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7篇
神经病学   4篇
外科学   59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篇
  1篇
中国医学   75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是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多能干细胞,其增殖分化与中医“肾主骨生髓”理论及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关系密切,大量研究表明传统补肾中药诱导BMSCs增殖分化治疗OP疗效显著。本文以中医“肾主骨生髓”理论为指导,探讨“肾藏精-主骨生髓-BMSCs-OP”之间的科学内涵,并探讨“补肾生髓”理论指导下传统补肾中药通过诱导BMSCs成骨分化与OP的关系,结合补肾中药及复方诱导BMSCs治疗OP的现代医学研究,为进一步探索有效的中医药治疗方案及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忍冬藤痛风颗粒中绿原酸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Plus C_(18)(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10∶9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 L/min,检测波长327 nm,柱温30℃进行检测。结果:绿原酸的线性范围为:13.88~48.58μg/m L,线性方程为:Y=41 313X+42 348,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4%(RSD=0.87%)。结论:该法稳定、快速、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忍冬藤颗粒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3.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发生多由骨吸收大于骨形成导致骨稳态失衡所引起,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已逐渐发展成为困扰50岁以上人群的常见慢性代谢性骨病。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骨骼相关细胞增殖、分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激活其核心蛋白β-catenin,上调骨形态发生蛋白-2、骨保护素及下调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的表达,进而促进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和抑制破骨细胞活性,达到促进骨形成和抑制骨吸收的目的,在骨骼靶向重建及骨稳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医药可通过激活Wnt/β-catenin通路影响相关因子表达防治OP,但其分子机制研究尚未完全阐明。笔者旨在探讨Wnt/β-catenin通路在OP发病中的分子机制及综述中医药介导Wnt/β-catenin信号通路防治OP的研究成果,为中医药防治OP提供依据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易骨折为特点的全身代谢性骨骼疾病。在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的当今社会,其发病率逐年呈现显著上升趋势,尤其是骨质疏松性骨折导致的后遗症、副损伤给社会及患者带来极大的经济和生活负担。近年来诸多研究发现microRNA具有明确的抗骨质疏松作用,随着基因疗法应用的推广,microRNA在临床治疗骨质疏松起到了很好的靶向作用,同时相关文献阐释,尤其是其家族成员microRNA-21可通过调控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分化与功能,在OP等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将通过对microRNA-21在骨质疏松中的相关作用机制进行综述,旨在为OP靶向治疗及相关分子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rimary osteoporosis,POP)是现代临床中常见的骨科疾病,其归属于中医学之"骨痿""骨痹""骨枯"等范畴。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医学在POP的治疗中应用愈加广泛,且疗效显著,已受到学界的广泛认可。但遗憾的是,其缺乏现代研究理论依据的支撑。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OPG/RANK/RANKL信号通路的发现对中医学治疗此病具有重要意义。故笔者将从中医"虚"理论出发,并以中医学脏腑辨证理论为基础,借助现代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成果OPG/RANK/RANKL信号通路,揭示中医治疗POP的OPG/RANK/RANKL信号通路表达机制,以期为中医学治疗POP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谢兴文  许伟  李宁 《中国临床康复》2011,(32):6016-6020
背景:羌活鱼具有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但其具体的作用机制和其有效成分的研究目前尚不清楚。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羌活鱼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以羌活鱼研粉剂灌服大鼠制得羌活鱼含药血清,灌服等体积生理盐水制得对照血清;采用贴壁筛选法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以不同浓度(2.5%,5%,7.5%,10%)羌活鱼含药血清干预第3代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分别测定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钙盐沉积量、骨钙素、Ι型胶原表达量以及钙化结节数。结果与结论:5%和7.5%浓度含药血清可促进细胞增殖、成骨性分化,尤以5%含药血清最为明显,其碱性磷酸酶活性、钙盐沉积量、Ι型胶原含量、骨钙素含量和钙化结节数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羌活鱼经口服后的代谢产物可刺激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并能促进其成骨性分化,推测其可能是羌活鱼续断接骨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背景:对应分析和二步聚类分析属于高级统计分析,将其引入膝骨关节炎中医证型标准化研究,通过数学统计原理和中医证型结合,可为中医证型向标准化、规范化提供客观依据。目的:运用对应分析及二步聚类分析法探索膝骨关节炎中医证型分布特点。方法:运用膝骨关节炎症候调查表对20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候进行调查,结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所制定的3种证候类型为标准,分别采用二步聚类分析法及对应分析法确定各证型的辨证要点;确立膝骨关节炎的中医证型特点。结果与结论:对于找出《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症候群之外的证型,聚类分析无法完成。对应分析结果显示膝骨关节炎除了《中医病症临床诊断标准》规定的症候肾虚髓亏型(50.5%)、阳虚寒凝型(3.5%)、瘀血阻滞型(23%)之外,还存在兼夹证型,包括肾虚髓亏合并阳虚寒凝型(6.5%)、阳虚寒凝合并瘀血阻滞型(3%)、肾虚髓亏合并瘀血阻滞型(3.5%),因此课题尝试采用对应分析方法。综合粗分半径在0.5,1.0,1.1,1.2,1.3,1.4,1.5症候群分析后,认为对应分析取值半径为1.1时个体值归属的症候群证型最合理,说明对应分析法用于膝骨关节炎证型的分类研究具有一定科学性。  相似文献   
8.
9.
目的利用计算机辅助测量技术,对一定样本量的甘肃省中医院影像科膝关节X线片进行骨形态测量和相关比值分析研究,得出膝关节相关参数的正常范围,确立膝关节发育缺陷与膝关节骨关节炎之间相关性,找出导致髌股关节骨关节炎的骨性致病因素。方法测量指标:股骨髁宽度、胫骨髁宽度、髌骨宽度、髌骨纵径、髌骨关节面高度、髌骨厚度、髌骨下缘与关节间隙距离、股骨内髁前后径、胫骨平台前后径、髌骨关节面距胫骨平台距离、髌骨中点距股骨纵轴距离,采用SPSS 17.0软件对各有关比值进行处理和分析,采用90%(p5~p95)医学参考范围为正常参考范围描述;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设检验水平为0.05,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果通过测量136例正常膝关节X线片各骨形态数据及相关比值,以90%医学参考范围为正常范围,得出髌骨厚度/股骨内髁前后径:0.162 362~0.335 135,髌骨纵径/髌骨关节面高度:1.217 105~1.643 902为正常范围。以此标准在481例膝关节骨关节炎病例中,髌骨厚度/股骨内髁前后径异常率6.4%,髌骨纵径/髌骨关节面高度异常率23.5%。结论髌骨偏厚、髌骨偏薄等形态异常在膝骨关节炎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且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相似文献   
10.
骨质疏松症(OP)是当今世界范围内老年人群中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由于世界人口结构的加速变化,对OP的有效防治正日益成为全球关注的健康焦点和临床研究的热点。OP可受遗传、内分泌失调、营养缺乏、不良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影响而发病,由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与成骨细胞介导的骨形成的偶联平衡被打破致使骨吸收大于骨形成是目前公认的OP发病的主要病理机制。现代医学对OP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分子免疫学水平,研究发现相关细胞因子在OP的病理机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调节破骨细胞对骨骼的吸收和成骨细胞对骨骼的形成,是调控OP发生和发展的重要转导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和白细胞介素-6通过刺激破骨形成和抑制成骨细胞功能,在骨破坏中发挥关键作用,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骨形态发生蛋白,骨保护素等细胞因子可通过增强成骨细胞的分化功能、促进骨形成。目前临床多使用降钙素、雌激素及双磷酸盐等西药进行治疗OP,但长期服用患者的依从性差,胃肠道不良反应明显。中医药治疗OP以其整体调节、价廉及不良反应小等优势占据重要治疗作用,并且随着网络药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等领域研究的深入,发现中医药可通过干预多种细胞因子表达,进而调节骨稳态,发挥治疗OP的作用。该文阐述相关细胞因子在OP发病中的作用,以及中医药调控相关细胞因子的研究成果,以期为OP的中医药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