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37篇
  免费   720篇
  国内免费   128篇
耳鼻咽喉   58篇
儿科学   39篇
妇产科学   36篇
基础医学   95篇
口腔科学   15篇
临床医学   799篇
内科学   426篇
皮肤病学   18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243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255篇
综合类   2893篇
预防医学   896篇
眼科学   39篇
药学   805篇
  7篇
中国医学   5896篇
肿瘤学   41篇
  2024年   84篇
  2023年   324篇
  2022年   307篇
  2021年   477篇
  2020年   421篇
  2019年   373篇
  2018年   162篇
  2017年   297篇
  2016年   340篇
  2015年   405篇
  2014年   656篇
  2013年   502篇
  2012年   621篇
  2011年   636篇
  2010年   570篇
  2009年   567篇
  2008年   627篇
  2007年   521篇
  2006年   501篇
  2005年   501篇
  2004年   462篇
  2003年   472篇
  2002年   306篇
  2001年   296篇
  2000年   292篇
  1999年   226篇
  1998年   221篇
  1997年   218篇
  1996年   204篇
  1995年   165篇
  1994年   148篇
  1993年   120篇
  1992年   95篇
  1991年   87篇
  1990年   107篇
  1989年   120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58年   5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安冬  梁永林  李璐  毛慧芳  吴玉泓 《新中医》2021,53(6):192-194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情反复、迁延难愈的炎症肠病,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1]。本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西药治疗效果欠佳。近年来中医药的介入,临床取得显著疗效。西医学认为疾病是机体在一定致病因素的作用下自稳调节紊乱,经过机体内损伤和抗损伤反应的相互斗争,表现出的一系列功能。  相似文献   
3.
癌性疼痛是癌症患者的常见症状之一,其严重地摧残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影响着生命质量。中医药能够减轻疼痛,减少止痛药物的用量及减少不良反应,能够明显改善生命质量。花宝金教授指出正气不足为癌痛发作的内因,正气不足,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虚损,病邪乘虚而入,经脉不荣可发为疼痛。此外各种因素导致的气滞为癌痛发生的诱发因素,可导致形成血瘀、痰湿、热毒等积滞搏结发为癌肿,闭阻脉络,瘀塞不通,而致疼痛。病程日久所形成的癌毒为夙根,是癌痛反复发作的根本原因。“调气解毒法”是花宝金教授治疗癌性疼痛的主要方法之一,通过辨癌毒,从病机、治法、方药等方面论述调气解毒法在癌性疼痛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化痰通络、益气养阴中药颗粒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20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安慰剂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化痰通络益气养阴中药颗粒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指数、mMRC分级、肺功能、血气分析变化情况。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各症状分值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各症状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胸憋、喘息、气短、咳嗽、咳痰、乏力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mMRC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肺功能FVC%、FEV_1/FVC、DLCO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均0.05),但2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治疗后p(O_2)均明显升高(P均0.05),p(CO_2)均明显下降(P0.05),但2组治疗后p(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p(CO_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痰通络、益气养阴法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可降低患者p(CO_2)。  相似文献   
5.
6.
李绵莎 《新中医》2019,51(7):250-252
引《黄帝内经》《难经》等重点篇章和后世学者的论述,对中医经典中的针刺调气思维和选穴方法进行论述。认为针刺是通过调气来治疗临床疾病,以脉诊测气机,定得气,准确取穴是实现调气的关键步骤,可使用四时脉法、人迎气口脉法、三部九候脉法来选经择穴。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定心方治疗气阴两虚型永久性房颤伴血脂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西医诊断符合房颤,中医辨证属气阴两虚型的60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及西药对照组,每组30例。中药治疗组给予定心方进行治疗,西药对照组给予标准化西医治疗。结果:定心方在治疗气阴两虚型永久性房颤伴血脂异常效果显著,研究证明其有着较好的降压、降脂的作用。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8.
9.
大气下陷理论是著名医家张锡纯先生所创建的,其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对大气的理论出处、大气的生理功能以及大气下陷的病理基础,做了详细透彻的阐述,并创制升陷汤以治疗胸中大气下陷证,为临床治疗大气下陷类疾病提出新的诊疗思路。本文案例为气陷血瘀型胸痹,受大气下陷理论的启发,治疗以升陷汤加味,取得了比较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黄帝内经》中约出现了493次“死”字,不能一概理解为“生命终止”之义,结合《黄帝内经》文意与后世医家探究,笔者认为约414处“死”字应灵活解释为病情紧急、危重难愈或预后较差。同时还有部分字词,如“亡、尽、终、不治、不可治”等也通此义。通过分析《黄帝内经》相关论述,将“死”症的机理归纳为阴阳离决、邪盛正衰、脏气竭绝、脾胃气绝、神气衰亡、经气败绝6个方面,发现以上病机既可单一致“死”,亦可复合相加致“死”,其中脾胃之气的衰微在多种病机中均有体现,故而认为“脾胃气绝”是“死”症的核心病机,因此在临床对于危重病人的救治中要慎察脾胃之气的盛衰变化,时时固守,谨防败坏。明“死”之机理,方能在辨病治病、判断预后、养生康复等过程中把握关键、争取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