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7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rimary osteoporosis,POP)是现代临床中常见的骨科疾病,其归属于中医学之"骨痿""骨痹""骨枯"等范畴。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医学在POP的治疗中应用愈加广泛,且疗效显著,已受到学界的广泛认可。但遗憾的是,其缺乏现代研究理论依据的支撑。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OPG/RANK/RANKL信号通路的发现对中医学治疗此病具有重要意义。故笔者将从中医"虚"理论出发,并以中医学脏腑辨证理论为基础,借助现代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成果OPG/RANK/RANKL信号通路,揭示中医治疗POP的OPG/RANK/RANKL信号通路表达机制,以期为中医学治疗POP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骨质疏松症(OP)是当今世界范围内老年人群中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由于世界人口结构的加速变化,对OP的有效防治正日益成为全球关注的健康焦点和临床研究的热点。OP可受遗传、内分泌失调、营养缺乏、不良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影响而发病,由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与成骨细胞介导的骨形成的偶联平衡被打破致使骨吸收大于骨形成是目前公认的OP发病的主要病理机制。现代医学对OP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分子免疫学水平,研究发现相关细胞因子在OP的病理机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调节破骨细胞对骨骼的吸收和成骨细胞对骨骼的形成,是调控OP发生和发展的重要转导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和白细胞介素-6通过刺激破骨形成和抑制成骨细胞功能,在骨破坏中发挥关键作用,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骨形态发生蛋白,骨保护素等细胞因子可通过增强成骨细胞的分化功能、促进骨形成。目前临床多使用降钙素、雌激素及双磷酸盐等西药进行治疗OP,但长期服用患者的依从性差,胃肠道不良反应明显。中医药治疗OP以其整体调节、价廉及不良反应小等优势占据重要治疗作用,并且随着网络药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等领域研究的深入,发现中医药可通过干预多种细胞因子表达,进而调节骨稳态,发挥治疗OP的作用。该文阐述相关细胞因子在OP发病中的作用,以及中医药调控相关细胞因子的研究成果,以期为OP的中医药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发生多由骨吸收大于骨形成导致骨稳态失衡所引起,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已逐渐发展成为困扰50岁以上人群的常见慢性代谢性骨病。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骨骼相关细胞增殖、分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激活其核心蛋白β-catenin,上调骨形态发生蛋白-2、骨保护素及下调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的表达,进而促进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和抑制破骨细胞活性,达到促进骨形成和抑制骨吸收的目的,在骨骼靶向重建及骨稳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医药可通过激活Wnt/β-catenin通路影响相关因子表达防治OP,但其分子机制研究尚未完全阐明。笔者旨在探讨Wnt/β-catenin通路在OP发病中的分子机制及综述中医药介导Wnt/β-catenin信号通路防治OP的研究成果,为中医药防治OP提供依据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膝骨性关节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关节病,症状通常以疼痛及关节功能丧失为主。其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对该病的有效防治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近年来,随着对基质金属蛋白酶与骨性关节炎关系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基质金属蛋白酶通过影响关节软骨破坏这一重要病理过程,在其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大量研究资料表明,中医药可干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抑制软骨细胞外基质降解,从而减轻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症状及延缓病理进程。笔者就中医药干预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中医药应用于膝骨性关节炎的防治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5.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代谢性骨病,随着近年来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其已逐渐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高发病率及复杂的并发症造成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中医药治疗OP已逐渐成重要手段,既往研究表明中医药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改善骨代谢方面作用明显,中医药治疗方案多样及安全性高等使得其在临床上被广大患者所接受,对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患者生活质量及降低发病率发挥了积极作用。研究发现,中医体质与OP的发病、治疗及预防相关密切,依据现代医学发展研究方向,从中医体质角度出发,探索中医体质与OP发病的关系,为中医药治疗OP提供新的思路,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中医药防治OP的水平及发挥其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析近五年来中医传统运动与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相关性研究的现状,探讨OP患者的中医传统运动状况,更好地为运用中医传统运动防治OP提供一定的基础数据。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8年5月在国内外期刊发表的有关OP与中医传统运动相关性的调查文献,以"骨质疏松、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运动"为检索词进行检索,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共检索129篇全文文献,其中17篇文献符合要求,调查范围涉及全国12个省、市、自治区,单个调查样本量为46~188例,研究类型中横断面研究为5篇(29. 41%),病例对照研究为12篇(70. 59%)。运用太极拳改善OP的人数达43. 46%,其余分别是八段锦(23. 23%)、五禽戏(21. 90%)、易筋经(11. 42%)。同时将12项病例对照研究中的OP患者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并从骨密度、OP患者腰背疼痛及血清骨钙素(BGP)三个方面评价中医传统运动对OP患者的改善情况,MD值分别为0. 11(95%CI:0. 09~0. 13),-1. 22(95%CI:-1. 35~-1. 09),0. 21(95%CI:0. 16~0. 27),P0. 00001。结论中医传统运动可明显改善OP患者的临床表现,并有效延缓OP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逐渐加重,骨质疏松患病率逐年增长,骨质疏松已成为威胁中老年人群,尤其中老年妇女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骨质疏松诱发因素众多且发病机制复杂,对骨质疏松的阐释一直是近年来临床研究的热点。如何更有效的防治骨质疏松亦成为研究者面临的重大难题。近年来肠道吸收、肾脏排泌和骨骼调控的钙、磷平衡和稳态成为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而体内钙、磷平衡和稳态是正常骨稳态的关键。同时作为寄居在胃肠道的复杂微生物群落肠道菌群,能够产生多种影响代谢的调节物,间接或直接且多途径、多靶点作用于机体防治骨质疏松被广泛证实。因此,进一步探索肠-肾-骨骼轴在骨质疏松中的作用及机制对骨质疏松的防治起着深远的意义。近年来学者们运用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进行了大量探索,发现中医药能干预肠道菌群表达而起到防治骨质疏松的效果。该文从“肠-肾-骨骼轴”为基础出发,通过文献综述对肾与骨质疏松、肠与骨质疏松、肠-肾轴的中西医结合论述及从肠论治肾、肠与骨质疏松及中药调节肠道菌群在骨质疏松中的应用做简要论述,以期为骨质疏松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也是引起骨折最主要的因素。甘肃省中医院谢兴文主任医师在继承海派石氏伤科"以气为主,以血为先"学术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三脏一体观",从肝脾肾三脏辨证论治骨质疏松症,扩展了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思路与方法,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麝香对颅骨骨缺损模型大鼠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 1,SDF-1)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水平变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雌、雄各150只,利用牙科钻建立颅骨骨缺损模型,模型动物完全随机分为给药组和模型组,又将这两组分别分为3小组,每组50只。给药组灌服麝香,模型组灌服生理盐水,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测定各组7d、14d、28d血清中SDF-1、HGF的变化,将所得OD值处理计算后应用SPSS17.0统计分析。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第7天SDF-1含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8),第7天和第14天HGF含量均增加(P=0.0158,P=0.0234),但第7天表达增加更加显著。结论麝香可促进大鼠颅骨骨缺损区的愈合速度,而这种愈合机制可能与增加血清中SDF-1、HGF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
骨肉瘤(OS)是临床最常见的原发恶性骨肿瘤,其病死、病残率高,有效的新辅助化疗联合保肢手术可提高OS患者的5年生存率,肿瘤细胞耐药或低敏感度是导致术后局部复发与转移最常见的原因,因此,OS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度对患者的预后有重要价值。近年来,中药因其高效、低毒的优势,在肿瘤的应用中日益广泛,已有大量研究证实部分中药可通过调控ABC跨膜转运蛋白系统逆转OS细胞的化疗耐药,本文就其相关机制及最新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