针,内外钢针端安装压力传感器,由此监控力值的变化,分组进行压力调节和压力固定模式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骨骺板纵向生长与压力值成负相关关系;骺板表面的压力达25~30N 时骨骺生长阻滞,而它们在光镜下所见的变化主要是出现增殖层狭窄。  相似文献   
8.
介绍采用肘内侧进路切开复位治疗GartlandШ肱骨髁上骨折的体会。方法 :本组共 3 6例 ,均为GartlandШ骨折。所有病例均经过急诊手法复位 ,因对位不理想或骨折不稳定而接受手术治疗。采用肘关节内侧进路 ,直视下对合骨折并用 2枚克氏针交叉固定 ,石膏固定 4周。结果 :2 7例获得半年以上随访。除 1例提携角较对侧有 10°以上改变 ,1例肘关节伸屈受限范围 >15°外 ,其他肘关节活动恢复优良。无血管神经并发症。结论 :肘内侧进路切开复位治疗GartlandШ肱骨髁上骨折 ,方便了直视下内侧髁的准确对位 ,避免误伤尺神经 ,降低了肘内翻的发生率 ,隐藏了切口 ,达到美观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前臀肌挛缩症尚未引起医务人员的重视。我院自1977年以来共收治本症3例,现介绍于后。 [例1] 沈姓,男,6岁,住院号86316。10个月前臀部注射后左下肢疼痛与跛行,于1977年12月9日入院。患儿系足月顺产,分娩正常,无畸形。入院检查:全身无异常,步态左下肢外展外旋,不能内收,髋伸180°,屈135°,内收0°,外展45°,下肢伸直时不能屈髋,外展外旋后可以屈髋至90°以上,外旋存在,内旋不能,无压痛和肿胀,臀肌萎缩。在髂前上棘与后上棘之间、髂缘下5厘米左右有硬块,索带可摸及,较深,有压痛,下肢内收、内旋时硬块与索带更明显。右臀部情况类似,臀肌萎缩,无肿块,索带可摸及,活动受限较少。X线胸透,血、尿检查均无异常,X线骨盆片S_1阴性,脊柱裂,骨盆两侧不对称,其他无异常。1977年12月17日进行手术探查,自髂后上棘处向下至大粗隆后作S形切口,发现臀肌萎缩,臀大肌与臀中肌间筋膜增厚,分开臀大肌后发现臀中肌有7×5×5厘米条状硬块,底部与髂骨粘连,质硬,纤维样,无出血。切除肿块、臀中肌肌腱、  相似文献   
10.
声明     
研究了软件质量评价的度量模型,指出了软件综合质量评价中需要解决的一致性与稳定性问题,提出了基于前向单隐层神经网络的软件质量评价方法,一个软件质量评价实例表明,该方法具有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