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9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56篇
内科学   3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83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64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CT检查技术一般取仰卧位。冠状位扫描时 ,双膝屈曲 ,足平踏于检查床上 ,先获取踝、足部侧位像以确定扫描范围 ,X线束经足背射入足底。轴位扫描时 ,双膝伸直 ,足垂直于检查床 ,双侧 足母 指并拢 ,X线束与足底平行扫描。矢状位图像通常由重建获得 ,直接矢状位扫描时 ,病人  相似文献   
2.
心脏收缩功能的定量评价已成为临床上判断病情、选择治疗、评价疗效及估测预后必可少的手段。由于左室收缩功能的研究日趋完善,因此左室收缩功能的定量评价指标也较多,但从心肌力学角度来评价左室收缩功能的指标尚未见报道,本文就此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读片窗     
患者男,37岁。无明显诱因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7天,伴有血凝块入院。体检发现左上腹一直径约20 cm的肿物。超声提示左肾上极囊实性肿物,怀疑左肾占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大鼠糖尿病性心肌病(DCM)的影响。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8)、DCM组(n=21)和DCM+瑞舒伐他汀组(n=21)。DCM组和DCM+瑞舒伐他汀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DCM大鼠模型,DCM+瑞舒伐他汀组大鼠每天以瑞舒伐他汀20mg/kg灌胃,20周后评价各组的体质量、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甘油三酯及胆固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观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IDs)、短轴缩短率(FS)及射血分数(EF),二尖瓣及三尖瓣瓣膜返流情况、二尖瓣口E波最大速度、A波最大速度、E/A的比值、E波减速时间(EDT′)、等容舒张时间(IVRT′)及主动脉血流最大速度(APV)等改变。结果①注射STZ1周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CM组和DCM+瑞舒伐他汀组大鼠体质量均显著升高(P均<0.05),空腹胰岛素、血清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均明显升高(P<0.01,P<0.05);实验末,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CM组和DCM+瑞舒伐他汀组大鼠体质量显著下降(P均<0.01),空腹胰岛素水平明显降低(P均<0.05),空腹血糖及甘油三酯水平显著升高(P均<0.01),DCM组胆固醇水平显著升高(P<0.01);②超声心动图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CM组和DCM+瑞舒伐他汀组大鼠实验末LVIDd值及LVIDs值明显增加(P均<0.01),二尖瓣和三尖瓣瓣膜返流发生率显著增加(P均<0.05),E/A比值及LVEF降低(P均<0.01);DCM+瑞舒伐他汀组大鼠LVIDd值及LVIDs值较DCM组减小(P均<0.05),房室瓣瓣膜返流发生率减少(P均<0.05),E/A比值及EF升高(P均<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对DCM大鼠的心功能和心肌重构有一定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二尖瓣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与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的比值(E/E’)对药物治疗前后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左室舒张功能评价的价值。方法采用脉冲波多普勒显像技术测量HCM患者的二尖瓣血流频谱和组织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测量二尖瓣环(TDI)频谱,并计算E/E’值,进行药物治疗前后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HCM患者舒张早期峰值速度显著减低,舒张晚期峰值速度显著增高,舒张早期与舒张晚期峰值速度的比值显著减低,E/E’比值显著增高,且E/E’>15的发生率最高;口服美托洛尔缓释片和培哚普利治疗1年后,左室流出道压力和E’/A’明显好转(P<0.05);口服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1年时E/E’显著减低(P<0.05),口服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培哚普利治疗6个月时E/E’已明显减低(P<0.05),1年时进一步改善(P<0.05)。结论脉冲波多普勒技术测定二尖瓣血流频谱舒张早期峰值速度和TDI技术测定的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的比值对评价药物治疗前后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肥厚型心肌病的心电图改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电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44例肥厚型心肌病(Ⅰ型前间隔肥大14例,Ⅱ型前间隔、后间隔均肥大18例,Ⅲ型左心室前壁或/和侧壁、后壁肥大7例,Ⅳ型心尖部肥大5例)行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结果 心电图异常(ST-T改变、异常Q波、心室肥大等)发生率为93.2%。Ⅳ型ST-T改变多见于前侧壁、高侧壁,具有特殊性。其它三型患者异常Q波、ST-T改变发生率及部位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电图异常,但除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外,其他各型心电图改变无特异性。  相似文献   
7.
肥厚型心肌病(HCM)是以左心室和(或)右心室及室间隔非对称性肥厚为特征的一组疾病.属常染色体硅性遗传疾病.该病约有55%发病呈家旗聚集性。分子遗传学研究证实HCM是一种基因多态性疾病,编码肌小节结构蛋白的基因突变与其有关.数个基因中一个发生突变即可致病。目前,已发现了可以导致HCM的许多基因突变,包括编码可收缩肌小节的11个基因,超过200余种不同突变。  相似文献   
8.
采用超声心动图-心导管同步血流动力学技术,研究静脉应用钙拮抗剂地尔硫(?)对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微创经皮肾镜或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孤立肾上尿路结石所致急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方法 12例孤立肾肾结石及输尿管结石致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应用经皮肾镜或输尿管镜取石术。结果手术顺利,平均手术时间30min,术中出血量少,随访3~6个月,患者恢复较好,无并发症存在。结论经皮肾镜及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孤立肾上尿路结石致肾功能不全具有安全、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其关键是做好围手术期处理、掌握术中的操作技巧。  相似文献   
10.
背景:以往尿道下裂手术多选用自身组织进行修补,但Ⅰ期术后尿漏患者再次手术修补时局部可用组织较少,且应用其他组织存在操作复杂、损伤大等危险.目的:观察组织工程补片治疗尿道下裂的效果,评价其组织相容性情况及临床疗效.方法:2009-01/2010-10对8例尿道下裂手术后尿漏患者行组织补片Ⅰ期尿道成型术,观察修补后疗效及围手术期的组织相容性.结果与结论:8例患者均Ⅰ期手术成功,其中1例出现轻度漏尿、给予局部涂抹生物蛋白胶后漏尿现象消失,住院期间无发热、局部水肿、皮管及皮瓣坏死等情况,随访4~6个月,患者可以站立排尿,未出现漏尿、顽固性包皮水肿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