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12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测定胃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BL)CD44变异体6(CD44v6)含量的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FCM)对79例胃癌患者手术前外周血淋巴细胞CD44v6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胃癌患者术前PBLCD44v6在淋巴结阳性患者中含量(13.83±4.96)%,明显高于淋巴结阴性者的(10.20±2.90)%(P<0.01);Ⅲ+Ⅳ期胃癌患者PBLCD44v6含量(14.50±4.87)%,明显高于Ⅰ+Ⅱ期者的(10.07±2.90)%(P<0.01);而病理胃低分化腺癌患者PBLCD44v6含量(13.15±4.93)%,与高、中分化腺癌者的(11.21±3.85)%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浸润深度达浆膜层胃癌患者PBLCD44v6含量(12.87±5.00)%,与未达浆膜层者(11.04±3.14)%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术前外周血PBLCD44v6的含量测定可作为判断胃癌疾病进展和预测胃癌转移潜能的辅助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2.
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是颈椎病中发病率最高的病种。许建安教授认为CSR的主要病因病机是肝肾不足,风寒湿邪乘虚而入,结于筋脉肌腠之间,久滞不散,加之劳伤过度,血行无力,瘀阻脉络,不通则痛,迁延难愈。治疗分急性期与缓解期:急性期主要由于风寒湿侵袭,筋脉拘谨不利,多属急症、实证,许教授临床多以搜风通络汤为主方进行加减;缓解期主要由于颈椎部位气血阻滞或气血亏虚,周围组织不通不荣,多属久病、虚证,许教授常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3.
陈华  陈文俊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23):3648-3650
原发性腹膜癌(primary peritoneal carcinoma.PPC)是一种起源于腹膜的恶性肿瘤。腹膜多弥漫受累,而卵巢本身正常或仅浅表受累。其组织病理学特点与卵巢浆液性乳头状腺癌相似。本病起病隐匿,临床症状体征缺乏特异性,一般认为,本病约占同期卵巢癌的7%-14%。随着对本病的认识加深、诊疗水平的提高及卵巢癌开腹手术的增多.该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但目前PPC化疗方案仍无统一规范,由于近年新药的应用。对其治疗有新的认识,本文仅就PPC的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三维适形治疗(three 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 3D-CRT)技术治疗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前列腺癌24例,放疗前行双侧睾丸切除术。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或大野普放+三维适形放疗补量,每次1.8 Gy-3.5 Gy,每周5次。平均总剂量6451 cGy,最大7613 cGy,最小5524 cGy。结果:24例患者完成治疗,随访12个月~9年,1例死亡;其余复查CT、彩超,肿瘤病灶缩小22例,变化不明显1例。生存12个月~9年。结论:三维适形放疗对中晚期前列腺癌治疗有较好疗效,并发症少,是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明清主要文献中"干癣"、"风癣"、"白壳疮"、"蛇虱"、"疕风"、"白疕"、"松皮癣"、"银钱疯"等病名、病因病机、处方用药等信息的采录、辨识、整理,概括出这一时期医家对银屑病分类、病因病机、治法方药的认识与经验,通鉴古义,以资今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胃肠间质瘤(GIST)肝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4年1月入组的复发或转移性GIST共138例患者,其中肝转移者74例。根据治疗前病灶部位将全组病例分为单纯肝转移组34例、腹盆腔转移组64例和肝腹盆腔转移组40例。均给予伊马替尼起始剂量400 mg/d口服。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近期疗效相关因素,生存分析用Kaplan-Meier法,预后多因素分析用Cox回归模型。结果 135例可评价近期疗效。74例肝转移患者中,CR 11例,PR 41例,SD 18例,PD 4例,有效率(RR)为70.3%,疾病控制率(DCR)为 94.6%。3组RR、DCR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是否伴同时性肝转移是影响RR的独立因素。全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52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为66个月,1、2、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7.0%、89.6%、82.3%和60.0%。肝转移患者的中位PFS为45个月,中位OS为68个月,1、2、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7.2%、92.5%、87.4%和59.2%。单纯肝转移组、腹盆腔转移组和肝腹盆腔转移组的中位PFS分别为61、56和30个月,中位OS分别为75、65和63个月。是否合并其他部位转移和近期疗效是影响PFS的独立因素,是否合并其他部位转移和年龄是影响其OS的独立因素。3组患者的主要不良反应为水肿、白细胞减少和腹泻,多为1~2级,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转移并未影响伊马替尼治疗晚期GIST的近期疗效,肝外病灶、年龄和近期疗效是影响GIST肝转移患者远期生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2002年7月~2008年6月,我们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技术(3D-CRT)治疗中晚期肝癌32例,疗效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32例中,男24例,女8例;年龄28~73岁。均为原发性肝癌,KPS评分>80分。肿瘤体积74·5~370·9 cm3,平均205 cm3。其中伴门静脉癌栓4例,曾行介入治疗3例。1·2治疗方法采用真空体模固定,西门子螺旋CT肝脏部位以5 mm层距增强扫描定位。使用全身立体定位定向适形放疗专家系统(ARTP),重建肿瘤病灶三维图像,勾画病灶GTV和CTV。ARTP系统自动计算并确定肿瘤靶区等中心坐标,设定4~6个非共面照射野,给予0·8~1·5 cm照射范围。调整射野方向及剂量权重,使85%的剂量曲线覆盖肿瘤,病灶靶区内最高剂量不超过总剂量的110%,最低不低于总剂量的90%,力求靶区内剂量均匀分布。通过比较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及肿瘤局部控制率/正常组织并发症发生率(TCP/NTCP)进行计划方案评估,选定最佳照射计划。制作不规则适形射野铅模,验证准确无误后在BJ-6B医用直线加速器(6MV-X线)实施3D-CRT治疗。肿瘤单次最大剂量3·5 Gy,最小剂量1·...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特发性胸椎右侧凸畸形患者行经胸前路手术时不缝合胸膜对主动脉偏移的影响.方法:20例青少年特发性胸椎右侧凸畸形行经胸前路手术的患者分为两组.A组13例,均为女性患者,平均14.0岁,胸弯Cobb角平均45.1°,术中均缝合胸膜.B组7例,均为女性,平均14.8岁,胸弯Cobb角平均64.6°,术中不缝合胸膜.统计两组患者术后胸腔引流量及胸腔引流管拔管时间.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均行胸椎T5~T12节段CT扫描,在每个节段测量右侧肋骨头至主动脉后壁的切线与双侧肋骨头连线的夹角(α)、椎管前缘中点与主动脉中心连线和双侧肋骨头连线的夹角(β)、主动脉与椎体间距离(a)以及与左侧肋骨头前缘的垂直距离(b),并进行比较.结果:A组患者术后置钉安全角(α)、主动脉相对椎管前缘旋转角(β)较术前增大,在T8、T9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主动脉与椎体间距离(a)减小,主动脉后壁与右侧肋骨头间距离(b)增大,和术前相比在T9有显著性差异;术后平均胸腔引流量220ml,平均拔管时间6d.B组患者手术后α、β角减小,a值增大、b值减小,所有术后指标的改变在多数节段有显著性差异,术后平均胸腔引流量350ml,平均拔管时间8d.结论:特发性胸椎右侧凸患者经胸前路矫形术时缝合胸膜后主动脉相对椎体向前方偏移并靠近椎体,而不缝合胸膜者主动脉相对椎体向后方偏移并远离椎体,不缝合胸膜可给予前路或后路置钉更大的安全空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脊柱侧凸病例术前病例讨论对于制定最终手术方案的影响.[方法]收集从2007年10月1日入院待手术的脊柱侧凸患者的基本资料(性别、年龄)和影像学资料,并由其主治医生制定初步手术方案(包括诊断、手术入路、上下融合节段、是否行主胸弯选择性融合、手术次数),随后科内集体讨论制定最终手术方案,分析比较两种方案的差异.[结果]至2008年2月29日共收集143例患者,特发性脊柱侧凸83例,先天性脊柱侧凸29例,神经肌源性脊柱侧凸26例,其他类型脊柱侧凸5例.平均年龄16.1岁(2~49岁),平均主弯Cobb's角56.9°(15°~115°).讨论后最终手术方案改变的有46例(占总数的32.2%),其中特发性脊柱侧凸占38例.手术入路改变1例,上融合节段改变19例,下融合节段改变29例,是否行主胸弯选择性融合改变1例.用性别、年龄、Cobb's角大小、弯型、主治医生经验等分析影响特发性脊柱侧凸手术方案制定的因素,发现年龄小于20岁、Cobb's角70°以下、胸弯型的病例手术方案制定的难度更大.[结论]术前集体讨论改变了部分脊柱侧凸病例的手术方案并且有助于制定更完善的脊柱侧凸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0.
患者 女,84岁.因"食欲不振、消瘦4个月余"就诊,无腹痛、腹胀、腰痛和便秘等症状.体检:下腹部触及质硬包块,边缘欠清,活动欠佳.实验室检查:甲胎蛋白(AFP)为l 83 ng./ml,CA199为766.89 U/ml,癌胚抗原(CEA)为1270.49n g/ml,CA125为370.5 U/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