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98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129篇
耳鼻咽喉   42篇
儿科学   95篇
妇产科学   93篇
基础医学   199篇
口腔科学   17篇
临床医学   1697篇
内科学   451篇
皮肤病学   44篇
神经病学   69篇
特种医学   220篇
外科学   983篇
综合类   1811篇
预防医学   642篇
眼科学   110篇
药学   833篇
中国医学   643篇
肿瘤学   99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456篇
  2012年   686篇
  2011年   794篇
  2010年   838篇
  2009年   837篇
  2008年   769篇
  2007年   740篇
  2006年   622篇
  2005年   487篇
  2004年   329篇
  2003年   255篇
  2002年   266篇
  2001年   188篇
  2000年   176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建立鼠巨细胞病毒(MCMV)感染C57BL/6小鼠急性肝炎模型并对其感染特点进行分析及鉴定。方法:将24 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n =12)及病毒感染组(n =12),病毒感染组腹腔注射1.0×106 PFU(200 μL)MCMV悬液,阴性对照组注射等体积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悬液。于感染后第3天和第7天取外周血分离血清检测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同时进行肝组织病毒分离、组织病理学及MCMV IE和M55基因、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检测。结果:病毒感染组肝组织匀浆病毒分离均为阳性,肝炎发生率为100%。在感染后第3天即发生肝炎病理改变,病毒感染组血清ALT及AST较阴性对照组明显升高(P <0.01);病毒感染组肝脏HE染色第3天可见局灶性炎性细胞浸润及肝脏点灶状坏死,持续至第7天,Ishak评分较阴性对照组明显升高(P <0.01);在感染后第3天病毒感染组肝组织内可检测到MCMV IE及M55基因,且在感染后第7天仍可测得IE基因;感染后第3天及第7天病毒感染组炎性细胞因子IL-6、TNF-α及IL-1β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 <0.05)。 结论:成功建立MCMV感染C57BL/6小鼠急性动物肝炎模型,其感染表现主要集中在急性感染前期。  相似文献   
2.
先天性主动脉窦瘤较少见,仅占先天性心脏病的0.31%~3.56%。外科手术修补是本病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本院自1988年12月~2002年6月共收治主动脉窦瘤破裂病人16例,均行手术治疗,效果满意,而手术后的护理是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现将术后监护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6例中男10例、女6例,年龄10~50岁。16例均有短期内突发性心慌、气短病史。检查:心前区扪及范围较弥散的连续性震颤;胸骨左缘  相似文献   
3.
1995年Picetti与其同事首次采用电视辅助胸腔下外科技术(video—assi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行脊柱胸椎侧凸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畸形矫正内固定术,1999年在欧洲脊柱外科会议上报告50例,2001年在美国脊柱杂志上发表。笔者于1997年开展扩大操作口电视辅助胸腔镜下外科技术(enlarged manipulation incision of vid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EMI—VATS)矫正脊柱胸椎侧凸,2001年采用VATS技术矫正胸椎侧凸。  相似文献   
4.
应用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四肢长管状骨肥大型骨不连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自1997年2月~2003年10月,我科应用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成人四肢骨干骨骨折不愈合26例,所有患者均获得半年以上的随访,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6例中男15例,女11例;平均年龄40(18~60)岁。受伤原因:车祸伤15例,摔伤4例,坠落伤5例,重物砸伤2例。骨折部位:肱  相似文献   
5.
尿潴留是指膀胱内充满尿液而不能自行随意排出,产后、术后多见。我院应用电针+艾灸治疗与电脑中频+艾灸治疗进行对照比较,前者的治疗效果更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
趾蹼血管分型的临床认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分析120例足趾移植再造手指病例,对趾蹼间的血管形态和交通情况进行观察,并阐述其临床意义。方法临床观察120例156侧趾蹼,对第一跖骨背动脉和第一趾底动脉在趾蹼间的走向、口径以及两者的交通支情况进行记录并进行分型。结果按孙博的分型方法:Ⅰ型72侧,占46.2%;Ⅱ型57侧,占36.5%;Ⅱ型7侧,占4.5%;Ⅳ型3侧,占1.9%;Ⅴ型15侧,占9.6%;另有2侧(占1.3%)第一跖骨背血管口径〉1mm,虽发出趾背动脉供养蹲趾胫侧和第二趾腓侧,但在趾蹼内与趾底血管无吻合,故称之为孙博Ⅵ型。结论(1)从解剖形态看应增加孙博Ⅵ型较全面;(2)从临床实用角度出发,趾蹼间血管可以简单分为三型:Ⅰ型交通支口径在0.5mm以上。Ⅱ型交通支在0.5mm以下。Ⅲ型无交通;(3)手术中采用第一套或第二套供血系统,首先要看趾蹼间血管的交通支,即按本组的分型属Ⅰ型采用第一套供血系统,Ⅱ、Ⅲ型采用第二套供血系统。  相似文献   
7.
尿动力学检查在前列腺增生症术前评估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BPH)手术治疗前尿动力学检查的必要性。方法对166例拟行手术治疗的BPH患者的尿动力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166例患者中,125例(75.3%)证实存在膀胱出口梗阻(BOO ),25例(15.1%)为可疑BOO(BOO±),16例(9.6%)无BOO(BOO-),3组之间在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PVRV)、逼尿肌/外括约肌协同失调(DSD)上差异无统计意义,BOO( )组的逼尿肌不稳定(DI)、低顺应性膀胱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逼尿肌收缩力减弱(DUA)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结论尿动力学检查对诊断BPH、选择治疗方法和预测疗效有重要意义,手术治疗前应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43岁,因右下腹隐痛3个月余,加重半个月于2005年12月13日入院,查体:右下腹扪及约5 cm×6 cm大小的包块,质中,界清,无压痛。B超:右下腹混合性团块,大小8.1 cm×5.1 cm,伴周围淋巴结肿大。CT:右下腹见一约5.6 cm×3.6 cm大小混合肿块影,中心密度较低,CT值约24 Hu,边缘毛糙,增强后轻度强化,其外筋膜包绕,周围见多个小肿大淋巴结(图1)。入院诊断:腹部包块,性质待查。行剖腹探查:右下腹腹膜后肿块,大小20.0 cm×15.0 cm×13.0 cm,边界清,表面光滑,为脂肪样组织,活动可,手术切除整个肿块及周围后腹膜组织至腰大肌筋膜。病理示:肿瘤  相似文献   
9.
心脏直视术中复跳困难的处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提高心脏直视手术中心脏复苏率,降低心脏手术死亡率。方法:回顾分析1202例心脏直视手术中21例心脏复苏困难的处理经验。结果:本组复苏成功19例,失败2例,均为心内畸形纠正不完全。除常规复苏方法外,本组采用一些特殊的复苏方法,包括外科手段的介入、心脏过度膨胀的处理、冠状动脉气栓的处理等。结论:心脏直视手术中心脏复苏困难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多数与手术操作有关,只要正确分析、尽早判断复苏困难的特殊原因,恰当地采用特殊的复苏方法及时进行复苏,绝大数可获成功。  相似文献   
10.
急性脑血管病肿瘤坏死因子-α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急性脑血管病(ACVD)中的作用及其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95例ACVD患者,并设性别及年龄相匹配的血清对照组(20例)及脑脊液对照组(10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于发病后第1、3、7、14d测定血清和脑脊液中TNF-α。结果:①三种脑血管病患者血清TNF-α动态变化存在差异,脑出血和脑梗死组的峰值单间为发病后第3d,而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组为第1d。②脑梗死患者血清TNF-α水平与梗死面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病情恶化与否相关。③SAH组于发病后第1d、3d、7d脑脊液TNF-α值高于血清,14d时降至对照组水平并与血清无差异。结论:①脑梗死患者血清TNF-α的动态观察,可为临床预测梗死灶大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病情恶化与否提供依据。②发病早期的脑梗死患者若CT未能显示病灶时,血清TNF-α的明显升高有助于临床诊断和治疗。③SAH患者脑脊液中TNF-α水平明显高于血清,进一步提示脑内神经组织可产生TNF-α。脑脊液中TNF-α的持续明显升高可能与SAH后脑血管痉挛有关。④TNF-α参与了ACVD的炎性反应过程,早期抑制TNF产生及抗炎性反应的治疗可能具有潜在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