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56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39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66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0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调查云南省大叶千斤拔(Flemingia macrophylla)与细叶千斤拔(Flemingia lineata)根内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群落结构多样性。方法:使用巢式-PCR、克隆、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分析及测序技术。结果:共获得558个含有丛枝菌根真菌18S rRNA片段的克隆子,经RFLP分析后得到83个RFLP类型,DNA序列分析可将其划分为23个可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s),分属于5个科,Glomeraceae为优势类群。在MaarjAM数据库中进行比对后,23个OTUs可鉴定为18个虚拟分类分子种,分布于13种不同的生境。经统计分析大叶千斤拔与细叶千斤拔根内丛枝菌根真菌群落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比较大叶千斤拔与细叶千斤拔根内丛枝菌根真菌群落差异,结合丛枝菌根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分布特点,为种植千斤拔属植物的选址提供有力地环境指标数据,并为筛选促生菌株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锌铁调控转运蛋白(ZRT, IRT-like protein, ZIP)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研究采用实时定量PCR(QPCR)和RACE技术,首次从珍稀濒危兰科药用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中克隆得到1个ZIP基因cDNA全长,命名为DoZIP1,提交GenBank获得注册号KJ946203。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该基因开放阅读框1 056 bp,编码1条由351个氨基酸组成的肽链,相对分子质量37.57 kDa,等电点6.09。推定的DoZIP1蛋白具有保守的锌铁调控转运相关蛋白结构域,二级结构包含α螺旋50.71%、延伸链11.11%、β转角1.99%与随机卷曲36.18%,具有信号肽和8个跨膜域,预测定位在质膜。该蛋白质氨基酸序列与拟南芥、苜蓿、水稻等物种ZIP蛋白相似性较高,系统进化分析表明其与AtZIP10,OsZIP3蛋白的亲缘关系较近,聚在一个分支。QPCR分析表明,DoZIP1基因转录本在根中相对表达量较高,为茎中的4.19倍;叶次之,为茎的1.12倍。DoZIP1基因的分子特征为下一步研究其在铁皮石斛生长发育过程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 针对金线莲ISSR反应的特点,建立一个稳定性高、重现性好,适合金线莲ISSR遗传差异分析的反应体系。方法 确立金线莲ISSR初始反应体系并对引物进行初筛;设定反应体系中各因子的不同浓度并进行PCR扩增,依据稳定性高、重现性好的原则,对该反应体系进行调整与优化,最终建立稳定可靠的ISSR反应体系。结果 首次建立了金线莲ISSR反应的最适体系(25 μL):1×PCR buffer,2 mmol/L MgCl2,200 μmol/L dNTP Mixture,0.2 μmol/L引物,1 U Taq酶,DNA模板约20 ng;扩增程序:94 ℃充分变性7 min,94 ℃变性30 s,52 ℃退火45 s,72 ℃延伸2 min,45个循环后,最后72 ℃延伸10 min。结论 所建立的金线莲ISSR反应体系具有稳定性高、重现性好、标记位点清晰、检测多态性能力强等特点,可以较好地应用于野生金线莲的居群差异研究及经长期组培繁殖后金线莲无菌苗的遗传变异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雪莲自微乳制剂处方。方法通过配伍实验和伪三元相图的绘制,筛选油相、乳化剂、助乳化剂的最佳配比和处方配比。结果雪莲自微乳制剂处方中油相、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分别为:肉豆蔻酸异丙酯、司盘80-吐温80和1,2-丙二醇。制剂载药量为6.56%。结论雪莲自微乳制剂处方组成为雪莲提取物、肉豆蔻酸异丙酯、司盘80-吐温80和1,2-丙二醇。油相、乳化剂、助乳化剂质量比为5∶3.3∶1.7。  相似文献   
5.
五种药用石斛内生真菌抑制HIV-1整合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5种药用石斛内生真菌发酵产物抑制HIV-1整合酶的活性.方法 将分离自石斛的202株内生真菌提取物共404个采用高通量ELISA法评价其抑制HIV-l整合酶活性;对抑制活性大于100%的样品进行量效关系考察并进行体外抑制肿瘤细胞活性筛选.结果 筛选得到19个对HIV-l整合酶抑制活性大于80%的样品,其中样品5119F、5297F、5097F、5140J和5211F的抑制率分别达到117.96%、113.53%、108.62%、103.74%和109.02%,其对应的IC50值分别为0.02024、0.003125、0.00862、0.01007 和 0.01192 mg/ml.结论石斛属药用植物内生真菌是一个潜在的、丰富的用于筛选HIV-1整合酶抑制剂的资源库,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开发.  相似文献   
6.
刘蒙蒙  邢咏梅  王爱荣  郭顺星 《中草药》2017,48(22):4734-4739
目的克隆猪苓Polyporus umbellatus菌核无机磷酸盐转运蛋白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和表达模式分析。方法采用RT-PCR技术从猪苓菌核中克隆得到1个无机磷酸盐转运蛋白(inorganic phosphate transporter)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蛋白的理化性质、结构域、信号肽和跨膜结构等分子特性;采用Clustal W2以及MEGA 6.0分别进行氨基酸多序列比对和进化关系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基因表达模式。结果猪苓无机磷酸盐转运蛋白基因命名为Pu Pi T(NCBI登录号:KU179154)。该基因开放读码框全长为1 590 bp,编码530个氨基酸。Pu Pi T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57 552,等电点6.82。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Pu Pi T蛋白具有12个跨膜区。氨基酸序列多重比对及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Pu Pi T与Moniliophthora rorer亲缘关系最近,与Moniliophthora roreri、双色蜡蘑Laccaria bicolor、Heterobasidion irregulare有较高的同源性,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Pu Pi T在与蜜环菌共生的猪苓菌核及未与蜜环菌共生的菌核中都有表达,其中共生部分的表达量显著上调,约是未共生部位的12倍,说明其参与猪苓与蜜环菌共生过程。结论 Pu Pi T基因克隆和分子特征为进一步研究揭示其在猪苓菌核磷元素转运及与蜜环菌共生过程中的调控作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正>HIV-1整合酶是病毒复制所必需的酶[1]。在临床上,使用HIV-1整合酶(integrase,IN)抑制剂来治疗HIV感染被证明是非常有益的。目前,FDA批准上市的第一个HIV-1整合酶抑制剂raltegravir已作为一线药物用于临床[2-3]。与raltegravir作用机制相同的另外一个药物elvitegravir目前正处于III期临床试验阶段[4]。Raltegravir和elvitegravir作为第一代整合酶抑制剂,其作用机制是抑制HIV-1整合酶链转移反应[5-6],因此,它们被称为链转移反应抑制剂  相似文献   
8.
细叶石解种子同真菌共生萌发中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郭顺星  徐锦堂 《中草药》1990,21(8):29-31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主要介绍2-异丁基苹果酸葡萄糖氧基苄酯类化合物在兰科植物中的分布特点及其药理活性。方法 查阅国内外资料进行综述。 结果 该类成分主要分布于兰科兰亚科植物中;分离得到该类成分最多的4个属均属于兰科兰族下的兰亚族;其中4个化合物具有药理活性报道。 结论 该类化合物的分布特点可为此类成分的获得、扩大药用植物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液体发酵猪苓菌丝体的化学成分。方法:3000 L发酵罐发酵生产猪苓菌丝体,95%乙醇提取,硅胶、凝胶等柱色谱方法纯化化合物,红外、质谱、核磁共振等谱学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猪苓菌丝体中分离鉴定了12个化合物,分别是:麦角甾醇(1)、麦角甾-7,22-二烯-3,5,6-三醇(2)、麦角甾-7,22-二烯-3-酮(3)、猪苓酮A(4)、猪苓酮B(5)、α-羟基二十四烷酸乙酯(6)、N-(2′-羟基二十四烷酰)-1,3,4-三羟基-2-十八鞘氨(7)、腺苷(8)、烟酸(9)、琥珀酸(10)、尿嘧啶(11)和尿苷(12)。结论:化合物1~12均为首次从猪苓菌丝体中分离获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