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加巴喷丁治疗腹膜透析病人皮肤瘙痒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选取腹膜透析伴瘙痒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3例,每晚睡前口服抗组胺药物氯雷他定10 mg,观察组25例,每日睡前口服加巴喷丁100 mg。4周后根据视觉模拟评分(VAS)、5-D瘙痒量表评分观察疗效,记录不良反应。收集治疗前后病人血尿素氮、血肌酐、血红蛋白、Kt/V、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等实验室检查结果。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及5-D瘙痒量表评分较对照组下降(P < 0.05)。对照组4例出现嗜睡,观察组6例出现乏力和嗜睡,均未作处理症状自行缓解,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而中止治疗。观察组中24 h尿量>400 mL、100~400 mL、 < 100 mL病人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加巴喷丁对于腹膜透析伴瘙痒病人改善瘙痒症状有较好的疗效,小剂量每日应用是一种较安全的给药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体外培养法代替传统的体内法小鼠腹水制备单克隆抗体,制备促甲状腺激素检测试剂盒。方法应用中空纤维系统体外培养杂交瘤细胞制备单克隆抗体,制备甲状腺激素检测试剂盒,检测其效价、灵敏度、特异性。500份临床体检血清进行临床符合率检测,并与应用体内制备单克隆抗体在产试剂盒进行各项性能指标比较。结果中空纤维培养TSH杂交瘤细胞株其抗体分泌量达到1.5 mg/ml,纯度90%以上。采用同一批次辅料,酶结合物效价由体内法1/3 000提升到体外法1/4 000,建立检测方法的灵敏度为0.005μIU/ml~0.011μIU/ml,非特异性干扰低于0.05μIU/ml,剂量-反应曲线r2≥0.990,与罗氏和体内法在产试剂盒进行临床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培养制备单克隆抗体可以代替小鼠腹水制备单克隆抗体,用于TSH体外诊断检测,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患儿,女,9岁。因纳差、恶心、呕吐1周,无尿1d入院。患儿1周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恶心、呕吐,无腹泻,无发热及尿路刺激症状,周身散在出血点。当地诊所应用“青霉素、止血药”治疗(具体用法不详),症状无缓解,渐少尿,颜面及四肢水肿。体检:T36.8℃,P80次/min,R20次/min,BP80/50mmHg,精神差,浮肿面容,贫血貌,皮肤黏膜轻度黄染,颜面、前胸部及周身散在针尖样出血点,双肺呼吸音粗,心律齐,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水肿,NS(-)。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儿童肝母细胞瘤(HB)患儿的临床特征、疗效、生存情况、预后相关危险因素及其临床诊治。 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7年9月,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童血液肿瘤科收治的23例新发HB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其临床病例资料,包括患儿确诊时年龄、性别、首发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类型、治疗前病变范围(PRETEXT)分期、术后儿童肿瘤协作组(COG)分期等临床资料,以及治疗方案、疗效、预后、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等。对本组HB患儿的生存分析,如2年总体生存(OS)率、无事件生存(EFS)率,采用Kaplan-Meier法,不同临床特征患儿的生存曲线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HB患儿接受不同化疗方案治疗的不良反应率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 结果①本组23例HB患儿确诊时的中位年龄为25.9个月(2.3~155.0个月);男性患儿为12例,女性为11例;腹部肿块为最常见首发临床表现(56.5%,13/23)。其完全缓解(CR)率为65.2%(15/23),部分缓解(PR)率为8.7%(2/23),死亡为5例(21.7%)。②对23例患儿的中位随访时间为21.5个月(7.5~81.4个月),其2年EFS率、OS率分别为60.1%和75.0%。HB患儿预后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HB累及血管患儿的2年EFS率为38.9%,显著低于未累及者的81.8%,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93,P=0.038)。HB患儿PRETEXT分期为Ⅳ期者,其2年EFS率为33.3%,显著低于PRETEXT分期为Ⅰ~Ⅲ期者的70.6%,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58,P=0.022)。肺转移HB患儿的2年EFS率、OS率分别为20.0%、30.0%,均显著低于无肺转移者的71.4%、85.7%,二者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491,P=0.015;χ2=7.773,P=0.005)。手术后接受3个疗程化疗,血清甲胎蛋白(AFP)值未恢复正常患儿的2年EFS率、OS率分别为27.2%、37.7%,显著低于手术后接受≤3个疗程化疗即恢复正常者的91.7%、100.0%,二者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837,P=0.002;χ2=8.682,P=0.003)。③严重血液学毒性反应为本组HB患儿最常见化疗相关不良反应,尤其是采取包含多柔比星的联合化疗方案者更严重。本组术后接受化疗的22例HB患儿中,接受联合化疗方案包含多柔比星的14例患儿的3级以上血液学毒性反应、轻度转氨酶升高发生率分别为100.0%(14/14)、64.3%(9/14),显著高于未包含多柔比星患儿的37.8%(3/8)、0(0/8),二者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2,P=0.006)。 结论本组儿童HB的临床特征、组织病理学类型与国内外相关临床报道结果基本一致。HB患儿肺转移及手术后接受3个疗程化疗,血清AFP值未恢复正常水平,与该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从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整合子Ⅰ和ISCR1的分布及结构情况,并对其进行基因分型。方法分离自临床的57株鲍曼不动杆菌,PCR检测整合酶Ⅰ、整合子Ⅰ、ISCR1以及ISCR1可变区,PCR产物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型并进行测序分析可变区携带的耐药基因盒,ERIC-PCR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49株整合酶I阳性,其中47株整合子I扩增阳性,RFLP分为2型,测序结果为aacA4-catB8-aadA1和drf17-aadA5。3株ISCR1以及ISCR1可变区扩增均阳性,可变区经RFLP分为1型,测序结果为orf513-qnrA1-ampR-qacEdeltal,ISCR1阳性菌整合子I均阳性,经ERIC-PCR检测将57株鲍曼不动杆菌分为27个基因型。结论Ⅰ类整合子广泛存在于鲍曼不动杆菌中,ISCRI携带率较低,氨基糖苷类、甲氧苄啶类和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盒较常见,ERIC-PCR可用于临床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量监测( PICCO)在机械通气患者撤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我院2013-01~2013-1058例机械通气患者的资料,根据撤机是否成功分为撤机成功组38例和撤机失败组20例,PICCO监测撤机前15 min及撤机后15 min、30 min、48 h或再插管时的血流动力学参数:血管外肺水指数( EVLWI )、全心舒张末期容积( GEDVI )、胸腔内血容积指数( ITBVI)和肺血管通透性指数( PVPI)。结果撤机失败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间、血肌酐(Cr)显著高于撤机成功组(P<0.05),血白蛋白水平低于后者(P<0.05)。撤机前15 min、撤机后15 min两组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撤机后30 min撤机失败组的GEDVI和ITBVI均比撤机成功组升高( t值分别:-3.261、-3.828,均P<0.01);撤机后48 h或再插管时撤机失败组的EVLWI、GEDVI、ITBVI、PVPI均比撤机成功组升高,(t值分别:-8.788、-4.668、-4.270、-6.884,均P<0.01)。结论 PICCO监测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有利于早期发现撤机失败导致的肺水肿,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是否与白细胞一样在急性感染后升高。方法将健康人与急性感染患者的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数值进行比较。结果急性感染的患者C反应蛋白,白细胞数与健康人有显著的差异。结论 CRP是人类急性反应蛋白,没有特异性,目前已经作为医院常规检测项目,可以在很多疾病诊断上作为辅助判断依据。另外,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CRP不仅是炎症标志物,本身直接参与炎症过程。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一样都反映炎症感染的程度。  相似文献   
8.
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引起的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FMD是OIE规定的A类动物疫病之一,严重影响畜牧业的发展,对世界公共卫生存在着巨大影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素有“政治经济病”之称。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一站式”护理模式对急诊卒中患者救治效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本院急诊科接受救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实施的急诊护理模式分为两组。其中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采取传统急诊护理模式的40例设为对照组,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启用“一站式”护理模式的40例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NHI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DRRT(入院-入抢救室时间)、DCT(入院-会诊时间)、DLECT(入院-实验室检查完成时间)、DCRT(入院-获取CT报告时间)、DNT(入院-给予静脉溶栓时间)、预后(存活、死亡)数值差异性。结果:观察组的DRRT、DCT、DLECT、DCRT、DNT短于对照组(P<0.05),预后以及护理后的NHISS评分、Barthel指数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诊脑卒中患者救治中“一站式”护理模式的应用可以显著提升其救治效率、改善神经功能、降低对家庭的依赖水平,预后更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康复护理促进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恢复的具体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接治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一般资料,时间段为2018年1—7月间,在获得患者同意后选取74例患者进行研究,然后采用数字随机法随机分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包含37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实验组在实施康复护理的同时实施针灸进行治疗,根据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膀胱容量和残余尿量进行对比。结果该次研究成果显示,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对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膀胱残余尿量和膀胱容量均获得改善,但实验组的改善程度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给予康复护理的同时再试试针灸进行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一的康复护理,能够改善其膀胱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