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16篇
药学   1篇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正> 腱鞘囊肿的治疗方法很多,但都存在囊肿复发的问题。1988年Gang RK介绍使用缝线结扎法治疗腱鞘囊肿并取得了好效果。作者自1991年1月至1991年6月,利用该方法治疗腕部腱鞘囊肿23例,仅1例复发。 方法 按照Gang RK介绍的方法,患处皮肤常规消毒后,用一根7号线穿在直针上刺入囊肿壁并由对侧穿出。再用另一根丝线垂直于第一根线穿过囊肿壁,使二根线呈十字交叉状。按摩囊肿中心将囊液挤至皮下或皮肤外,直至囊肿完全消失。将两根线交叉打结,形成两个松环,以酒精外敷后包扎。以后每周按摩1次将剩余囊液挤出后无菌包扎,至第3周末拆除缝线。  相似文献   
2.
作者对我科近6年来开展的229髋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出现的7例股骨头脱位进行了分析,讨论了涉及股骨头脱位的因素和脱位后的处理,以及预防脱位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 自从1972年Feldman和Norman确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为原发性骨肿瘤以来,国内外学者有陆续报道,我院自1974年至1978年共收治MFH 14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4例中,男8例,女6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63岁,平均43.8岁。发病部位,  相似文献   
4.
股骨干骨折骨不连的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对近5年收治的51例股骨干骨折骨不连进行总结,探讨股骨干骨折骨不连的治疗方法。方法 分别采用调整内固定物加植骨治疗8例,更换不同钢板加植骨治疗14例,外固定架加植骨治疗29例。结果 51例中48例在平均6.3个月达到临床愈合,13人出现膝关节活动障碍。其中9例再次行膝关节松解术。结论 预防骨不连的关键在于术中无创操作,尽量少剥离骨膜并在术后尽可能将其复位。肌折尽可能解剖复位。骨缺损尤其是压力  相似文献   
5.
文章介绍了作者采用病灶刮除植骨加转子间外展截骨术治疗了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52例),均收到了减轻症状、改善功能、促进血运恢复等满意的效果。同时也对刮截手术的原理及注意事项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常见的一种骨折,由于病人大多年老体衰,所以在治疗上很棘手,尽管如此,尽快让病人恢复站立或行走,改善病人全身机能,减少或消除长期卧床的并发症,是骨科同行们的一致观点.我院自1998年始,对老年粗隆间骨折采用人工关节置换的探索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人工关节置换与动力髋螺钉系统(DHS)内固定在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优缺点.方法 选择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病人共96例,其中DHS内固定术组47例,人工关节置换术组49例.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术后离床活动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人工关节置换组比内固定组手术时间短(P<0.01),离床活动时间短(P<0.01),术中输血量少(P<0.01).内固定组术后制动时间长,术后并发症多于人工关节置换组(P<0.05).结论 对于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较DHS治疗好.但应注意严格手术适应证和围手术期预防处理,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吻合血管的腓骨移植治疗肱骨上段骨肿瘤高忠礼段德生张远鹰谷长跃王书光肱骨上段潜在恶性骨巨细胞瘤及低度恶性的骨肿瘤,尤其对病灶范围广及有病理性骨折或刮除植骨后复发者〔1〕,治疗相当困难,自1981年以来,作者采用吻合血管的腓骨移植治疗肱骨上段骨肿瘤13...  相似文献   
9.
10.
全髋关节置换与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远期疗效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评价全髋关节置换与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完全随访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485例(504髋),其中随访5年的全髋关节置换270例(285髋),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215例(219髋);随访10年285例(305髋),其中全髋关节置换160例(169髋),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125例(136髋)。根据Harris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术后5年随访病例的Harris评分80分以上者,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为102髋(102/21 9,47%),全髋关节置换术为239髋(239/285,84%)。术后随访10年Harris评分在80分以上者,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为41髋(41/136,30%),全髋关节置换术为125髋(125/169,74%)。全髋关节置换术后5年和10年的Harris评分疗效80分以上者的比例明显高于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P<0.05)。 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中、远期疗效均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在患者身体情况允许情况下应该优先选择全髋关节置换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