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55篇
临床医学   6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该作者发现最近其医院中病人在中耳手术后对甲氧苯青霉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感染的发病率明显升高了。为了确定病人感染的 MRSA菌株是否与医护人员携带的菌株一致 ,以便证实在医护人员和病人之间存在相互感染传播 ,乃对医护人员在前鼻孔和指尖部进行监控性细菌培养。对得自医护人员中携带者的 12种 MRSA菌株与从病人耳内分泌物中培养分离出的 6 0种菌株 ,应用分子流行病研究、脱氧核糖印迹分析及凝胶电泳 (PFGE)等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通过脱氧核糖印迹分析验明 6种不同的 MRSA菌株亚型 ,通过 PFGE验明 3种 MRSA亚型 ,…  相似文献   
2.
3.
4.
全麻支撑喉镜下喉手术致舌神经损伤(附2例报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全麻支撑喉镜下喉手术致舌神经损伤的机理及预防措施。方法:本文报道了2例不同原因所致舌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及恢复过程。结果:2例舌神经损伤病人经治疗3周至3个月后症状消失,舌神经功能恢复。结论:全麻支撑喉镜下喉手术所致舌神经损伤,其预后良好。术中仔细操作,其损伤是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5.
在豚鼠耳蜗内淋巴囊注入钥孔(虫戚)血蓝素(KLH)之后,对豚鼠耳蜗内可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或NOSⅡ)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研究。所选实验动物为体重约350~400克的豚鼠12只,均被证实耳廓反射阳性,并用显微镜观察排除了中耳炎疾患。将动物分成两组,实验组注射KLH,对照组注射磷酸盐缓冲液(PBS)。实验组内淋巴囊内注射KLH后,每只动物耳……  相似文献   
6.
通过印迹分析及免疫细胞化学方法 ,检测研究了在豚鼠耳蜗存在的磷脂酰肌醇 -特异性磷脂酶 C(PLC)异构体。通过 Western印迹分析 ,发现在耳蜗感觉上皮(CSE)中存在着 PLCβ1和δ1表达 ,而在耳蜗侧壁中则存在着 PLCβ1、γ1和 δ1表达。通过 CSE免疫细胞化学研究 ,发现 PL Cβ1样的免疫反应主要表达在豚鼠耳蜗外毛细胞 (OHCs)中 ,而在内毛细胞中 (IHCs)则无此反应。在 OHCs和 IHCs中都不存在 PL Cγ1和δ1表达。本研究进一步表明 PLCβ1、δ1和 γ1存在于耳蜗侧壁的血管纹及螺旋韧带中。除此之外 ,也发现它们存在于 型螺旋神…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喉癌组织及手术切缘中P53及PCNA蛋白表达情况,探讨两者的表达与术后局部复发的关系.方法:选择36例原发灶为鳞状细胞癌、手术切缘组织病理学肿瘤阴性者,对喉癌组织及切缘连续切片,行H-E染色,以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分别进行P53及PCNA蛋白检测.结果:36例中原发灶组织中P53阳性率是55.6%(20/36),PCNA阳性率88.9% (32/36);手术切缘组织P53阳性率25%(9/36),PCNA阳性率30.6%(11/36).喉癌原发灶组织中P53及PCNA阳性者的复发率35%(7/20)和 25%(8/32)高于阴性者12.5%(2/16)和 25%(1/4).手术切缘中P53及PCNA阳性者的复发率44.4%(4/9)和 72.7%(8/11)高于阴性者18.5%(5/27)和 4%(1/25).喉癌组织中P53、PCNA蛋白表达同时异常,且手术切缘组织P53及PCNA蛋白表达也同时异常,术后复发率为 100%(4/4).结论:P53及PCNA蛋白检测可以作为预测喉癌术后局部危险性的生物学标志,在病理学阴性手术切缘组织中两者联合检测对于判断术后局部复发有更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激光切除犬前连合不同范围后创面恢复情况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采用自行研制的激光光纤把持器,以半导体激光烧灼实验犬前连合不同范围层次后,观察其创面恢复情况,以寻求临床治疗侵犯到前连合处声门癌的可行有效方法.方法:12条实验犬随机分成3组,A组前连合烧灼至甲状软骨内膜加右侧室带、声带加左侧声带前1/3;B组灼除甲状软骨内膜及部分前连合软骨加右侧室带、声带加左侧声带前1/3;C组灼除甲状软骨内膜及前连合处甲状软骨加右侧室带、声带加左侧声带前1/3,并于前连合处开一小窗.术后即刻、1周和4周分别观察各实验犬创面恢复情况、犬吠声嘶情况及有无出现术后并发症等.结果:全部实验犬均在半导体激光下1次完成手术,术后1周A组手术创面即有新生黏膜覆盖,术区水肿,炎性反应,犬吠声嘶程度较重;B组创面新生黏膜覆盖不全,慢性炎性改变,可见少许渗出及伪膜,犬吠声嘶程度较重;C组创面新生黏膜覆盖不全,局部见渗出较多,术区水肿,炎性反应及伪膜,犬吠声嘶程度较重,可见肉芽生长.术后4周A、B、C 3组前连合处均见不同程度粘连,有喉蹼形成,声带长度较前变短,A、B 2组前连合处黏膜色泽基本正常,炎性反应轻;C组前连合处黏膜可见暗红色慢性炎性反应改变,开窗处见有新生黏膜完全封闭,无感染迹象.大体标本观察,3组前连合处创面由修复上皮完全覆盖,C组前连合处见有完整黏膜及瘢痕样组织将开窗处创面封闭.3组1~3号实验犬4周后吠声嘶状况:A组较轻,B、C组2组稍重;3组体重术前术后变化不明显;各组术后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半导体激光烧灼实验犬前连合不同范围层次后,其创面恢复情况有差异,但最终创面均可获得良好愈合,无严重术后并发症,对临床中应用激光治疗侵犯至前连合的声门癌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1994年 6月~ 2 0 0 0年 8月 ,我院收治有上颌窦壁破坏的上颌窦良性病变 39例 ,虽各具有独特的影像学特征 ,但治疗效果均良好。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39例中 ,男 2 5例 ,女 14例 ;年龄18~ 6 5岁 ,平均 4 0岁。均为单侧发病。其中上颌窦囊肿 16例 ,上颌窦真菌病 14例 ,出血坏死性上颌窦炎 8例 ,上颌窦炎性息肉 1例。均有鼻塞、流粘脓涕、回抽性涕血、面颊部肿胀、麻木、疼痛等症状。1 2 CT检查 均经鼻窦冠状位和 (或 )轴位CT扫描 ,发现上颌窦前壁、内侧壁骨质吸收破坏 2 0例 ,前壁、内侧壁、顶壁骨质吸收破坏 6例 ,底壁、内侧壁…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半导体激光烧灼犬垂直半喉的极限范围,为探讨临床喉癌激光部分垂直半喉切除术的切除范围提供参考。方法:12只实验犬按半导体激光垂直半喉切除范围的不同随机分为3组(A、B、C,n=4),A组:向前切除前联合至甲状软骨内膜,向外切除右侧声带;B组:向前切除前联合至甲状软骨内膜及部分前联合软骨,向外切除右侧室带、声带、甲杓肌及部分环杓侧肌,向下切除至甲状软骨下缘,向后切除部分杓状软骨;C组:向前切除前联合及前联合处部分甲状软骨,向外切除右侧室带、声带、甲杓肌、环杓侧肌及声门旁间隙达甲状软骨板,向下切除部分环甲膜至环状软骨上缘,向后完全切除右侧杓状软骨。术后即刻、1周和4周分别观察各组犬创面恢复情况、犬吠声嘶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评价术后疗效。结果:术后1周喉镜下见:A、B组手术创面即有新生黏膜覆盖;C组创面新生黏膜覆盖不全,局部有感染迹象。A、B组无明显术后并发症,C组并发进食呛咳。4周后喉镜下见:各组创面黏膜表面光滑,前联合处粘连形成喉蹼并有新的前联合。A组术侧见新声带形成,声门关闭仅见小缝隙;B组新声带较健侧窄、薄,声门关闭不全;C组原声带处仅见黏膜微微隆起,声门严重关闭不全。A组无明显声嘶,B组中度,C组声嘶较重,进食呛咳消失。C组术侧甲状软骨板较对侧变薄。结论:半导体激光烧灼实验犬垂直半喉极限切除时,可将甲状软骨板内侧软组织全部切除,包括杓状软骨和前联合处部分甲状软骨,术后可以得到满意的修复而无明显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