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865篇
  免费   2524篇
  国内免费   882篇
耳鼻咽喉   71篇
儿科学   454篇
妇产科学   105篇
基础医学   915篇
口腔科学   42篇
临床医学   10159篇
内科学   6635篇
皮肤病学   282篇
神经病学   729篇
特种医学   142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2篇
外科学   772篇
综合类   20997篇
预防医学   13656篇
眼科学   153篇
药学   8540篇
  42篇
中国医学   5117篇
肿瘤学   74篇
  2024年   111篇
  2023年   406篇
  2022年   439篇
  2021年   425篇
  2020年   540篇
  2019年   542篇
  2018年   294篇
  2017年   625篇
  2016年   720篇
  2015年   976篇
  2014年   2052篇
  2013年   2198篇
  2012年   3146篇
  2011年   3648篇
  2010年   3600篇
  2009年   3782篇
  2008年   4334篇
  2007年   4358篇
  2006年   3994篇
  2005年   4389篇
  2004年   3635篇
  2003年   3674篇
  2002年   3199篇
  2001年   3061篇
  2000年   2347篇
  1999年   2008篇
  1998年   1774篇
  1997年   1814篇
  1996年   1698篇
  1995年   1423篇
  1994年   1212篇
  1993年   906篇
  1992年   671篇
  1991年   694篇
  1990年   532篇
  1989年   589篇
  1988年   136篇
  1987年   94篇
  1986年   73篇
  1985年   79篇
  1984年   28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6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对2010年1月—2016年7月重庆市中毒救治指定医疗机构收治的2 497例中毒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中毒患者中男性1 230例(49.3%)、女性1 267例(50.7%);分布最多的3个年龄段依次是41~50岁(18.5%)、≤10岁(16.4%)和21~30岁(13.0%);死亡16例,病死率0.6%。中毒类型构成排前三位的是细菌(33.8%)、化学品(32.2%)、植物(14.8%)。中毒预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重度中毒患者结局死亡的可能性是轻度患者的1 102倍。提示重庆市应重点关注农村地区41~50岁人群的细菌、化学品、药物中毒,同时应该加强儿童中毒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甲泼尼龙(methylprednisolone,MP)冲击治疗对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百草枯中毒患者55例,根据是否给予MP冲击治疗分为两组,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对两组患者的生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中毒剂量≤30mL时,给予MP冲击治疗的百草枯中毒患者总体生存情况较未予MP冲击治疗的患者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中毒剂量>30mL时,MP冲击治疗并未能改善患者的预后(P>0.05);中毒剂量(P<0.05)、MP冲击治疗(P<0.05)是影响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尽早给予MP冲击治疗能有效改善低剂量百草枯中毒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吸入硫酸二甲酯中毒患者的肺部CT表现。
  方法  观察17例吸入硫酸二甲酯中毒患者的肺部CT表现并测量肺损伤范围,比较不同时期患者肺部损伤程度与随时间变化的影像学表现。
  结果  17例患者肺部损伤的CT表现主要为:肺纹理增多、肺血管束增粗、磨玻璃影、肺实变、肺纤维化、胸腔积液。吸入硫酸二甲酯中毒患者早期(< 8 h)肺部损伤CT主要表现为肺纹理增多、肺血管束增粗、磨玻璃影;急性期(8~36 h)肺损伤进展迅速,主要表现为肺实变、胸腔积液;恢复期(36 h~1周)提示肺实变吸收好转;消散期(>10 d)提示肺部损伤病灶明显吸收好转,胸腔积液明显吸收或胸膜增厚。
  结论  硫酸二甲酯中毒肺损伤的CT表现对判断中毒程度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护士分层级管理的实施对急性肝炎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该院自2018年3月起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以该院10名肝病科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其中2017年3月—2018年2月实施前(对照组)及2018年3月—2019年2月实施后(研究组)的管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的病房管理、患者护理、文书书写、基础护理、入院宣教方面的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82.29%的护理总满意率比较,研究组护理总满意率显著升高,达到了97.92%(P<0.05);与对照组工作自我满意度比较,研究组患者的自我价值体现等方面的工作自我满意度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护士分层级管理策略的实施,有效提高了急性肝炎患者护理满意度,提升了科室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6.
7.
目的了解口腔门诊病人对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017年10月~2018年2月在某院口腔科门诊就诊的310例病人进行调查,了解口腔门诊病人对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病人310例,其中男性占46. 77%(145/310)、女性占53. 22%(165/310);年龄最小18岁、最大51岁,平均(34. 09±7. 48)岁;已婚占53. 55%(166/310),未婚占40. 00%(124/310);病人对乙肝各项知识知晓率情况为58. 06%~86. 45%;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月收入及是否接种乙肝疫苗对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 59、17. 15、28. 84、13. 43、4. 56,P 0. 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表明,职业(OR=2. 016,95%CI=1. 288~3. 154)、文化程度(OR=1. 681,95%CI=1. 089~2. 721)是口腔门诊病人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口腔门诊病人对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文化程度、职业是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的重要影响因素,应长期开展多层次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肝病大国,肝硬化仍是临床常见病,其中病毒性肝炎所致的肝硬化最为多见,其具有一定传染性。但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各种疫苗的相继问世,我国病毒性肝炎及其所致肝硬化的发病率也在逐年降低,然而其他病因所致的肝硬化,如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以及脂肪性肝炎等相关的肝硬化患者则越来越多见。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鼠巨细胞病毒(MCMV)感染C57BL/6小鼠急性肝炎模型并对其感染特点进行分析及鉴定。方法:将24 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n =12)及病毒感染组(n =12),病毒感染组腹腔注射1.0×106 PFU(200 μL)MCMV悬液,阴性对照组注射等体积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悬液。于感染后第3天和第7天取外周血分离血清检测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同时进行肝组织病毒分离、组织病理学及MCMV IE和M55基因、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检测。结果:病毒感染组肝组织匀浆病毒分离均为阳性,肝炎发生率为100%。在感染后第3天即发生肝炎病理改变,病毒感染组血清ALT及AST较阴性对照组明显升高(P <0.01);病毒感染组肝脏HE染色第3天可见局灶性炎性细胞浸润及肝脏点灶状坏死,持续至第7天,Ishak评分较阴性对照组明显升高(P <0.01);在感染后第3天病毒感染组肝组织内可检测到MCMV IE及M55基因,且在感染后第7天仍可测得IE基因;感染后第3天及第7天病毒感染组炎性细胞因子IL-6、TNF-α及IL-1β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 <0.05)。 结论:成功建立MCMV感染C57BL/6小鼠急性动物肝炎模型,其感染表现主要集中在急性感染前期。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形、气、神的角度分析了乙肝肝硬化的发病机制,并提出了从精神方面、恢复肝脏功能及修复肝纤维化三方面综合治疗乙肝肝硬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