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2篇
临床医学   96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联合氟西汀对脑卒中后患者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将我院68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尼莫地平+氟西汀,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氟西汀,在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分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depression,HAMD)、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临床神经功能缺顿量表(Chinese stroke scale,CSS)、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价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疗效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厦两组患者治疗后HAMD、MMSE、CSS、MBI评分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MMSE评分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联合氟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有较好疗效,而且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认知能力和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 DCS)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恢复的效果。方法 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40)与对照组(n=40)。两组均行常规康复训练,实验组行t DCS治疗,对照组行伪刺激。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采用Brunnstrom上肢和手分级、Fugl-Meyer评定(FMA)中上肢运动功能、手臂动作调查测试(ARAT)、卒中患者运动功能评估量表(MAS)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实验组上肢和手Brunnstrom分级、FMA、ARAT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t DCS有助于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不同时长的静态进展性牵伸治疗大鼠创伤性膝关节挛缩的效果及机制。  方法  选取雄性Wistar大鼠70只,随机分为手术造模组50只,空白对照组(不造模,不治疗)10只和单纯创伤未制动组(造成创伤不加克氏针固定,不治疗)10只。手术造模组50只建立膝关节挛缩模型,再随机分为静态进展性牵伸治疗20 min组(S20 min),治疗30 min组(S30 min),治疗40 min组(S40 min),非牵伸组(造模后只麻醉,不牵伸)以及模型对照组(造模后即刻处死,只用于病理染色和蛋白检测)共5组,每组各10只。牵伸治疗周期为隔天一次,牵伸治疗8次,共16 d。于治疗0 d、8 d、16 d测量各组关节活动度(ROM)、步态分析,于治疗16 d后处死大鼠,取膝关节后囊组织进行HE及Masson染色,比较组织病理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转化生长因子(TGF)-β1与白介素(IL)-6的表达。  结果  ① ROM:S30 min组治疗8 d时,ROM恢复与S20 min、S40 min组相当(P>0.05),治疗16 d时则恢复最佳(P<0.05);治疗8 d、16 d时,S20 min、S30 min、S40 min组ROM均较0 d改善(P<0.01)。② 步态分析:S30 min组治疗8 d和16 d时支撑相改善最佳(P<0.05),且均较0 d改善(P<0.05)。S30 min组治疗8 d时和S40 min组步幅改善相似(P>0.05),治疗16 d时和S20 min、S40 min步幅改善相似(P>0.05);S30 min组治疗8 d时步幅较0 d有明显改善(P<0.05),16 d时改善不明显。治疗8 d和16 d时,S30 min组摆动相恢复最佳(P<0.05),治疗8 d较0 d改善不明显,治疗16 d时摆动相较0 d有改善(P<0.05)。S30 min组治疗8 d时摆动速度与S20 min组、S40 min组、非牵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6 d摆动速度改善优于其他3个治疗组(P<0.05);治疗8 d、16 d时S30 min组摆动速度较0 d有改善(P<0.05)。③ HE染色及Masson染色:治疗16 d后,S30 min组关节囊纤维组织增生及炎症改善最明显。④ Western blot检测:治疗16 d后,S30 min组TGF-β1和IL-6的蛋白表达低于S20 min组、S40 min组、非牵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静态进展性牵伸治疗30 min对大鼠创伤性膝关节挛缩改善最明显,其机制为降低TGF-β1与IL-6的表达,减轻关节粘连和炎症反应,重塑关节囊结构,抑制关节囊纤维化,缓解疼痛,提高关节活动功能。  相似文献   
4.
5.
脑卒中的早期康复   总被引:39,自引:2,他引:39  
脑卒中的早期康复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康复科李红玲,贾子善曲镭审校脑卒中在我国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在北方尤为明显[1]。在脑卒中生存者中,病残率约70%~80%[2]。为降低致残率,不少学者主张应尽早地进行康复医疗[3...  相似文献   
6.
踏车运动对恢复期脑卒中患者ADL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踏车运动对恢复期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61例有一定行走能力的恢复期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均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配合治疗,观察组并增加踏车运动,每天1次,30min。结果:经过8周的训练后,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的ADL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提高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踏车运动对提高恢复期脑卒中患者的ADL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贾子善  王茂斌 《中国康复》1993,8(3):118-121
对122例病后4个月内开始康复的脑卒中患者的步行预后情况及部分预后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着重讨论了独立步行、持杖步行和不能步行3组患者的特点。本组患者的最终步行率为74.6%,其中近2/3为独立步行。病后1个月内开始康复组步行率高于1个月后开始康复组,步行能力的恢复主要发生在病后最初3个月内(占73.6%),而6个月后恢复步行者很少(1.1%)。步行能力恢复得越晚,持杖步行的可能性越大。下肢运动功能差、年龄大、失语、痴呆、心脏病及坐位平衡障碍均是步行能力预后的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8.
运动训练对脑梗死大鼠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运动训练对脑梗死大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用Wistar大鼠制作大脑中动脉阻塞(MACO)模型,48h后随机分为训练组20只,对照组20只和假手术对照组10只,运动组每天被动跑笼40min,各组均单独饲养于小鼠笼中,分别于术后4,1,2,3和4周进行平衡,姿势反射和肌力评定。结果 训练组各项功能恢复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运动训练后有助于脑梗死大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正> 本文的目的是制定一种有效可信的评价病人对脑卒中服务满意度的方法。 作者首先通过与病人交谈、文献回顾和听取老年病专家的意见,整理出包括50项的调查表草案,经在病人中试用,修改为包括13项笼统提问的调查  相似文献   
10.
<正> 对脑卒中幸存者的医疗服务常由多个不同地点的医疗机构提供,故在改变治疗地点,尤其是从医院转入社区时,治疗情况在医务人员之间难以沟通。因此,提供的许多医疗服务常令患者及其护理者不满意。患者自带病历(patient-held record.PHR)可以由医疗人员记录对患者的处理情况。使用PHR的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