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57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29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为了更完全地切除中颅凹底内外沟通性肿瘤。方法:采用经过改良的Mickey额颞颞下窝入路。其改良主要是将额骨瓣连同其表面附着的颞肌以及游离后的眶颧骨块一并向下翻开,并将手术程序作了相应改变。结果:成功切除了13例肿瘤。术后3例恢复了轻工作,6例能自主生活,3例生活仍需别人照顾,1例复发未再次手术。结论:采用改良的额颞颞下窝入路对中颅凹底内外沟通性肿瘤暴露充分,切除广泛。Mickey入路改良的优点:颞肌血运的保留,有利于骨瓣与正常颅骨的早期融合。同时颞肌附着点的保留,有利于咀嚼功能。  相似文献   
2.
Matrix可脱弹簧圈(Matrix)是覆盖生物可吸收聚合物(BPM)并保留电解可脱弹簧圈(GDC)物理性质的具有生物活性的新型弹簧圈[1]。本研究旨在评价Matrix栓塞犬颈动脉瘤的造影和组织学特征。一、材料和方法1.动脉瘤模型的建立:6条成年杂种犬,以3%戊巴比妥钠1ml/kg体重腹腔内注射麻醉。用显微手术静脉囊移植法[2]在双侧颈总动脉建立12个侧壁型囊状动脉瘤,动脉瘤囊长8~10mm,颈宽5mm,两侧大小相等。2.犬颈动脉瘤的栓塞:模型建立2周后,6条犬共12个实验性动脉瘤,随机选择一侧用Matrix栓塞,对侧未栓塞的6个动脉瘤作为对照。犬麻醉后用Seldinger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颅脑损伤后并发非原发胃肠疾病性 (非腹源性 )肠梗阻相关因素 ,以预防、及时诊疗肠梗阻。方法 :回顾性分析 10年以来 10 0例颅脑损伤后并发非腹源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 ,按性别、年龄、昏迷史、颅脑损伤分型、分期、分类、手术治疗、使用利尿药和精神药情况、住院时间、肠梗阻类型等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 ,筛选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结果 :颅脑损伤后并发非腹源性肠梗阻有显著差异性因素有 :年龄 >6 0岁 ,昏迷 >10天 ,使用利尿药 >7天 ,住院治疗 >1月 ,重型颅脑损伤 ,中线部位脑损伤和颅内血肿并脑挫裂伤。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以动力性肠梗阻多见 ,过渡期以机械性肠梗阻多见。结论 :对颅脑损伤后 ,尤其老年人重型颅脑损伤后 ,并发非腹源性肠梗阻的危险因素引起高度的重视 ,避免医源性因素 ,预防肠梗阻发生 ,减少继发性脑和其它脏器的损伤 ,提高颅脑损伤的救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新型生物可吸收聚合物弹簧圈Matrix栓塞犬实验性动脉瘤的长期组织反应和安全性.方法: 6条犬双侧颈总动脉建立12个实验性动脉瘤,一侧6个动脉瘤用Matrix栓塞,另一侧6个动脉瘤为对照.分析栓塞后14 d、1个月和8个月的造影和组织病理学资料.结果: 对照侧动脉瘤一直开通,瘤内无血栓形成,瘤颈无新生内膜覆盖;Matrix栓塞侧动脉瘤尽管并非致密填塞,未观察到再通或破裂;栓塞后14 d瘤腔80%以上的区域形成机化血栓,瘤颈口被薄层新生内膜覆盖.栓塞后1个月瘤腔血栓完全机化,瘤颈新生内膜增厚;栓塞后8个月动脉瘤随瘢痕组织收缩而缩小.结论: Matrix能加速犬实验性动脉瘤纤维化和新生内膜形成而不引起载瘤动脉狭窄或血栓形成;应用Matrix栓塞颅内动脉瘤可能预防再通和改善长期解剖治愈结果,动脉瘤缩小可以减轻占位效应.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经口咽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颈交界区腹侧畸形的要点,并对相应的显微解剖学基础加以讨论.方法:选用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头标本15例进行解剖学观察:并应用该入路治疗颅颈交界区腹侧畸形1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经口咽入路手术可以达到斜坡下部至颈3椎体上缘,双侧椎动脉到中线的距离 C1,2水平约20.1 mm,C2,3水平约16.2 mm;16例患者中痊愈11例,好转4例,无效1例,手术并发症包括1例脑脊液漏,1例严重的舌肿胀,无死亡病例.结论:经口咽入路显微手术具有手术径路短,创伤小、并发症少的优点,是治疗颅颈交界区腹侧畸形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7.
我科1990~1998年10月采用单孔双管双向闭式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36例,效果良好。现与同期单管引流术48例行对照分析。1 资料  本组84例经术前CT或MR诊断为幕上半球慢性硬膜下血肿,并经手术证实,按术式分为2组:单管引流术组48例。男29例,女19例。年龄12~82岁,平均43岁。血肿部位:左额颞顶枕6例,左额颞顶14例,右额颞顶枕7例,右额颞顶7例,左颞顶枕1例,右颞顶枕4例,左颞顶3例,右颞顶2例,双侧额颞顶2例,左额颞顶并右颞顶枕1例,双侧颞顶枕1例。血肿体积为25~270m…  相似文献   
8.
准分子激光近视矫正的社会因素和心理状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PRK)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excimerlaser in situ keratomilusis,Lasik)矫正不同程度的近视取得良好效果,因其具有较好的可预测性和安全性而被广大医生和患者所接受。随着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心理因素对疾病疗法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屈光性角膜手术是在“健眼”上施行,因而其社会问题和心理因素的影响显得更为明显。本文对383例患者手术前后心理状态及社会因素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胃泌素作为体内重要的脑-肠肽激素,参与急性脑梗死后继发性病理、生理过程。亚低温治疗对其影响如何尚未见相关研究报道,我们对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该方面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报道颈椎管哑铃形神经鞘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9例颈椎管哑铃形神经鞘瘤临床和随访资料.对其手术入路和显微外科手术技巧进行探讨. 结果 颈椎管哑铃形神经鞘瘤显微手术29例,其中经颈后入路手术23例,经颈前和颈后联合入路手术6例.手术全切除肿瘤28例,次全切除肿瘤1例.手术后神经功能改善21例,神经功能与术前相同8例.术后随访36.5个月,肿瘤全切除病例无肿瘤复发,全部病例颈椎稳定性良好. 结论 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技术,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在全切除颈椎管哑铃形神经鞘瘤的同时尽可能保留神经功能和颈椎自身的稳定性,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