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35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8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14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 探讨金贝口服液(黄芪、党参、北沙参等组成)抗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细胞病变效应和蚀斑实验证明金贝口服液对SARS-CoV-2的抑制作用;利用前期建立的基于3C样蛋白酶(3-chymotrypsin-like protease,3CLpro)和木瓜样蛋白酶(papain-like protease,PLP)活性的药物筛选体系,测定金贝口服液对3CLpro和PLP活性的抑制效果;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金贝口服液中的主要成分,并将鉴定出的成分与3CLpro和PLP进行分子对接,推测金贝口服液中可能抑制SARS-CoV-2的物质基础。结果 金贝口服液在体外具有抑制SARS-CoV-2作用,对3CLpro和PLP的IC50分别为(2.757±0.082)μL·mL-1和(3.527±0.188)μL·mL-1。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超高效液相色谱鉴定出的金贝口服液中12个主要成分中的连翘酯苷A、黄芩苷、丹酚酸B、汉黄芩苷...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不同朝代方剂中药剂量单位及其用量的历史演变规律,为中药临床用量提供参考。方法:对《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收载的九万余首方剂信息进行结构化和标准化处理,构建方剂数据库,并参考文献,对不同年代的用量单位按照现代单位进行了换算,采用断代史研究方法,分析方剂中药用量的演变规律。结果:筛选有中药组成的方剂8万4千余首,涉及用量单位375个,体积单位包括升、合等149种;数量单位86种;重量单位有两、钱等63种;长度单位包括寸、尺等7种,面积单位3种;历代使用频数最多的用量单位是“两”,达一半以上,其次是钱,以清代和民国时期使用频率最高。为了探究中药每日内服用量的规律,我们筛选了13,834首能代表每日服用剂量的内服方剂,有确切用量记载的药物频次81 830次,其中以长度为单位的中药平均长度为10.19 cm;以体积为单位的中药平均体积为753.24 mL;以重量为单位的中药频次是80 135次,平均重量为21.46 g。不同朝代内服方剂单味药一日平均用量唐朝最大,达到82.53 g,其后用量减少,至明以后用量与现代相差不大,多为10 g左右。结论:本研究首次基于大样本量的方剂数据,采用剂量换算和断代史研究方法,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中药用量的概貌和演变规律,发现了历代中药用量差异很大,是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现代临床的中药用量,不应局限于古代文献记载,而应根据当前药物的特点,药材性效毒性的变化以及病人的病情、体质等灵活运用,方能达到药到病除,发挥中药的原创优势。  相似文献   
3.
抗抑郁中药复方的组方特点及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冰清  邵欣欣  付晓凡  周梦婕  陈聪 《中草药》2021,52(11):3344-3352
目的解析中药复方中抗抑郁中药的宏观属性(四气、五味、归经等)分布规律及中药与现代药理作用机制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对中国知网(CNKI)中关于中药复方抗抑郁的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检索出1018篇文献,整理出163首复方,涉及262味中药,8种现代药理作用机制;通过频数统计、关联分析以及聚类分析,发现起到抗抑郁作用的中药多为苦、辛,温、寒,归肝、脾、心经的中药,且不同时代的用药规律出现明显的差异性,具体表现为明代以前以"肺脾二经"为主,明代后期至现代以"肝脾二经"为主的用药规律。结论具备抗抑郁作用的中药属性及作用机制具备一定的分布规律,抑郁症可从肝脾论治,且与脑肠轴相关机制关系密切。这为新的抗抑郁药物及其成分的活性筛选以及抗抑郁药物的实验研究提供数据以及方法学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黄芩苷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A549 细胞自噬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 度TGF-β1(2.5、5、10 ng·mL-1)诱导A549 细胞48 h后,检测其Collagen I基因与自噬相关基因表达水平,以 确定模型复制的最佳条件。在高、中、低剂量(200、100、50 μg·mL-1)黄芩苷对TGF-β1 诱导的A549 细胞模 型干预后,采用RT-qPCR 法检测细胞的肺纤维化标志基因CollagenⅠ及自噬相关基因(ATG3、ATG5、ATG7、 ATG12)的表达;Western Blot 法检测自噬调节标志蛋白p62、LC3B Ⅱ/Ⅰ的表达;通过转染Ad-mCherry-GFPLC3B 双荧光标记腺病毒检测细胞中自噬流的情况。结果使用10 ng·mL-1 TGF-β1 诱导A549 细胞48 h 后, CollagenⅠ基因表达显著上调,ATG3、ATG5、ATG7、ATG12 基因表达明显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经黄芩苷干预后,与模型组相比,黄芩苷高剂量组(200 μg·mL-1)A549 细胞的CollagenⅠ基因 表达显著下调(P<0.01),ATG3、ATG5、ATG7、ATG12 基因表达明显上调(P<0.05);黄芩苷各给药组A549 细胞的p62 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5,P<0.01),LC3B Ⅱ/Ⅰ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5,P<0.01);黄芩 苷高剂量组的细胞自噬能力明显激活。结论黄芩苷可能在减少TGF-β1 诱导的A549 细胞外基质沉积的同 时,能够增强细胞的自噬水平,可能是治疗肺纤维化的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制备愤怒郁怒诱发经前期综合征病证结合猕猴模型,为愤怒郁怒诱发情志病证脑中枢机理探索提供合适的对象.方法 以雌性实验猕猴为对象,经由社会压力应激法诱导猕猴出现怒情绪,然后应用前期研制的〈雌性实验猕猴情绪评价量表〉对猕猴不同情绪类型进行量化打分,依据打分结果鉴别分化出愤怒、郁怒情绪亚型,分别以愤怒、郁怒猕猴为对象应用择时挤压造模法制备经前期综合征病证结合猕猴模型.结果 造模刺激后,PMS肝气逆证模型组猕猴愤怒因子积分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而给药后猕猴愤怒因子积分较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PMS肝气郁证模型组猕猴抑郁因子积分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而给药后猕猴抑郁因子积分较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依据30 min成组随意观测及量表积分结果可见应用社会压力应激配合择时挤压造模法能较好诱导出实验猕猴愤怒郁怒情绪反应并进而形成经前期综合征病证表现,主观观测及客观评分结果可作为评价实验猕猴病证表现的较好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猕猴血清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变化,探讨血清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在郁怒诱发经前期综合征(premenstrualsyndrome,PMS)肝气郁证猕猴模型中的作用。方法:以雌性实验猕猴为对象,分为正常组、郁怒情绪反应组、PMS肝气郁证模型组和治疗组。应用社会等级压力应激法诱导猕猴出现“怒”的情绪反应,然后筛选出郁怒情绪反应猕猴进行择时挤压造模,制备PMS肝气郁证猕猴模型。造模成功后,采用雌性实验猕猴情绪评价量表进行行为学评价,并于卵泡期或黄体中晚期采集猕猴血清,分析血清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MS肝气郁证模型组和郁怒情绪反应组猕猴的量表抑郁情绪积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0.05),且造模组显著高于情绪反应组(P〈0.05),用药后恢复正常;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MS肝气郁证模型组和郁怒情绪反应组猕猴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显著升高(P〈0.05,P〈0.01),肝气郁证模型组也显著高于情绪反应组(P〈0.05),用药后恢复正常。结论:郁怒情绪极易诱发PMS肝气郁证,其机制与单胺类神经递质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观察经前期综合征(PMS)肝气郁证模型大鼠下丘脑中μ-阿片受体(MOR)的蛋白表达,探讨舒郁胶囊治疗PMS肝气郁证的机制。方法:Wistar大鼠56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舒郁胶囊组(0.408 g·kg-1)和纳洛酮组(0.4mg·kg-1),每组14只,旷场实验和阴道涂片筛选动情周期规律非接受期大鼠进入实验,除正常组,其余各组采用慢性束缚应激法复制PMS肝气郁证模型,旷场实验对模型进行行为学评价,各组大鼠下丘脑采用免疫荧光化学技术(IF)和Western blot分别观察MOR分布及蛋白表达变化。结果:宏观行为学表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旷场总分显著降低(P0.01);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下丘脑细胞分布排列杂乱且增多,与模型组比较,舒郁胶囊、纳洛酮给药组均得到显著改善;蛋白免疫印迹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下丘脑中MOR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舒郁胶囊、纳洛酮给药组MOR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结论:舒郁胶囊可通过对下丘脑中MOR的拮抗作用而改善PMS肝气郁证的症状,另外,下丘脑中MOR上调可能是PMS肝气郁证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基于频繁模式树(Frequent Pattern-tree,FP-tree)增长算法挖掘影响愤怒郁怒人群睡眠质量的强关联因素。方法:设计了构造FP-tree的算法和挖掘频繁项集的算法,采用FP-Tree增长算法,通过状态树记录扫描的数据库信息,通过减少项目集的搜索空间,一次扫描数据库生成满足最小支持度要求的频繁项目集,实现了情志病证数据库对愤怒郁怒人群影响睡眠质量各种强关联因素的挖掘。结果:影响愤怒郁怒人群睡眠质量最频繁的关联因素是呼吸不畅、咳嗽或鼾声高、感觉冷、感觉热或做噩梦,程序分析总的时间是2 s。结论:基于FP-tree的频繁项集挖掘算法能有效实现对情志病证数据库海量数据中有用信息的针对性挖掘。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PMDD肝气逆证模型大鼠为载体,研究PMDD肝气逆证的病机以及白香丹胶囊对本病的干预机制。方法:改进情志刺激为主多因素分段刺激造模法,复制PMDD肝气逆证大鼠模型;用白香丹胶囊和氟西汀分散片予以干预,最后进行旷场实验评价模型;免疫荧光技术和蛋白印迹技术检测大鼠海马CA1、CA3区NMDAR1受体亚基分布情况及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与正常组相比较,其旷场实验的运动总距离明显增加(P<0.001)、中央区域的进入次数及停留在中央区域的时间显著减少(P<0.01),海马CA1、CA3区细胞呈现稀疏杂乱的分布状态,且同氟西汀组一样,其NMDAR1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白香丹组大鼠与模型组相比较,其旷场实验的运动总距离明显降低(P<0.05)、中央区域的进入次数和停留在中央区域的时间明显增多(P<0.05),而氟西汀组与之相比,除了运动总距离明显降低(P<0.05),其它指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同氟西汀组一样,白香丹组大鼠海马CA1、CA3区细胞分布、排列无显著异常,但其NMDAR1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001);氟西汀组大鼠与白香丹组相比较,其NMDAR1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情志刺激为主多因素分段刺激造模法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损伤机制可能与大鼠海马CA1、CA3区神经细胞的减少和NMDAR1亚基的表达量降低有关,白香丹胶囊通过调整NMDAR1蛋白表达量纠正上述异常改变,从而改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