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8篇
  免费   257篇
  国内免费   134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54篇
基础医学   49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105篇
内科学   149篇
皮肤病学   19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62篇
综合类   540篇
预防医学   111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620篇
  5篇
中国医学   1178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120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269篇
  2013年   224篇
  2012年   255篇
  2011年   248篇
  2010年   187篇
  2009年   123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目的:探讨朱砂安神丸对条件性恐惧大鼠恐惧记忆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方法:将9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给药组,每组30只;给药组大鼠灌胃给予朱砂安神丸混悬液(给药体积为每100 g大鼠体质量0.9 mL),空白组、模型组大鼠给予等量的双蒸水,各组大鼠均连续干预7 d。末次给药后复制条件性恐惧模型。通过条件性恐惧实验监测系统观察各组大鼠的僵直反应时间,考察朱砂安神丸对恐惧记忆的影响;通过电生理实验和透射电镜技术,考察朱砂安神丸对海马功能结构可塑性的影响。  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朱砂安神丸)能有效促进条件性恐惧大鼠恐惧记忆消退,恐惧记忆习得阶段及消退阶段僵直反应时间明显减少,运动时间、运动距离明显增加,诱发海马部位LTP其PS幅值明显减少(P<0.05,P<0.01);海马神经元突触数目较多,突触各部分结构完好、界限清晰,海马突触活性区长度及PSD厚度明显增大,突触间隙宽度明显减小(P<0.05,P<0.01);海马神经元细胞各结构完整清晰,细胞核大,细胞浆内细胞器较多、形态较好。  结论:朱砂安神丸具有促进恐惧记忆消退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与保护海马神经元、调节海马突触结构和功能可塑性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逍遥丸对皮质酮诱导小鼠抑郁样行为的干预作用,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将50只ICR雄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皮质酮模型组、阳性对照氟西汀组(20 mg/kg)、低剂量逍遥丸(200 mg/kg)组、高剂量逍遥丸组(600 mg/kg),通过皮下注射皮质酮诱导小鼠抑郁模型。持续35天后,采用糖水偏好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评价动物抑郁样行为;采用ELISA方法测小鼠血清中皮质酮含量及小鼠海马组织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含量。结果:皮质酮可以降低糖水偏好值、增加小鼠强迫游泳的不动时间,而逍遥丸可以显著提高糖水偏好值、减少小鼠不动时间;长期注射皮质酮可增加血清皮质酮水平,降低海马组织中BDNF含量,而逍遥丸可以降低小鼠血清中皮质酮的含量并且能够提高海马组织中BDNF含量。结论:逍遥丸可以有效降低小鼠血清中皮质酮的含量并增加小鼠海马中BDNF含量,改善神经营养系统,产生抗抑郁样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药(单体/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是中医药现代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然而,目前运用的生化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很难诠释其多靶点、整体性和动态性的整合调节作用。课题组提出的"证治代谢组学"假说理论指出,不同的证候存在"证相关代谢谱群"和"证相关生物标志物",这可能是中药药效物质基础所在,辨证论治后偏离的代谢网络功能呈现回归趋势。基于"证治代谢组学"假说开展中药(单体/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这将为阐释中药(单体/复方)防病治病和养生保健的科学内涵及其对疾病个体的整合调节作用提供新的思路。本文以冠心病为研究载体、气阴虚血瘀证为切入点、活血保心丸为干预措施,就该研究思路的内涵与总体模式、提出的背景与依据、实践的方式与可行性、创新与特色及其研究意义等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4.
5.
麝香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甲襞微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麝香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血液流变学及甲襞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对60例脑梗死急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麝香注射液,对照组予复方丹参、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上述指标。结果 麝香注射液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检查各项指标均显下降,且甲襞微循环血液流速流态等均有显改善。结论 麝香注射液能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异常及微循环障碍,在防治脑梗死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介绍一种能提高小丸微波干燥能力,避免小丸干燥开裂、过火等现象,可以提高小丸微波干燥均匀度的装置。  相似文献   
7.
熊攀  周莉 《中医药研究》2009,(5):510-511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浆内皮素(ET)和血小板α-膜颗粒蛋白(GMP-140)水平的影响。方法16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79例)和复方丹参滴丸组(89例)。所有入选患者均接受硝酸酯类、美托洛尔(或钙拮抗剂)及阿司匹林治疗,复方丹参滴丸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10粒,每日3次,连用8周。观察统计两组治疗前1周和治疗结束后1周心绞痛发作次数及自拟的疼痛强度及持续时间记分值,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浆ET和GMP-140水平的变化。结果复方丹参滴丸组和常规治疗组比较,治疗后疼痛发作频率、疼痛强度及持续时间记分均有明显减少,而复方丹参滴丸组的降低程度比常规治疗组明显(P〈0.05)。两组可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电图ST段的偏移,而复方丹参滴丸组的疗效比常规治疗组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ET和GMP-140水平均明显减低,而复方丹参滴丸组的疗效比常规治疗组显著(P〈0.01)。结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疗效明显高于常规治疗,可能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保心汤对冠心病心绞痛 (气虚血瘀证 )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 ,将 62例病人随机分为保心汤组和西药对照组 ,观察两组心绞痛发作情况及心电图、血脂、临床症状等的变化。结果两组在心绞痛、心电图疗效上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但在改善症状和对血脂的影响方面保心汤组优于对照组(P >0 .0 5 )。结论保心汤能有效改善心肌缺血和临床症状 ,对血脂有良性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高粘滞血症血管内皮分泌功能的影响,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复合因素(高分子右旋糖酐、肾上腺素、牛血清白蛋白)、长时间(112天)造成高粘滞血症慢性模型;一次性静脉注射高分子右旋糖酐。皮下注射(sc)肾上腺素造成急性高粘滞血症模型,分别用复方丹参滴丸进行治疗,观察血管肉皮细胞分泌功能的变化。结果:慢性高粘滞血症模型血浆血栓素B2(TXB2)和内皮素(ET)浓度非常显升高,而6-酮-前列腺素F1x(6-酮)浓度非常显降低;急性高粘滞血症模型血管内皮分泌功能无显变化;长期使用复方丹参滴丸能调整、改善血管内皮分泌功能的异常状态;复方丹参滴丸改善血管内皮分泌功能的即时效应不显。  相似文献   
10.
Many women find the idea of a once-a-month contraceptive pill an attractive concept. Mifepristone has been shown to be effective as a contraceptive if administered in the early luteal phase. We tested the contraceptive efficacy of 200 mg of mifepristone on day luteinizing hormone (LH) + 2 in a group of 32 women who used a fertility monitor to identify the LH surge. We also recruited a control group, comprising 20 women who were trying to conceive. In this group, 12 women conceived during a total of 50 control cycles (probability of pregnancy 0.25-0.32). Women in the treatment group contributed to a total of 178 cycles and there were two pregnancies (probability of pregnancy 0.01). An LH surge was not detected in 34 cycles (19.1%). In 20 cycles (11.2%) this was due to imperfect use while 14 were monitor method failures (7.9%). Treatment with mifepristone in the early luteal phase did not disrupt the cycle length but women reported slight vaginal bleeding in 15% of the cycles. The combination of a home-use fertility monitor with once-a-month administration of mifepristone (especially if mifepristone is administered at the early luteal phase) is an acceptable contraceptive option with minimal side effects. Unfortunately, it is difficult to envisage how an easier way of defining the correct timing, which required less compliance, could be devi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