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用单克隆抗体对83例初诊为急性白血病(急白)患儿的白血病细胞进行表面标记分析,发现9例形态学与免疫学分型诊断不一致,其中3例形态学诊断为ALL中,2例属于淋或T-髓系双表型急白,1例为极低分化型ANLL;形态学分类属于AUL的5例中,1例为AMKL,4例为AML,其中3例可能为定向于单核系的未分化型AML;形态学疑为肿瘤骨髓转移的1例,也证实是AML。作者认为细胞表面标记分析在小儿急白疑难病例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对105例儿童白血病细胞作了IgH基因重排半巢式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结果显示重排主要见于B细胞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阳性率75.5%)及相关杂合性白血病(HAL)中,说明IgH基因重排PCR分析结果可作为分型指标之一。15例正常外周血淋巴细胞则无明显条带,说明可以区分克隆性和反应性增生。22例同时与DNA印迹比较,结果相关。5例PCR产物序列分析表明序列同源性小,是克隆特异性的。3例动态分析示3例均在完全缓解期测得白血病克隆,说明IgH基因重排PCR分析可以检测白血病克隆的消长、演变,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一种识别B细胞系白血病相关抗原的鼠单克隆抗体ZCH-42E8(IgG1),免疫印迹试验示其所识别的抗原分子量为245kd。经多种细胞系、正常外周血细胞成分、骨髓单个核细胞、胚胎肝、脾、胸腺和138例急、慢性白血病细胞的鉴定结果表明,2E8为B细胞系特异性单抗,其反应谱与CD19类似,但其尚能识别早至18周龄的胚胎脾(B)细胞,阳性率为31.9%(CD19为0%)。作者认为:2E8是一种能用于分化早期B细胞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诊断和急性未分化型白血病(AUL)鉴别诊断的B细胞系特异性单抗。  相似文献   
4.
25 children with acute nonlymphocytic 'Ieu- kemia (ANLL) were treated by combined che- motherapy, harringtonine or homoharringtonine, on.covin an.d prednisone (HOP) and HO in our hospital from July 1977 to May 1980. 15/25 cases achieved complete remission (CR), 15/22 given HOP atta.ined CR. CR was attained in 4/4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APC) cases on HOP.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三尖杉研究协作组自1976年5月底~1977年4月底,应用三尖杉酯碱或高三尖杉酯碱治疗急非淋34例,完全缓解率为17.6%,缓解率为32.4%;其中我院治疗10例,完全缓解3例。为了提高疗效,我院于1977年7月~1980年5月采用三尖杉酯碱联合疗法治疗急非淋25例,男16例,女9例;年龄最小2岁半,最大13岁;急粒16例,早幼粒4例,急单3例,急粒单、急组各1例;初治23例,复治2例(急粒、急单各1例)。治疗方法:HOP方案:H(三尖杉酯碱)0.05~0.1mg/kg/d,静脉缓慢滴注,每  相似文献   
6.
7.
对甲基苯丙酮是药品脑脉宁中间体。其合成是通过Friedel-Crafts acylation进行。文献报道,此类反应的加料次序是将酰氯(或酸酐)加至芳烃和催化剂(如无水AlCl_3)的混合物中。该  相似文献   
8.
100例口腔粘膜溃疡患者用硷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涂擦,5天内愈合率为84%,对照组用养阴生肌散撒布溃疡面100例,5天愈合率为27%,两组对比P<0.001,表明BFGF有促溃疡面加速愈合,缩短疗程之功效。  相似文献   
9.
根据tal-1基因缺失上下游序列设计一对引物,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对10株人白血病细胞株和70例小儿急性白血病骨髓标本进行tal-1基因缺失分析。结果CEM、HBS-2和RPMI-8402三株T细胞白血病(T-ALL)细胞株以及3/16例T-ALL发现tal-1基因缺失,54例其它类型急性白血病均未见基因缺失,而且具tal-1基因缺失的T-ALL细胞均为胸腺发育I期,免疫表型特征为CD_2+、CD_7+、CD_1 ̄-、CD_4 ̄-和CD_8 ̄-。PCR方法敏感性达10 ̄(-4)。说明tal-1缺失发生于部分T-ALL中,可用于微小残留病的检测。  相似文献   
10.
恶性淋巴瘤(ML)是儿童发病率比较高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仅次于白血病,约占住院肿瘤的14.87%〔1〕。我院自1993年4月~1997年4月共收治30例恶性淋巴瘤,现将临床分析结果报告如下。对象及方法一、一般资料1993年4月~1997年4月,我院共收治确诊的ML30例。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NHL)20例,霍奇金病(HD)10例。男22例,女8例。男:女=2.75:1。年龄2~13岁,中位年龄6.7岁。从起病到确诊时间1周至2年不等,多数在半年以内。诊断标准以及病理分型、分期按文献〔2〕进行。二、观察内容患者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