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51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眶上筛房在CT和鼻内镜下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分析眶上筛房在CT和鼻内镜下的临床特征,进一步阐明眶上筛房和额窦引流通道的关系。方法通过术前评估冠状位和水平位CT和术中鼻内镜所见,确诊眶上筛房5侧(男4例,女1例,每例1侧)。结果①眶上筛房在冠状位CT上表现为额窦区域最外侧的气房;②眶上筛房在水平位CT上表现为额窦后外方的气房;③鼻内镜下见额窦和眶上筛房均引流至前筛顶部,眶上筛房的引流通道位于额窦引流口的后外方,眶上筛房向外上方气化,从后方进入额窦。结论CT和鼻内镜观察证实眶上筛房是位于筛泡上方的气房向上、向外延展过程中,超过了筛骨眶板和筛顶的范围,导致额骨眶板气化而成。  相似文献   
2.
鼻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鼻窦炎的鼻窦CT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采用影像学方法评价鼻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鼻窦炎(不合并鼻息肉)的疗效。方法慢性鼻窦炎患者24例(42侧),其中青少年患者11例(20侧),平均(x^-±s,下同)年龄(11.8±3.2)岁;成年患者13例(22侧),平均(36.7±11.0)岁。患者接受鼻用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成年和青少年患者的药物剂量分别为256μg/d和128μg/d,平均疗程分别为(7.5±3.2)周和(7.0±3.4)周。采用Lund-Mackay评分方法,在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鼻窦CT进行评分(Lund得分),同时记录患者主诉鼻部症状改善情况。结果①治疗后,成年患者的平均Lund得分为6.5±7.5,显著低于治疗前(12.2±5.7,t=3.82,P〈0.01);青少年患者的平均Lund得分治疗后为2.6±3.7,显著低于治疗前(10.3±5.7,t=5.08,P〈0.01)。成年患者中5例(38%)达到影像学治愈标准,好转7例(54%),无效1例(8%);青少年患者中8例(73%)达到影像学治愈标准,好转3例(27%),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鼻用糖皮质激素对成年慢性前组筛窦炎治愈率最高(47%),对慢性后组筛窦炎治愈率最低(38%);药物对青少年慢性前、后组筛窦炎和慢性蝶窦炎的疗效优于成年患者。③成年患者的主观疗效与治疗前Lund得分呈正相关关系(r=0.676.P〈0.05),即治疗前Lund得分越高,主观疗效越差。青少年患者的主观疗效,与治疗前Lund得分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鼻用糖皮质激素可有效治疗慢性鼻窦炎,部分患者可以达到影像学上的治愈标准。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小儿食管异物致气管食管瘘的临床表现、病因、处理方式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9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13例食管异物致气管食管瘘患儿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记录患儿性别、年龄、主要症状、异物类型、异物存留时间、瘘口部位、治疗方法、合并其他并发症、预后等情况,对上述指标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3例食管异物致气管食管瘘患儿,其中男性8例,女性5例;年龄13~100个月,中位年龄20个月;主要症状:饮水或进食呛咳,痰鸣。异物类型:钮扣电池11例,X线不显影异物2例,其中1例为圆形塑料片、另1例为塑料带齿玩具。异物存留时间:6小时至1年余。瘘口部位:10例位于食管上段,3例位于食管中段。未发现食管下段异物所致的瘘口。13例患儿均于全身麻醉下行硬质食管镜检查+异物取出术,其中7例为外院取出食管异物后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进一步治疗,6例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行食管异物取出术。13例患儿中,5例经抗感染、抑酸、雾化、保留胃管或空肠喂养管、胃造瘘后痊愈,1例带空肠喂养管处于随访中,1例患儿行气管切开后带空肠喂养管处于随访中,3例患儿行颈外入路食管气管瘘修补术,1例患儿钮扣电池取出术后1年出现双侧声带麻痹行气管切开术,1例患儿异物取出术后29天放置食管支架6天后因突发呼吸困难抢救无效而死亡。并发症情况:1例患儿食管气管瘘修补术后食管狭窄,2例患儿出现声带麻痹,1例患儿死亡。结论纽扣电池是导致气管食管瘘最常见的异物类型,此类患儿应尽快就医、尽早取出异物、留置胃管、补充营养、防止感染,在确定食管黏膜痊愈前不宜过早进食,避免术后气管食管瘘发生。对其他X线不显影异物,此类患儿常不能提供明确异物史,当患儿出现食欲差、进食呛咳等症状时应考虑到异物可能,可采用胸部CT、纤维喉镜、食管造影等多种方法检查,必要时可于全身麻醉下行硬性食管镜检查尽早明确诊断取出异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舌下脱敏治疗对螨虫致敏过敏性鼻炎患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年3月至2019年9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490例螨虫致敏过敏性鼻炎患儿,并依据患儿的临床情况,将其分成低龄儿童组、脱敏治疗时长组、个体化剂量调整组及多重过敏疗效评估组,记录患儿在首诊、治疗12个月、24个月及36个月时的鼻部总症状评分(TNSS)、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及总用药评分(TMS),并计算症状药物联合评分(CSMS)。结果共有374例(76.32%)患儿完成了本次研究。其中低龄儿童用药组中,≤3岁组与>3岁组在用药12个月后的CSMS(2.20±1.61、2.50±1.78)、TNSS(2.80±2.32、3.60±2.71)及VAS(3.50±1.16、3.90±1.43)显著低于首诊时的评分CSMS[(4.50±1.44、5.30±1.32)、TNSS(6.20±1.89、7.50±2.19)、VAS(5.40±2.33、5.90±1.61)];此外,在脱敏治疗不同时间组中,完成36个月脱敏治疗患儿,仅在3年组中,评分分别为TNSS(0.90±0.97)、VAS(1.30±1.19)和CSMS(1.70±1.28),完成24个月脱敏疗程患儿在2年组和3年组的评分分别为TNSS(2.10±0.95、2.00±0.97)、VAS(3.00±1.56、3.10±1.68)、CSMS(3.10±1.15、2.90±1.19),完成12个月脱敏治疗患者在1年组、2年组和3年组中评分为TNSS(3.20±1.27、3.10±1.41、3.20±1.41)、VAS(4.50±2.11、4.70±2.19、4.50±2.17)和CSMS(4.20±1.39、3.70±1.32、4.10±1.39);脱敏治疗疗效不佳患儿在进行个体化增量后6个月(即治疗后12个月)达到与对照组相近的评分,即4号4滴组、4号5滴组和对照组的评分CSMS(2.90±1.56、2.90±1.88、2.40±1.69)、TNSS(4.70±2.98、3.90±2.77、3.80±2.45)和VAS(4.20±1.29、4.50±1.62、4.20±1.14);多重过敏患者脱敏2年后最终达到与单一过敏患者相近的疗效,单一过敏组、合并1~2种过敏原和合并3种以上过敏原组评分分别为CSMS(2.30±0.50、2.10±1.01、1.90±1.01)、TNSS(3.50±2.62、3.70±2.62、3.20±2.82)和VAS(4.50±1.00、4.10±1.57、3.80±1.54)。结论脱敏治疗在低龄儿童用药、多重过敏等方面均可发挥疗效,部分患儿在剂量调整后获得更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喉软骨肉瘤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男,1942年生。1989年2月因右颈部肿物渐大,伴声嘶收入院。查体发现右甲状软骨板肿物,直径约2cm,质硬,表面光滑,边界清楚,无触痛,活动差,与皮肤无粘连。间接喉镜检查下咽及喉部形态正常;CT示右甲状软骨板外侧有密度不均软组织影,侵蚀甲状软骨板。行喉部分切除术,术中见:肿物呈胶胨状,有完整黏膜,术后病理报告为“软骨瘤”。  相似文献   
6.
后鼻孔息肉多发生在儿童及青少年,给患儿的生活质量带来较大影响,其治疗与发病机制与一般的鼻腔鼻窦息肉不同,本文就后鼻孔息肉的分型分期、病理类型及发病机制进行综述,总结后鼻孔息肉的研究进展,从而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鼻腔鼻窦青少年骨化纤维瘤的临床特点,并探讨治疗方法。 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12月治疗的6例鼻腔鼻窦青少年骨化纤维瘤,男4例、女2例,年龄2个月~12岁6个月,中位年龄6岁2个月。肿瘤发生于上颌窦1例,筛窦3例,蝶窦1例,额窦1例。患儿入院后均行手术治疗,1例患儿肿物累及视神经,为保留患儿视力行鼻内镜下肿物部分切除术,术后半年发现肿物累及视神经并广泛累及颅底,行第2次鼻内镜下肿物部分切除术,术后半年因肿物复发且累及范围广泛,在第3次手术时行右侧鼻侧切开联合鼻内镜下鼻-鼻窦骨化纤维瘤部分切除术。其余患儿均行鼻内镜下肿物切除术。除1例年龄为2个月的患儿未行导航CT检查外,患儿术中均采用美敦力FUSION ENT Image Guidance System电磁导航技术对肿物边缘予以定位。另有1例患儿因肿物位于蝶窦且有明确的滋养血管,鼻内镜术前1 d予以介入血管造影及栓塞术。患儿术后均定期随访,包括鼻内镜检查及鼻窦CT检查,了解患儿术区情况、症状是否缓解及有无并发症出现。 结果 6例患儿病理分型为砂砾样5例,小梁状1例。患儿均未失访,平均随访时间2.2年。其中1例复发,予以肿物部分切除,术后带瘤生存。其余患儿随访期内均未发现肿物复发且无并发症出现,患儿的原发症状均得到有效缓解。 结论 鼻腔鼻窦青少年骨化纤维瘤具有侵袭性生长和术后易复发的临床特点,手术是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影像导航下鼻内镜手术是适合儿童的术式。  相似文献   
8.
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联合射频消融治疗持续性变应性鼻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伴有鼻中隔偏曲的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persistent allergic rhinit is,PAR)的疗效。方法 分别采用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术(对照组32例)和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观察组36例)治疗伴有鼻中隔偏曲的PAR,术后随访1年,根据症状和体征记分评定其疗效:≥66%为显效,65%~26%为有效,≤25%为无效。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59.4%,观察组总有效率91.7%。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伴有鼻中隔偏曲的PAR,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PAR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术。  相似文献   
9.
影像导航引导鼻内镜下前颅底骨化纤维瘤切除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影像导航系统在经鼻内镜切除前颅底骨化纤维瘤手术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影像导航引导下经鼻内镜手术切除累积眶纸板、颅底骨质的筛窦骨化纤维瘤12例男性患者,初次手术9例,复发病例3例。术前行鼻窦CT连续扫描,骨算法,层厚1mm。结果 CT显示所有病例筛骨水平板、眶纸板受累。4例前界至额隐窝前缘(鼻骨后);6例累及眶尖与蝶窦外侧壁交界处:1例广泛累及上颔骨、蝶骨大翼、蝶鞍和斜坡。11例彻底切除病灶,1例(病变广泛者)切除大部分肿瘤。平均手术时间3.2小时,影像导航配准过程平均25分钟。1例术中并发脑脊液漏,术中鼻内镜下修补成功;3例术中损伤眶纸板,无手术及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5个月~4年,姑息手术病例肿瘤生长缓慢,其余病例无复发,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借助影像导航引导,经鼻内镜手术切除累及眶纸板、前颅底骨质的骨化纤维瘤,具有一定优势,但病灶不应广泛侵及额隐窝、蝶骨及斜坡。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接受内镜鼻窦手术(endoscopy sinus surgery,ESS)的慢性鼻及鼻窦炎伴或不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or without nasal polyps,CRSwNP/CRSsNP)患者眶内壁陈旧性骨折的出现情况和存在特点,并讨论ESS过程中眶内壁陈旧性骨折的处理原则。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1月~2010年01月因CRSwNP/CRSsNP接受ESS的一组连续病例中眶内壁陈旧性骨折的出现情况、术前计划和术中所见、术后填塞情况以及术后眶部并发症出现情况等。结果 520例患者中,眶内壁陈旧性骨折出现率2.5%(1 3/520)。鼻窦病变累及范围、眶内容突入情况、额窦引流是否受影响都是决定是否开放受累气房的决定因素。术后近期和远期没有出现眶部并发症。结论眶内壁陈旧性骨折在因CRSwNP/CRSsNP接受ESS的患者中出现并不罕见;作为一个影响ESS疗效的因素,术前应充分评估其对眶内结构、功能和鼻窦引流、特别是额窦引流影响;只要计划充分,在顺利完成手术的前提下,眶内容的损伤程度可以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