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5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学认为肺与肠具有生理上和病理上的密切相关性,在肺与肠的疾病治疗中,常常借助这种相关性而取得出人意料的临床疗效.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和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分别影响呼吸道和胃肠道黏膜组织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由于呼吸道和胃肠道系统的共同生理特性决定了慢性COPD和IBD在病理特征上有许多相似性,表现为炎症的反复发作致组织损伤和重构,使症状逐渐加重.这两种疾病均无治愈方法并需要终身健康维护,目前的治疗方法不是最理想的.因此,探讨慢性COPD和IBD病理过程的相关性研究有助于我们寻找这两类疾病的治疗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叶永安 《传染病信息》2012,25(3):135-137
本文针对近年来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现状,总结中医、西医治疗该病的优势与不足,并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切入点与须要解决的问题,为临床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提供可参考的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药慢肝消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慢肝消对酒精性肝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酒精性肝病92例,分治疗组64例,对照组28例.治疗组用慢肝消,对照组用加味逍遥散.治疗组和对照组中脂肪肝分别为13例(120%)和9例(321%),肝炎分别为19例(277%)和6例(321%),肝硬变分别为22例(344%)和9例(321%),混合型各为10例(156%)和4例(143%).临床主要表现为纳呆、腹胀、胁胀或痛,呕恶便溏,乏力.3mo1疗程,观察结束后,对症状、体征、肝功能、胶原代谢,及免疫功能等方面的变化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5例,显效36例,好转1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临床治愈0例,显效12例,好转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14%.结论慢肝消具有改善肝功能,抗肝纤维化,调解免疫功能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搜集文献分析中西医联合治疗结核病所致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2000年1月至2019年7月国内外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PubMed)公开发表的中西医联合治疗结核病的相关文献,纳入原发病为结核病,试验组为中西医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方案,对照组为西医抗结核药物治疗方案,文献中有肝损伤病例报告,肝损伤患者原发疾病、用药方法与剂量等资料的文献。通过阅读摘要和全文剔除不符合要求(非临床试验研究、文献回顾性研究、综述等)的文献、文献信息提供不完整或出现错误,以及质量较低或数据可信度差的文献,最终纳入22篇文献。采用SPSS 2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 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纳入的22篇文献中,结核病患者2561例。试验组的肝损伤发生率[12.05%(156/1295)]明显低于对照组[24.33%(308/1266)](χ 2=65.096,P<0.001)。其中试验组的初治方案、复治方案、耐药结核病方案患者肝损伤的发生率[分别为10.65%(23/216)、4.35%(3/69)、10.86%(19/175)]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5.12%(54/215)、13.04%(9/69)、26.75%(42/157)](χ 2=15.371,P<0.001;χ 2=3.286,P=0.070;χ 2=13.940,P<0.001)。 结论 与单纯西医抗结核药物治疗方案相比,中西医联合治疗方案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抗结核药物治疗所致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江锋  叶永安 《中医药学刊》2008,26(3):525-527
要将中医药治疗肿瘤的有效方法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应用,就需要借鉴现代的科学研究方法进行临床疗效的研究和评价。从中医肿瘤的临床实践特点出发,在对常规的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系统评价的基础上,建立起包括现代医学疾病疗效评价、中医证候疗效评价、生存质量评价、卫生经济学评价等在内的中医肿瘤疗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使其能更科学、更准确地反映中医药防治疾病所具有的真正效能,并有利于中医药防治肿瘤的效果为国际医学界所接受。  相似文献   
6.
溃疡性结肠炎流行病学特点与中医病因病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溃疡性结肠炎流行病学特点分析发现,其病因病机并不完全等同于中医休息痢、久痢。其病因不仅与外感湿热、饮食不节相关,而且与禀赋虚弱关系密切,同时情致不畅又是疾病发作与加重的重要因素,从而导致正虚邪留、气血壅滞、大肠传导失常发为本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从胃黏膜Bcl-2和Bax表达变化的角度探讨实验性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不典型增生(A)发病机制及消痞颗粒对其治疗作用的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采用综合法(幽门弹簧插入加高盐热糊法)复制大鼠CAG伴ATP模型,免疫组化法显示胃黏膜Bcl-2和Bax表达。[结果]正常大鼠胃黏膜基底有Bcl-2阳性表达,在胃黏膜ATP区域Bcl-2阳性表达增多(P〈0.01),应用消痞颗粒剂治疗后,胃黏膜Bcl-2阳性表达明显减弱,与模型组、自然恢复组相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正常大鼠胃窦部黏膜的增殖带有Bax蛋白表达,而模型组Bax阳性表达显著减弱,经消痞颗粒治疗Bax表达有一定增强。[结论]消痞颗粒治疗后胃黏膜病变病理形态明显改善,可能是其通过抑制Bcl-2表达、上调Bax表达、调节细胞增殖凋亡而起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血清及结肠组织α1-胰蛋白酶(α1-antitrypsin,A1AT)水平与肺损害的相关性,探讨UC肺损害的发生机制。方法将90例确诊为UC的患者,按病变范围、活动度、病情分期及病程进行分组,比较不同病变范围、活动度、病情分期及病程的UC患者血清A1AT水平;选择3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测UC组及对照组血清肝、肾功能水平及肺功能,并比较两组间肝、肾功能,肺功能及血清A1AT水平的差异。分析UC患者各肺功能指标与血清A1AT的相关性。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0例UC患者及10名健康志愿者结肠组织A1AT含量。结果 90例UC患者中,伴有肺功能异常者54例(60.0%),伴有其他UC肠外表现者24例(26.7%)。与对照组比较,UC组血清A1AT水平明显下降(P<0.05);病变范围为远端结肠及广泛结肠者血清A1AT水平较病变范围局限在直肠者明显下降(P<0.05);病程≥5年者血清A1AT水平较病程<5年者明显下降(P<0.05);病变范围为远端结肠及广泛结肠者肺功能通气指标中肺活量(vital capacity,VC);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一秒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0),肺容量指标中肺总量(total lung capacity,TLC)、功能残气量(function residual volume,FRV)及肺弥散指标中一氧化碳弥散量(diffusion capacity for carbon monoxide of lung,DLCO)较病变范围局限在直肠患者均明显下降(P<0.05);UC患者病程与用力肺活量FVC呈直线负相关(r=-0.23,P=0.018);UC患者血清A1AT水平与峰流速峰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呈正相关(r=0.22,P=0.03)。UC患者结肠A1A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重度UC患者结肠A1AT水平较轻中度患者下降(P<0.05)。UC患者结肠A1AT水平高于远端结肠炎及广泛结肠炎患者(P<0.05)。结论 UC患者肺功能异常的发病率高于UC其他肠外表现,肺功能检测有助于提前筛查UC肺损害。UC患者血清及结肠组织中A1AT水平均明显下降,提示UC患者的肺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与A1AT水平下降相关的慢性气道炎症、气道重塑及阻塞性改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患者血清及结肠组织α1-胰蛋白酶(仅1-anti-trypsin,A1AT)水平与肺损害的相关性,探讨UC肺损害的发生机制。方法将90例确诊为UC的患者,按病变范围、活动度、病情分期及病程进行分组,比较不同病变范围、活动度、病情分期及病程的UC患者血清A1AT水平;选择3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测UC组及对照组血清肝、肾功能水平及肺功能,并比较两组间肝、肾功能,肺功能及血清A1AT水平的差异。分析UC患者各肺功能指标与血清A1AT的相关性。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0例UC患者及10名健康志愿者结肠组织A1AT含量。结果90例UC患者中,伴有肺功能异常者54例(60.0%),伴有其他UC肠外表现者24例(26.7%)。与对照组比较,UC组血清A1AT水平明显下降(P〈0.05);病变范围为远端结肠及广泛结肠者血清A1AT水平较病变范围局限在直肠者明显下降(P〈0.05);病程〉15年者血清A1AT水平较病程〈5年者明显下降(P〈0.05);病变范围为远端结肠及广泛结肠者肺功能通气指标中肺活量(vitalcapacity,VC);用力肺活量(forcedvitalcapacity,FVC);一秒量(forcedexpiratoryvolumeinonesecond,FEVll0),肺容量指标中肺总量(totallungcapacity,TLC)、功能残气量(functionresidualvolume,FRV)及肺弥散指标中一氧化碳弥散量(diffusioncapacityforcarbonmonox.ideoflung,DLCO)较病变范围局限在直肠患者均明显下降(P〈0.05);UC患者病程与用力肺活量FVC呈直线负相关(r=-0.23,P=0.018);UC患者血清A1AT水平与峰流速峰流速(peakexpiratoryflow,PEF)呈正相关(r=0.22,P=0.03)。UC患者结肠A1A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重度UC患者结肠A1AT水平较轻中度患者下降(P〈0.05)。UC患者结肠A1AT水平高于远端结肠炎及广泛结肠炎患者(P〈O.05)。结论UC患者肺功能异常的发病率高于UC其他肠外表现,肺功能检测有助于提前筛查UC肺损害。UC患者血清及结肠组织中A1AT水平均明显下降,提示UC患者的肺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与A1AT水平下降相关的慢性气道炎症、气道重塑及阻塞性改变。  相似文献   
10.
冬季是一个"生机潜伏,阳气内藏"的季节。随着气候的逐渐变冷,万物的新陈代谢活动明显减少,进入"猫冬"状态。一方面是防止寒邪伤害,另一方面也是为来年的生活储存必要的能量物质。人体也同样。进入冬季后,人体皮表阳气逐渐收敛,在表的气血向内收缩,气血进入贮藏、积蓄阶段;同时,人体的脾胃功能相对旺盛,为气血的积蓄创造客观条件。此时,如果合理地饮食,补充必要的物质,势必有助于人体的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