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6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7 毫秒
1
1.
目的基于内毒素血症探讨皂术茵陈方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只大鼠分为5组,即正常组、模型组、皂术茵陈方组、盐酸吡格列酮组及培菲康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32只大鼠采用高脂饮食16周建立大鼠NASH模型,在造模第9周开始,皂术茵陈方组给予皂术茵陈方水提液60 mg/(kg·d)灌胃,盐酸吡格列酮组给予盐酸吡格列酮10 mg/(kg·d)灌胃,培菲康组给予培菲康210 mg/(kg·d)灌胃,正常组及模型组均给予双蒸水10 mL/(kg·d)灌胃,共治疗8周。第16周末经腹主动脉取血,生化法检测肝组织甘油三酯(TG)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终点显色法检测血浆内毒素(LPS)含量。ELISA法检测肝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等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组织显示出典型的NASH组织学特征,出现重度脂肪变性,不同程度的炎细胞浸润和坏死灶。大鼠肝湿重、肝指数、肝脏TG含量、血浆LPS水平、肝组织TNF-α、IL-1β、IL-6等炎症因子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P0.05,P0.01)。经皂术茵陈方干预后,肝细胞脂肪变性、炎症浸润较模型组减轻,大鼠肝湿重、肝指数、肝脏TG含量、血浆LPS水平、肝组织TNF-α、IL-1β、IL-6等炎症因子水平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P0.01)。结论皂术茵陈方能显著降低肝脏TG含量、血浆LPS水平,肝组织TNF-α、IL-1β、IL-6等炎症因子的表达。提示皂术茵陈方治疗NASH的作用机制与改善内毒素血症,减少内源性LPS产生、降低炎症因子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栀子苷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大鼠的影响,并基于肠肝轴探讨栀子苷防治NASH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5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每组7只。即正常组、模型组、栀子苷组、盐酸吡格列酮组及培菲康组。除正常组外,其余28只大鼠采用高脂饮食16周建立大鼠NASH模型,在造模第9周开始给药,共治疗8周。第16周末经腹主动脉取血,生化法检测肝组织甘油三酯(TG)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肝组织、肠组织病理学变化。ELISA法检测肝组织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终点显色法检测血浆内毒素(LPS)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肝组织显示出典型的NASH组织学特征,经栀子苷干预后,肝细胞脂肪变性、炎症浸润较模型组减轻。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肠上皮细胞少量脱落,肠黏膜机械屏障受损。经栀子苷干预后,回肠黏膜结构完整,未见明显肠上皮细胞脱落。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脂肪重量、肝湿重、肝指数、肝脏TG含量、血浆LPS水平、肝组织IL-1β、IL-6、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增高(P0.01)。经干预后,栀子苷组大鼠脂肪重量、肝湿重、肝指数、肝脏TG含量、血浆LPS水平、肝组织IL-1β、IL-6、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均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P0.01)。结论栀子苷能明显改善大鼠肠黏膜组织结构,保持肠黏膜屏障的完整性,显著降低血浆LPS水平,显著降低NASH大鼠肝组织IL-1β、IL-6、TNF-α等炎症因子的表达。提示栀子苷治疗NASH的作用机制与调节肠肝轴、改善肠黏膜屏障、减少内源性LPS产生、降低炎症因子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中医学八纲辨证理论,并根据厦门大学医学院杨宗保教授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人体15大亚健康状态类型,分别为:气虚、血虚、津亏、精虚、气滞、血瘀、痰湿、风寒、寒湿、虚寒、风热、脏热(包括肺热、肝火、心火、胃火、大肠火)、湿热(包括脾胃湿热、肝胆湿热、大肠湿热、膀胱湿热、湿热痹症)、虚热、过敏状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柴郁地仙方对围绝经期抑郁症(perimenopausal depressive disorder, PDD)模型大鼠行为学及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酪氨酸激酶B受体(tropomyosin receptor kinase B, TrkB)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作用机制。方法48只3~4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柴郁地仙方低、中、高剂量组,共6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行假手术,其余组行卵巢去势术后孤养并予以28天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 CUMS)建立围绝经期抑郁症模型。CUMS第1天起假手术组、模型组灌服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灌服盐酸氟西汀合戊酸雌二醇,中药治疗组灌服柴郁地仙方低、中、高不同浓度的汤药,其浓度分别为: 0.38、0.76、1.52 g/mL,每天1次。应激过程中观察大鼠行为学及体重变化,并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大鼠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海马BDNF、TrkB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重增长缓慢,旷场实验得分及糖水偏好率均明显降低(P<0.01);Morris水迷宫空间探索时间及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明显延长(P<0.05, P<0.01);海马BDNF、TrkB蛋白表达明显减弱(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的体重、行为学及Morris水迷宫空间探索时间均有不同程度变化(P<0.05, P<0.01),海马BDNF、TrkB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 P<0.01)。与阳性对照组比较,柴郁地仙方中、高剂量组的大鼠体重、行为学及海马BDNF、TrkB蛋白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郁地仙方可改善PDD模型大鼠行为学、体重水平及水迷宫的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大鼠海马中BDNF、TrkB蛋白表达量发挥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不同模式高温对大鼠死亡率和热休克蛋白(HSP)70表达的影响,从"热应激"角度探讨六淫相对性产生机制。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南方1组、南方2组、北方1组、北方组2组,每组8只,湿度均为60%。对照组保持温度24℃。南方组初始温度28℃,第15 d南方1组温度提高至35℃,南方2组则提高至41℃;北方组初始温度20℃,第15 d北方1组温度提高至35℃,北方2组则提高至33℃。第22 d处死全部大鼠。记录各组大鼠不同时间肛温和死亡情况。RT-PCR检测五脏(心、肝、脾、肺、肾)HSP70 mRNA表达水平。结果南方2组大鼠在温度调高至41℃后3 d内全部死亡,死亡率较其他4组(均死亡0只)升高(P<0.01)。与本组初始温度和7 d肛温比较,北方1组21 d肛温升高(P<0.01)。与对照组和北方2组同时间比较,北方1组21 d肛温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南方1组、北方2组大鼠五脏HSP70 mRNA表达水升高(P<0.01,P<0.05),南方2组大鼠五脏HSP70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1),北方1组大鼠心、肺两脏HSP70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1、P<0.05)。与南方1组比较,南方2组及北方1组五脏HSP70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1),北方2组肝脏HSP70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南方2组比较,北方1、2组五脏HSP70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1)。与北方1组比较,北方2组五脏HSP70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1)。结论不同模式高温影响大鼠适应性及HSP70表达水平,心、肺二脏最为敏感,证明了中医学"六淫致病具有相对性"理论。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菖郁逍遥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90例慢性CHB伴抑郁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 45例。在恩替卡韦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服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组服用中药复方菖郁逍遥方,疗程12周。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17)评分观察治疗前、治疗中(治疗4周)、治疗后(治疗12周)两组患者的抑郁状态变化;以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观察两组治疗后副反应;观察治疗前后血清ALT活性、乙型肝炎病毒DNA(hepatitis B virus DNA,HBV DNA)定量、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 5-HT)、去甲肾腺上素(norepinephrine, NE)、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 )水平及内源性大麻素:N-花生四烯酸氨基乙醇(Arachidonoylethanolamine,AEA)、2-花生四烯酸甘油(2-arachidonoylglycerol,2-AG)及其受体(cannabinoid receptor,CBR)1、2指标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中、治疗后的HAMD17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 P<0.01),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似但安全性评价较高。治疗后,治疗组HBV DNA阴转率、ALT复常率均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血清5-HT、NE、BDNF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 P<0.01)。两组治疗后血清AEA、2-AG、CBR1水平较前增加(P<0.05),且以治疗组效果显著;CBR2含量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菖郁逍遥方具有显著改善CHB患者抑郁状态的临床疗效,作用机制与通过调控内源性大麻素水平来升高单胺类神经递质、BDNF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的中医体质与经络状态的关系,为中医外治法调节机体经络平衡、改善偏颇体质、辅助治疗CHB提供依据。方法 对440例入组的CHB患者分别进行中医体质辨识、经络检测,并将所得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结果 中医体质类型中,湿热质最多,气虚质次之;不同中医体质类型患者在经络的体能状态、代谢状态、精神状态、运动状态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经络检测结果表明,经络异常出现频次最高的为肝经,其次为脾经;不同中医体质类型患者异常经络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B患者的中医体质与经络状态存在相关性,可通过外治法调整机体经络平衡、改善体质,辅助治疗CHB。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观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甲状腺功能与中医证型、肝组织纤维化程度的关系,为中医药防治NAFLD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160例均为厦门市中医院肝病中心2019年1月—2021年12月NAFLD患者,120例符合纳入标准,对其进行中医辨证,分为肝郁脾虚证、痰湿内阻证、湿热蕴结证、痰瘀互结证4型,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30名作为对照组。观察NAFLD患者甲状腺功能与不同中医证型、肝组织纤维化程度的关系。结果 120例NAFLD患者中,各中医证型均以男性患者居多,但各证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痰瘀互结证较其他3型年龄更大,病程更长(P<0.05);肝郁脾虚证体重指数较其他3型更轻(P<0.05)。NAFLD患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激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较健康对照组低,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较健康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不同中医证型中,痰瘀互结证NAFLD患者血清T3、T4、FT3、FT4水平最低,TSH水平最高,与肝郁脾虚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