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运用鼻中隔软骨联合耳廓软骨构建鼻中隔延伸物复合体重置鼻尖位置和重塑鼻尖形态的可行性。方法 2018年9月至2019年10月,以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17例低鼻患者为研究对象,17例患者中男2例,女15例;年龄19~39岁,平均27岁。17例患者均为初次鼻整形病例。术中在全身麻醉下行鼻整形术。切取鼻中隔软骨作为鼻中隔延伸移植物延长鼻中隔尾端;切取自体耳廓软骨制备成:撑开移植物、鼻小柱支撑移植物、抗回缩移植物、帽状移植物,以加强支架的稳定性及抬高鼻尖,调整鼻尖形态。鼻背使用膨体材料充填。运用数字化面部扫描技术对术前术后鼻部结构进行测量。以SPSS 22统计软件对相关数据行配对t检验。结果术后平均随访6~12个月,平均7.6个月。17例患者均对术后鼻形态、鼻长度、鼻尖高度满意。鼻尖触感自然,无感染,无假体移位、皮瓣坏死,无耳廓变形等并发症。术后鼻长增加(3.60±0.77)mm、鼻尖高度增加(3.61± 0.64)mm;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9.203、-23.132,P值均<0.001);鼻唇角较术前减小(3.40±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35,P<0.001)。结论运用鼻中隔软骨联合耳廓软骨构建鼻中隔延伸物复合体重置鼻尖位置和重塑鼻尖形态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背景:毛囊干细胞的增殖分化受到自身基因及外来信号的共同作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毛囊毛发发育中起重要作用,但详细机制尚未明确。 目的:探讨在角质细胞生长因子及氯化锂干预下,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人毛囊干细胞向毛囊乳突细胞或表皮细胞定向分化中的作用及与其他信号分子的相互关系。 方法:获取毛囊隆突区干细胞进行培养,检测其生长曲线,观察1×10^6 L^-1、1×10^7 L^-1、1×10^8 L^-1和1×10^9 L^-1培养的毛囊干细胞在不同时间点的增殖效应;使用免疫荧光染色法对毛囊干细胞及其分化细胞进行鉴定。分别以0,0.5,1.5,10,25 mmol/L氯化锂及0,10,25,50,100μg/L角质细胞生长因子诱导毛囊干细胞分化,对比各组细胞的增殖效应,探索促毛囊干细胞分化的最佳氯化锂及角质细胞生长因子浓度。使用RT-PCR检测未处理对照组、10 mmol/L氯化锂组和10μg/L角质细胞生长因子组干预后3,5,7,9 d细胞的β-catenin、APC、GSK-3β、Axin和Lef1的mRNA转录水平。 结果与结论:分离培养的毛囊干细胞在体外经多次传代后仍具有很强的增殖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随氯化锂浓度升高,细胞增殖效应减弱;而随角质细胞生长因子组质量浓度增高细胞增殖能力增强。含有氯化锂的K-SFM条件培养基中毛囊干细胞形态改变明显,各组间有明显差别,氯化锂〉10 mmol/L时分化比例高,β-catenin表达量增高;而含有角质细胞生长因子K-SFM条件培养基中毛囊干细胞向表皮细胞分化,β-catenin变化不明显。提示氯化锂在促毛囊干细胞分化中,激活 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抑制降解复合物重要成分GSK-3β的表达下降,促使β-catenin在细胞浆表达增加并转入核内,增加靶基因转录,促使毛囊干细胞向毛囊细胞方向分化。氯化锂〉10 mmol/L是促毛囊干细胞分化的最佳浓度,但增殖效应减弱。角质细胞生长因子可促进毛囊干细胞向表皮分化,可促进毛囊干细胞增殖和迁移,促进创面再上皮化及创面愈合。氯化锂和角质细胞生长因子促毛囊干细胞定向分化的作用机制可能为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使β-catenin表达改变,从而激活Wnt信号通路中Lef介导相关靶基因的转录。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经口内入路使用下颌角弧形截骨导向器在内收型下颌角截骨整形术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自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对21例内收型下颌角肥大患者实施导向器辅助弧形截骨。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除2例自觉改善不明显外,其余患者对下面部轮廓改善均满意。所有患者无术后感染、面动脉断裂、下颌骨骨折和下牙槽神经损伤等合并症发生。结论 下颌角弧形截骨导向器可更安全有效地控制截骨线,降低严重手术合并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集中连片贫困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现状进行摸底,为集中连片贫困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资源配置和服务能力的提升提供政策依据。方法通过贫困地区卫生计生基线调查平台,收集全国832个贫困县妇幼保健机构相关数据,通过专家咨询法筛选核心指标,对机构的资源配置、服务能力及服务效果的核心指标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集中连片贫困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危房面积占比3.95%,每万人口编制床位数0.87张。年末在职职工数64人,医护比为1∶1.09,每万人口助产人员数0.11人。全县婚检率为47.24%,住院分娩率97.88%,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89.08%。活产数占比21.54%,剖宫产数占比29.75%,财政补助收入占比45.81%,资产负债率41.06%。结论对房屋、设备的设施进行统一配备体现妇幼保健机构特色,优化集中连片贫困区卫生资源结构。加强妇幼保健机构医务人员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助产人员和妇幼保健人员的培养。通过组建妇幼服务联合体、远程医疗及对口支援等方式,促进优质妇幼健康服务资源和能力下沉。加强财政投入向基层、贫困地区倾斜力度,同时加强资金的监管,点面相结合实施精准扶贫。  相似文献   
6.
背景:组织工程皮肤作为一项新兴技术拥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有研究表明,角质细胞生长因子可以促进表皮细胞增殖。 目的:观察荷载角质细胞生长因子纳米微囊的新型组织工程皮肤修复裸鼠皮肤缺损的效果和特点。 方法:构建荷载角质细胞生长因子的脱细胞真皮基质复合物;将人表皮干细胞群和成纤维细胞分离、培养,并且进行鉴定;将表皮干细胞群接种于复合物之上,观察其生长状况;将荷载角质细胞生长因子纳米微囊的组织工程皮肤移植于裸鼠皮肤缺损处,将无角质细胞生长因子纳米微囊的组织工程皮肤作为空白组,将其自体皮肤移植修复缺损组作为对照组,于移植后2,4,6周时观察皮片挛缩及组织学愈合情况,并应用抗人角蛋白10及β1-整合素免疫荧光检测修复区表皮和真皮层细胞来源、分化及生长情况。 结果与结论:表皮干细胞在复合物表面生长良好,黏贴紧密,可见有连接成片趋势的小圆形的表皮干细胞及多角形的终末表皮细胞,部分形成克隆团块。移植后第2,4,6周,荷载角质细胞生长因子纳米微囊组织工程皮肤修复裸鼠皮肤缺损的结果均优于空白组及对照组,移植的皮肤边缘与邻近皮肤完全融合,但存在一定程度的挛缩。修复区组织工程皮肤的表皮细胞分层良好并能产生角质层,同时,移植后8,10周,组织工程皮肤切片免疫荧光染色可以鉴别出少量β1-整合素阳性细胞,均为表皮干细胞或短暂扩充细胞。结果证实,荷载角质细胞生长因子纳米胶囊的新型组织工程皮肤修复裸鼠皮肤缺损的效果较好,优于普通组织工程皮肤及自体全厚皮片移植修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我国孕产妇死亡率的空间分布特点,利用空间模型进行拟合优度检验,探讨我国孕产妇死亡率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2005-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及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年鉴面板数据,运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对影响我国孕产妇死亡率的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空间滞后模型在0.1的检验水准上,孕产妇死亡率、住院分娩率、每千人口床位数、文盲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条件不变时,以上因素每增加1%,孕产妇死亡率会相应降低0.386 2/10万、0.391 1/10万、0.423 2/10万和升高0.316 5/10万。结论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住院分娩率、妇幼保健专业机构的床位数是孕产妇死亡率的保护因素;文盲率是孕产妇死亡率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秦巴山连片区有床型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现状及效率,为秦巴山片区有床型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合理规划和服务效率的提升提供政策依据。方法通过贫困地区卫生计生基线调查平台,收集秦巴山区贫困县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相关数据。利用数据包络分析对妇幼保健机构运行效率进行分析。结果秦巴山片区有床型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危房面积占比为3.28%,每万人口助产人员数为0.16人,资产负债率为55.10%。49所有床型妇幼保健机构的平均综合效率为0.838,平均技术效率为0.898,平均规模效率为0.937。规模报酬递增的机构占比为34.69%,规模报酬递减的机构占比为36.73%,规模报酬不变的机构占比为28.57%。结论建议建立橄榄型的、稳定的妇幼保健人员队伍;改革和完善妇幼保健机构补偿机制;有机结合政府补偿和市场补偿机制;建立良好的、富有贫困地区特色的妇幼保健机构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数字化技术及三维打印导板定位技术系统应用于同期矫治先天性颅缝早闭症继发眶距增宽症中的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6月至2019年8月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收治4例先天性单侧冠状缝早闭继发眶距增宽患儿,其中男1例,女3例,年龄3~8岁,采用额眶前移联合倒U形截骨同期矫治头颅畸形及眶距增宽症。术前通过数字化技术设计手术方案,三维打印头颅模型及手术导板,术中以数字化导板指导截骨,术后通过数字化技术评价其效果。测量患者术前、术后头颅三维数据,计算前颅不对称性指数(ACVAI)及眶内壁间距,并通过ProPlan CMF 3.0对术后头颅三维模型和术前模拟进行配准,制作颜色梯度图,判断术后颅骨瓣及眼眶位置与术前设计是否相同。结果4例均按照术前数字化设计方案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截骨导板高度吻合,导板的放置未损伤周围组织,截骨时间缩短至1~2 h。术后无脑脊液漏、感染、颅内血肿及眼球损伤等并发症。术后随访4个月至3年,4例患儿头颅、眶外形都获得很大改善,ACVAI均降至3.5%以下(-1.5%~3.0%),术后的眶内壁间距减小至正常范围(22~28 mm)。颜色梯度图显示,术后效果与术前手术设计模拟效果高度吻合。结论数字化技术及三维打印导板定位技术系统、规范化地应用于复杂先天性颅缝早闭继发眶距增宽症的治疗中,可明显提高截骨的精准性,降低手术风险,缩短手术时间,获得更为满意的外形。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吻合血管的股前外侧筋膜脂肪瓣移植与自体脂肪移植两种方法,修复重度半侧颜面萎缩(PFHA)患者面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13年09月至2015年12月,根据入组标准选取PFHA患者16例,分为自体脂肪移植组(A组,n=8)、吻合血管的股前外侧脂肪筋膜瓣移植组(B组,n=8)。所有入组患者用Mimics17.0、Geomagic studio 12.0图像处理软件进行面部对称性分析,计算面部组织缺损量,设计需重建的面部软组织范围,并进行手术治疗。入组患者于术后6个月来院复查,术后对两种不同方法修复面部软组织的临床各项指标进行统计。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面部对称性及软组织缺损均得到了明显改善(P0.05);临床指标比较结果:A组患者总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少于B组,B组住院次数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评分结果:患者术后满意度A组优于B组(P0.05)。结论 应用自体脂肪移植修复重度PFHA患者面部软组织缺损的效果良好,完全可以达到传统的股前外侧筋膜脂肪瓣移植的修复效果,且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