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6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71篇
内科学   33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74篇
预防医学   29篇
药学   100篇
  1篇
中国医学   136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骐  孙语男 《江苏中医药》2022,54(11):44-46
肢体麻木多见于周围神经病、脑血管病、颈椎病等,其症状如虫乱行、不痛不痒。总结历代医家对肢体麻木的认识,“虚损”和“郁滞”为肢体麻木的发病基础。“虚损”为气血阴阳亏虚,“郁滞”为痰湿、血瘀、气滞、寒邪所致的营卫气血运行不畅,临证可从“温经开郁通痹”治疗肢体麻木。黄芪桂枝五物汤益气和血通痹,当归四逆汤温经散寒养血,四逆散行气解郁,三方合用温经、开郁、通痹,治疗肢体麻木可获较好的疗效。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2.
介绍经方四逆散在小儿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总结卢尚岭教授对四逆散功效的认识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化裁应用经验。基于百病皆生于气的基本原理,卢尚岭教授提出肝气郁结是诸多疾病发病的基本病机。肝郁为诸郁之先,诸郁多与肝气郁结相关,是以气机郁滞诸疾内生,疏肝解郁可治百病。因而,临床常用疏肝解郁治法,相应方剂首选《伤寒论》四逆散。其具疏肝理气解郁之功,故为疏肝解郁之祖方。卢尚岭教授结合临证所见,不断总结经验,创制疏肝解郁之经验方疏解汤,功用:疏肝解郁、调气活血,主治:肝气郁结,气滞血瘀之胸胁胀满或疼痛、头痛、眩晕、心悸、脘腹疼痛、情志不舒、痛经等病证。  相似文献   
4.
虽然《伤寒论》少阴病篇同厥阴病篇中均有"四逆"一症的论述,但《伤寒论》第318条将"少阴病"置于"四逆"之前,旨在界定条文所论述者属少阴病。而由本条所述之主症仅见"四逆",其余诸症皆为或然症,可知其寒象不甚,故不宜将之归属于阴盛阳虚之候,本条所述之"四逆",为少阴枢转不利,影响太阴之开、厥阴之阖,致阳气内郁,其温煦之功不能外达所致,其治法为温脾和胃,运转枢机。观四逆散之组方,虽无四逆汤辈中所取桂附之属峻剂温阳,但针对条文证机,以补益太阴脾土为主,兼以调和三阴经之气,藉补土以益元阳,调气以助枢机,使少阴枢转,而三阴之阴阳气调畅,阳气敷布则逆冷自去。复观其加减用药,均能紧扣证机,并结合兼症,灵活用药,由是则仲景所示之辨证论治亦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5.
汪凤仙  曹明祥  赵萍 《新中医》2015,47(12):44-46
目的:观察四逆散加减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引起的慢性咳嗽临床疗效。方法:将13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8例。治疗组给予加味四逆散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奥美拉唑胶囊,硫糖铝悬液,吗丁啉片)。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胃镜检查,24h食管p H值监测,食管测压[食管测压(LESP)、食管下端括约肌长度(LESL)、食管下端蠕动幅度]等。结果:2组治疗后LESP、LESL、食管体下端蠕动振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各项指标均有改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胃镜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88.2%,对照组82.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逆散加减治疗对改善胃食管反流病引起的慢性咳嗽有着积极的作用,保护了食管黏膜,促进炎症的修复,临床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加味四逆散对青少期应激大鼠行为学、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血清皮质酮(CORT)浓度的影响。方法:32只SPF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氟西汀组(0.01 g·kg~(-1)),加味四逆散组(16.9 g·kg~(-1)),采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方法造模,造模同时ig给药28 d,每7 d称大鼠体重,检测糖水偏爱指数、旷场测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大鼠血浆ACTH和血清CORT含量的改变。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出现体重增长缓慢、糖水偏爱指数明显降低,血浆ACTH和血清CORT含量明显升高(P0.05),而旷场测试大鼠的活跃度、总路程和平均速度均有所升高,中央区活动时间有所延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较,氟西汀组和加味四逆散组糖水偏爱指数明显升高(P0.05),血浆ACTH和血清CORT含量明显降低(P0.05),氟西汀组体重在第28天明显增加(P0.05)。结论:加味四逆散可以有效改善青少期应激大鼠行为学改变,下调其血浆ACTH和血清CORT含量,可能成为防治青少期应激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合四逆散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9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与对照组(69例)。对照组予奥美拉唑及多潘立酮治疗,治疗组予半夏泻心汤合四逆散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内镜疗效及复发率,比较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 1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71%和60.87%;组间内镜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各分项证候积分及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胸骨后或心窝部烧灼样疼痛、泛酸、嗳气、烧心、口苦、口干证候积分及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复发率为15.15%,对照组复发率为38.10%;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合四逆散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可显著缓解临床症状,且复发率较低。  相似文献   
8.
四逆散的改善睡眠作用进行药理学评价,深入研究四逆散疏肝解郁功效的科学内涵。以大鼠、小鼠和果蝇为模式生物,利用行为药理学、皮层脑电描记与分析、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等实验方法与技术,开展四逆散改善睡眠作用的药理评价。四逆散能延长戊巴比妥钠所致小鼠睡眠时间,其作用存在着量效与时效关系;能延长正常或睡眠剥夺大鼠的慢波睡眠时间;对正常或睡眠剥夺大鼠脑中的多种神经递质、睡眠相关因子等均有影响。四逆散具有改善睡眠的作用,该作用与其疏肝解郁功效密切相关,是通过多途径、多靶点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高全达  李亚琳 《西部医学》2015,46(3):17-17,22
<正>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指由胃和十二指肠功能紊乱引起的症状,经检查排除可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主要症状包含:上腹痛、餐后饱胀、上腹灼热感和早饱等。在消化科门诊就诊患者中占有比例高达20%40%[1],其病因复杂,临床分型不一,临床治疗尚无统一方案[1]。笔者自2011年10月至2013  相似文献   
10.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王庆国教授认为枢机不调是本病的基本病机,主要分为中焦枢机不利、少阳枢机不利、少阴枢机不利三种类型,临床上王教授分别处以半夏泻心汤、痛泻要方、四逆散为主方进行加减化裁。本文对王庆国教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经验进行梳理和探讨,以期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