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因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栓子性质有血栓性栓塞、脂肪性栓塞、羊水性栓塞与空气性栓塞等)阻塞肺动脉或其主要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与病理生理综合征,发病急,症状重,是内科急症之一,且病情凶险,如不及时抗凝治疗病死率极高。本文就近年来对本病的影像检查技术及表现作一综述,旨在提高本病的不同影像学表现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目的体外构建诱导多能性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 PSCs)与心肌细胞(cardiomyocytes,CMs)的融合细胞,探讨其细胞遗传学以及定向分化等生物学特点。方法 i PSCs与原代心肌细胞通过聚乙二醇(PEG-4000)诱导融合,检测融合细胞染色体数分布情况,融合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鉴定亲本细胞特异性基因和蛋白在融合细胞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当融合细胞失去亲本心肌细胞表型时,其向心肌细胞分化的能力。结果融合细胞表现为i PSCs样的特点;融合细胞主要表现为四倍体或者近似四倍体的核型(超过75%的融合细胞染色体数目在76~80条之间);碱性磷酸酶的阳性率低于同时间点的i PSCs;干细胞特异性基因Oct-4和Nanog的表达量在融合细胞与i PSCs中没有差异,而心肌细胞特异性基因α-MHC和β-MHC在融合细胞中的表达量明显低于心肌细胞;Oct-4蛋白在不同代数的融合细胞中均有表达,而随着时间的延长,c Tn T蛋白逐渐呈阴性表达;失去亲本心肌细胞表型的融合细胞能够向心肌细胞分化,且分化率高于同时间点的i PSCs。结论 i PSCs与原代心肌细胞的融合细胞,初期表现出双向重建,P5代后完全表现出干细胞显型,并且能向心肌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3.
肝胆胰外科历经100多年的发展,在进入21世纪后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IT技术、影像3D成像等高科技的发展,在微创技术和移植手术的推动下,已悄然进入"精准"外科手术时代。它在传承经典手术理念基础上,要求术前根据影像学资料制定最详实的术前规划、术中利用现代化的器械设备以最小的手术创伤,最大程度地保留残存器官功能,最终给患者带来最佳的术后康复。在本专题中,笔者以国内外肝胆胰外科的发展为基础,结合在日本京都大学访问留学期间的学习和感受,以及自身在临床工作的实践和总结,就现代精准肝胆胰外科的理念和技术给予详细阐述,以供同行参考,抛砖引玉,不足之处,请多指正。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精准的解剖性肝叶切除和局限性肝叶切除术对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5月至2013年5月肝叶切除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共182例,其中101例行局限性肝叶切除术,81例患者行精准肝叶切除术。分析患者肝功能恢复时间、残余结石、肝断面感染、胆瘘、复发结石、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两组间肝功能恢复时间无明显差别,精准性肝叶切除术后残余结石率较低,肝断面感染率较低,胆瘘较少,术后平均随访时间32.6月,精准肝叶切除术后结石复发率低。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精准的解剖性肝叶切除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结石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规律及原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南充市中心医院2011-2012年收集的61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岁以上老年人不良反应病例数最多(20例,32.79%),47例在用药当日即发生不良反应(77.05%),61例不良反应是由6类19个品种所致,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为主(24例,33.33%)。结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多,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应规范合理用药,加强监测和预防,从而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仙丹升血方治疗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60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仅行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除常规对症治疗之外,在发现血小板下降的当天即服用仙丹升血方剂,连服2用.跟踪观察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为20.00%,有效率为50.00%,总有效率为70.00%;对照组的显效率为13.33%,有效率为26.67%,总有效率为40.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仙丹升血方能有效提高化疗后血小板水平。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观察中医调和营卫法配合常规西医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戊酸雌二醇片,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给予桂枝汤治疗,2组均治疗3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Kupperman评分、血清促卵泡激素(FSH)、雌二醇(E2)和促黄体素(LH)水平的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Kupperman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总分及部分单项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FSH、LH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E2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清性激素水平,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摘 要 目的: 研究川东北地区汉族人群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并行支架植入术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批格雷抵抗(CR)的相关性。方法: 前瞻性纳入诊断为冠心病并择期行PCI治疗(首次)患者,采取血标本,利用荧光染色原位杂交测序检测系统确定基因型,根据不同基因型对患者进行分组。分别于服用氯吡格雷前、后测定ADP诱导的最大血小板聚集率(MAP)。结果: 入组110例患者中,快代谢组52例(47.3%);中间代谢组42例(38.1%);慢代谢组16例(14.6%)。服药前3组不同代谢型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基础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73)。服用300 mg负荷量氯吡格雷后24 h,3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17.74%±5.87%vs21.44%±8.71% vs 27.05%±8.83%,P=0.044)及降低幅度(20.08%±5.94%vs 18.87%±4.72% vs11.54%±2.94%, P=0.01)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中间代谢组及慢代谢组血小板聚集率均较快常代谢组高,降低幅度均较快常代谢组小。110例患者中发生CR 21例(19.1%),其中三组代谢型发生CR的例数分别为2例(3.8%)、12例(28.6%)、7例(43.8%),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中间代谢组及慢代谢组患者更容易发生氯吡格雷抵抗,尤以慢代谢组为甚。结论:川东北PCI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抵抗存在相关性,慢代谢基因型患者常规使用氯吡格雷抵抗风险高疗效较差。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