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5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7篇
外科学   60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1995年Picetti与其同事首次采用电视辅助胸腔下外科技术(video—assi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行脊柱胸椎侧凸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畸形矫正内固定术,1999年在欧洲脊柱外科会议上报告50例,2001年在美国脊柱杂志上发表。笔者于1997年开展扩大操作口电视辅助胸腔镜下外科技术(enlarged manipulation incision of vid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EMI—VATS)矫正脊柱胸椎侧凸,2001年采用VATS技术矫正胸椎侧凸。  相似文献   
2.
肢体缺血/再灌注后氧自由基与Bax蛋白、细胞凋亡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阐明氧自由基与Bax蛋白、细胞凋亡在大鼠肢体缺血 /再灌注不同时相中的变化规律及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大鼠股动脉夹闭模型 ,阻断股动脉血流 5h后再灌注 ,设立缺血组、再灌注组 ,再灌注组设立 1,6 ,12 ,2 4h 4个检测时相 ,应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肌肉组织中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 (MDA)水平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Bax蛋白表达的变化 ,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法及电镜方法观察细胞凋亡现象。结果 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 ,MDA水平、Bax蛋白表达强度、细胞凋亡指数 (AI)进行性升高 ,且三者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氧自由基与细胞凋亡同时参与肢体再灌注损伤 ,氧自由基可能通过调节Bax蛋白表达促进细胞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四种内固定器械矫正脊柱侧凸的生物力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一种经椎弓根多钉固定的撑压器,具有坚强的固定力,撑开、压缩和抗旋转能力达到脊柱三维固定的目的。经实验测定,其抗旋转能力比哈氏棒和鲁氏棒联合固定提高34.46%.比双根鲁氏棒固定提高35~48%。其抗弯能力是哈氏棒和鲁氏棒联合固定的130~141%,是双根鲁氏棒固定的130~145%(P<0.001)。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利用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严重移位的儿童胫骨下端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9年5月至2012年12月,利用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胫骨下端骨折56例,术前均行骨折端X线检查,证实均为严重移位骨折.其中男33例,女23例;年龄3~14岁,平均10.1岁.所有骨折为闭合性骨折,不伴血管神经损伤.根据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在C形臂X线机透视下行手法复位,复位成功后对两骨折端经皮克氏针固定,术后石膏固定4~6周.详细记录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及远期随访结果,包括X线检查结果、踝关节活动范围及胫骨长度,最后以Teeny踝关节功能评分评价疗效.结果:56例患儿中45例成功随访,时间3~46个月,平均19.4个月.在末次随访时,予踝关节功能Teeny评分:优35例,良7例,可3例.X线片示所有病例达骨性愈合,愈合时间8~12周,未出现骨骺早闭,无胫骨短缩、成角畸形,术后出现克氏针针道反应4例.术后3个月,所有患儿可以正常步行,踝关节功能基本恢复至正常.结论: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严重移位的儿童胫骨下端骨折是一种简便、安全的手术方式,微创,对软组织损伤小,固定牢靠,可早期功能锻炼,疗效满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我科手外组于1986年以来,采用带真皮下血管网皮肤游离移植术修复手部创面157例,疗效均很满意。现将已随访的35例报告如下:35例中男20例、女15例,平均年龄26岁。无菌创面21例,新鲜污染创面10例、感染肉芽创面4例;其中5例有骨或肌腱外露。取皮面积平均2cm×3cm供皮区位于前臂内侧25例,大腿内侧和腹部各4例。脱套皮肤回植2例,供区创面直接缝合。受区都采用周边间断缝合,打包固定,术后半月拆  相似文献   
6.
后入路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减少后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手术失误,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及结果 对356例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治疗失误45例,其中内固定器材选择不当2例,椎体定位错误5例,椎弓根螺钉进钉点错误2例,进钉方向不准确5例,椎管内有残留骨块致减压不彻底14例,植骨不理想致拔钉后再移位2例,手术方式选择不当4例,医源性造成关节突骨折3例,硬膜破裂2例,骨折脱位复痊不满意2例,负重或参加体力劳  相似文献   
7.
跳跃式多节段截骨治疗休门氏病后凸畸形(附8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跳跃式截骨术治疗休门氏病所至驼背畸形的矫形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 8例采用跳跃式多节段椎弓椎体联合“V”形截骨的休门氏病患者 ,6例棘齿压缩棒固定 ,2例改良Dick多钉固定。结果 :术后矫正度数最小 30° ,最大 70° ,平均 4 5° ;平均矫正率 85 7% ;无神经损伤及其他并发症。随访 1~ 4年 ,平均 2 3年 ,全部病例经治疗后脊柱外形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 ,局部无压痛 ,恢复原来工作。结论 :应用跳跃式多节段椎弓椎体联合截骨加椎弓根螺钉棘齿压缩固定治疗休门氏病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
儿童移位性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刘忠堂  温宏  张宇  池永龙  徐华梓 《中国骨伤》2002,15(10):608-609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肘部最常见的骨折.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是闭合复位,石膏托外固定,牵引,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和切开复位内固定.移位骨折的治疗问题很多,包括神经、血管损伤,获得和维持复位困难,以及肘关节僵硬或肘内翻畸形.本文就1990年1月至1996年9月93例移位性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不同方法治疗的结果进行报道.  相似文献   
9.
加强和维持椎弓根螺钉系统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椎弓根螺钉系统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脊柱外科领域 ,但与之有关的常见并发症如螺钉的松动 ,脱出导致固定失败 ,假关节形成等屡有报道。尤其在老年病人中发生率更高 ,随着人口老龄化 ,这类问题将会更加突出。如何提高椎弓根螺钉的稳定性 ?鉴于椎弓根螺钉的稳定性与①螺钉的几何形态 ;②骨质量 ;③安装的质量有密切关系[1] ,另外尚与螺钉的材料 ,所受外界负荷的大小、周期、次数也有关系。故许多学者希冀于改进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 ,强化骨质 ,改进操作技术及提高技术水平来实现。现作者就近年来加强和维持椎弓根螺钉稳定性的研究作一综述。1 改进…  相似文献   
10.
近7年中,应用皮瓣和肌皮瓣70例,切取的皮瓣面积为3×4~15×35cm,其中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移植14例,岛状或旋转皮瓣移植58例。除1例皮瓣坏死,2例皮瓣部份坏死外,其余病例均获得满意效果。并就皮瓣、肌皮瓣的标准,手术指征、临床选择和注意事项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