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舌苔脱落细胞学在中医辨证分型中的应用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群  徐志伟  武哲丽  钟鸿 《中医杂志》2005,46(5):377-379
观察舌苔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舌苔脱落细胞学对舌诊的量化标准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探讨了正常与异常的舌苔脱落细胞学,并阐述了舌苔脱落细胞学在中医辨证分型,即卫气营血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八纲辨证中的应用规律.  相似文献   
2.
张新普 《世界中医药》2011,6(5):431+434-431,434
傅杰英教授从医执教近30载,擅长从中医体质学的思路针药结合治疗损美性疾病、生活方式病和身心性疾病,形成了独到的见解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将其治疗痤疮的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胡玲  陈冠林  陈蔚文 《中医杂志》2012,53(14):1174-1177
分别从脾虚的起源、古代有关脾虚理论的论述、临床脾虚证诊断标准和本质研究、脾虚相关动物模型复制和机制探讨及脾虚理论和本质研究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对脾胃学说的脾虚理论及其应用进行梳理,并探讨了脾虚证的研究方向及思路.  相似文献   
4.
程宏辉 《中医杂志》2004,45(3):175-175,203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临床常见的胃肠功能性疾病,是一组包括腹痛、腹胀伴排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性状异常(稀便、粘液便或便秘)等临床表现的症候群,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虽无器质性疾病(形态学、细菌学及生化代谢指标等异常)的证据,但却一定程度地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目前关于此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尚不十分清楚,西医多采取对症治疗,疗效欠理想,而中医中药的整体干预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周福生教授是广州中医药大学著名的脾胃病专家,临证30余年,学验颇丰,临床善长用中医药治疗各种胃肠功能性疾病,对IBS的治疗具有独到的临床经验,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邓铁涛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经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肖会泉  罗日永 《中医杂志》1999,40(9):524-525
邓铁涛教授长期从事慢性肝炎的临床研究,近年来对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有幸跟随学习聆教,现整理报告如下。1 病因病机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的特征有其特点,大多数病例为无黄疸型,早期症状不明显,不少患者一经诊断却已成慢性。从临床上看,慢性丙型肝炎大多表现为倦怠乏力、食欲不振、腹胀、失眠、胁痛、头目眩晕等症状,结合体征、舌  相似文献   
6.
富知识发现型电子病历研发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电子病历对书写灵便性、结构性、规范性的要求,分析电子签名的需求、动因、解决方案、实施效果等现状,并整合信息,提出具有丰富知识发现潜在价值的新一代电子病历系统研发模型--富知识发现型电子病历.该模型有利于从临床实践采集海量医疗信息,有利于分析、总结、挖掘和发现其中的诊疗规律与知识,进而推动临床科研一体化尤其是中医药临床研究与方法的现代化;并在提高卫生医疗保健管理与服务质量方面具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7.
艾可清胶囊治疗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初步评价艾可清胶囊缓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相应临床症状体征、改善生存质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所有患者口服艾可清胶囊,每次6粒,每日3次。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检测T细胞亚群、血常规、肝肾功能,记录症状体征积分(积分1)、症状舌脉积分(积分2)、体重及Karnofsky评分。结果治疗3、6个月后患者外周血CD_4~ 细胞有所增长;CD_4~ /CD_8~ 治疗6个月与治疗3个月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积分1与积分2降低、体重增加、Karnofsky评分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肝肾功能及血常规治疗后未见异常。结论艾可清胶囊可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减轻症状体征,提高生存质量,未见对血常规、肝肾功能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8.
袁青  邓晶晶  靳瑞 《世界中医药》2008,3(6):353-354
缓慢捻转进针法是一种历史悠久、疗效良好的进针方法。最早在《灵枢·官能》中就有关于缓慢捻转进针的记载:“微旋而徐推之”。明·徐风《金针赋》“下针贵迟”、清·廖润鸿《针灸集成》“徐徐纳针已过皮肤”等都对后世缓慢进针法有很大影响。现代针灸大师承淡安、陆瘦燕、王乐亭等进针都有轻轻用力、缓慢刺入的特点。陈尚杰等对不同进针法所致的感传进行临床研究,得出了“慢速捻转进针法所致感传明显优于快速进针法”的结论。兹就缓慢捻转进针法与针刺效应的关系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9.
池健安  易望丰 《中医杂志》1997,38(2):108-109
观察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的肾结石患者35例碎石前后血、尿中β_2微球蛋白(β_2-MG)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对照组碎石术后24小时血、尿中β_2-MG含量升高,均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72小时后β_2-MG升高均仍有显著性意义(P<0.05),168小时后恢复正常。而用药组(服消瘀化石合剂)碎石前后血、尿中β_2-MG含量的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碎石术可导致一定程度的肾损伤,而消瘀化石合剂则可能具有减轻或加速修复ESWL所致之肾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脾胃学说是关于脾胃生理、病理及其证治规律的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1]。岭南地处中国大陆最南端,气候炎热潮湿,这独特的气候特征决定了岭南人特有的体质特点,即脾气虚弱兼有痰湿[2],这些对形成具有独特医家风格和医疗特色的岭南医学文化产生重要影响。岭南名老中医是岭南医学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