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关节镜治疗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关节镜治疗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3例DDH患儿(17髋)采用关节镜治疗。结果患儿均获得随访,时间3~7(5.3±2.1)年。至末次随访,患儿均获得正常步态及髋关节活动度,无一例患儿出现股骨头坏死。髋臼指数由术前32.9°~51.8°(39.4°±11.3°)改善至末次随访时的19.8°~33.1°(24.8°±6.5°)(P0.001)。除1例(1髋)继发DDH外,其他患儿均获得股骨头与髋臼同心圆复位,恢复Shenton线连续性。结论采用关节镜治疗婴幼儿DDH临床疗效满意,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运用经皮椎间孔镜(PELD)联合射频臭氧消融术治疗合并高信号区(HIZ)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科2016年1月-2018年1月完成PELD联合射频消融手术的患者资料,最终纳入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患者37例。其中,男21例,女16例;年龄32~70岁,平均52.5岁。分别于术前、出院时、术后1个月和末次随访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记录患者腰腿痛情况、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评估腰椎功能改善情况和改良MacNab标准评价患者的手术疗效。结果手术时间60~120 min,平均75 min;出血5~10 mL,平均6 mL。术中无硬膜囊撕裂、脑脊液漏、椎间盘炎等并发症出现;术后3个月1例患者同节段复发,予以椎间孔镜翻修。所有患者随访12~24个月,平均16.8个月。37例患者术前腰、腿痛VAS评分分别为(7.83±1.26)和(8.25±0.23)分、出院时为(2.80±1.34)和(3.07±1.25)分、术后1个月为(2.14±1.15)和(2.38±1.27)分、末次随访为(2.05±0.79)和(1.64±0.52)分;术前ODI评分为(75.31±15.34)分、出院时为(28.14±8.53)分、术后1个月为(16.16±7.58)分、末次随访为(11.42±4.13)分,术前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其中优30例、良5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94.59%。结论 PELD联合射频臭氧消融术治疗合并HIZ的LDH疗效确切,患者腰腿痛症状均明显改善,且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和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RF复位内固定系统加椎间及横突间植骨治疗成人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对42例腰椎滑脱症患者行RF复位内固定系统加椎间及横突间植骨治疗,对术前、术后及最后随访时的滑脱率、复位率、椎间隙高度及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术后与术前比较滑脱率、椎间隙高度都有明显改善(P〈0.01),随访时与术后比较各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滑脱椎体复位率平均为79.6%,植骨融合率100%,临床优良率95.2%。结论RF复位内固定系统加椎间及横突间植骨术器械操作简便,复位效果好,固定牢靠,是治疗腰椎滑脱症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对血清素合成的抑制活性以及促骨形成活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ELISA试剂盒和荧光实时定量PCR测试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对RBL-2H3细胞中血清素合成的关键酶色氨酸羟化酶-1(TPH-1)的抑制率、含量及mRNA的表达。构建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症模型(OVX)25只,并将骨质疏松大鼠随机分为3组不同浓度灌胃给药组[10mg/(kg·d)组、20 mg/(kg·d)组、30 mg/(kg·d)组]、一组空白对照组(OVX组)和一组假手术组(Sham组),给药35 d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试血清和小肠中血清素水平。采用MTT法测试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对成骨细胞促进活性。结果在RBL-2H3细胞中,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对于TPH-1的抑制呈剂量依赖性,抑制率为3.6%~76.5%,其中18β-甘草次酸(GA)在30μM浓度下展现出了最高抑制率(76.5%),并能较空白组(219 ng/m L)显著地降低TPH-1含量(34 ng/m L)及mRNA的表达。与Sham组相比,大鼠摘除卵巢(OVX组)后血清和小肠中血清素的水平明显增高,而经过GA给药后的大鼠血清和小肠中血清素的水平却明显降低,在30μM浓度下血清(426 ng/m L)和小肠(304 ng/m L)中血清素的浓度较OVX组(含量分别为1050ng/m L和723 ng/m L)降低了至少2倍;此外,GA能够促进乳小鼠成骨细胞增殖。结论 18β-甘草次酸能够作为促进骨形成的先导化合物,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尖顶距(tip-apex distance,TAD)原则对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Ⅱ)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62例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行PFNAⅡ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01例,女性61例;年龄57~84岁,平均68.1岁。摔伤137例,道路交通伤25例。根据术后X线片测量结果分为TAD≤25mm(102例)和TAD25mm(57例)两组,并对两组患者患髋的术后下地负重时间、骨性愈合时间、功能恢复Harris评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3例随访期间因非手术相关原因死亡,余159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22个月,平均14.1个月。20例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其中1例因螺钉切出行股骨头置换,余所有患者均获得良好恢复,平均下地负重训练时间为术后(6.4±1.8)周,平均骨性愈合时间(5.4±1.3)个月,平均术后Harris评分(86.7±5.0)分。TAD≤25mm组和TAD25mm组在上述3个方面均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FNAⅡ是治疗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手段,但传统TAD原则可能并不适用于PFNA/PFNAⅡ。  相似文献   
6.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通督活血汤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SS)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ETCM数据库及文献筛选出通督活血汤活性成分;利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和Genecards数据库预测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及LSS疾病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潜在作用靶点的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并通过Cytoscape 3.8.0软件筛选潜在靶点。通过DAVID工具进行潜在靶点的GO和KEGG富集分析。利用Discovery Studio 2016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通督活血汤核心活性成分为熊竹素、(3R)-去-O-甲基毛狄泼老素、12-甲基十四烷酸和苏木查尔酮;治疗LSS的核心靶点为肿瘤坏死因子(TN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白细胞介素(IL)-6、IL-1β 和AKT1。关键作用通路为TNF信号通路、FoxO信号通路、甲状腺激素信号通路等。核心活性成分与核心作用靶点具有稳定的结合性能。结论 本研究初步揭示了通督活血汤的核心活性成分及其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治疗LSS的作用机制,为通督活血汤的临床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止痛壮骨丸治疗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80例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40例采用止痛壮骨丸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塞来昔布胶囊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日本骨科协会(JOA)腰椎功能评分、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前列腺素E2(PGE2)、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水平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ODI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JOA腰椎功能评分均升高(P<0.05),2组治疗后ODI、JOA腰椎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疼痛VAS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清IL-1β、TNF-α、PGE2、MMP-1、MMP-3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  相似文献   
8.
骨性关节炎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又称为退行性关节炎,增生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等,但均指同一类关节炎,近年来,一般统称为"骨性关节炎".按照美国风湿病协会的分类,OA分为原发性OA和继发性OA.前者确切原因不清,可能包括年龄、性别、职业、种族、肥胖、遗传、和过度运动等;后者继发于任何关节损伤或疾病,如半月板损伤、关节内或关节周围骨折、关节韧带损伤、先天畸形或脱位等.它是一种慢性、渐进性、退行性关节病变,累及1个或多个关节,其特征为关节软骨组织发生进行性退变、剥脱、消失或关节软骨边缘和软骨下骨组织反应性改变为主,关节边缘有新骨形成,有不同程度骨质增生,退变的速度超过修复及再生的速度,最终导致功能丧失.临床表现为进行性、慢性发展的关节肿痛、僵硬、活动受限,并伴有继发性滑膜炎.临床上对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方法很多,现将目前治疗的现状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自制微创拉钩辅助改良双侧Wiltse入路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在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中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行腰椎融合手术的1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2例患者采用自制微创拉钩辅助改良双侧Wiltse入路TLIF治疗(A组),男37例,女35例,年龄(48±16)岁;68例采用传统后正中入路TLIF治疗(B组),男38例,女30例,年龄(45±15)岁。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伤口愈合情况及末次随访椎间融合率,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定。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3~13(8±5)个月。A组患者术后伤口愈合良好,B组术后发生伤口坏死1例,经清创缝合后痊愈。两种手术方式在手术时间、术后融合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手术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方面有明显优势(P<0.05),且术后的腰腿痛VAS评分及ODI均优于B组(P<0.05)。结论:自制微创拉钩辅助改良双侧Wiltse入路TLIF在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中具有微创、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引流少、并发症少、融合稳定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自制微创拉钩配合显微镜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SS)的临床优势。方法 从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于我院诊断为LSS且需要手术治疗的238例病人中选取46例,随机分到自制微创拉钩配合显微镜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手术组(观察组)和传统入路双侧减压手术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男10例,女13例,年龄为(58.74±9.77)岁;对照组男11例,女12例,年龄为(60.65±7.99)岁。分别记录并比较两组病人手术时间、出血量、围手术期的C反应蛋白(CRP)和血清肌酸激酶(CK)、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改良MacNab标准评分,以及手术前后椎管硬膜囊面积、椎间隙高度。结果 两组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特殊原因改变手术病例;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8.00±2.96)个月(4~13个月)。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148.70±42.35) mL vs. (215.22±60.14)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术后2天的CRP及CK值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7.32±0.92) mg/L vs. (11.35±1.59) mg/L,(237.70±45.64) U/L vs. (384.26±78.49) 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2天、1个月、3个月的VAS评分、ODI均较手术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两组间术后2天的数据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2.78±0.67)分 vs. (4.04±0.82)分,14.96%±2.50% vs. 19.26%±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术后各个阶段的改良MacNab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硬膜囊面积和椎间隙高度较术前均明显扩大,对照组术后2天、1个月的硬膜囊面积大于观察组[(160.92±7.17) mm2 vs. (148.86±8.59) mm2,(159.44±7.02) mm2 vs. (147.70±8.40) mm2],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椎间隙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制微创拉钩辅助显微镜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LSS安全、有效,手术更加微创,出血更少,组织破坏更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