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44篇
  免费   362篇
  国内免费   318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60篇
基础医学   127篇
口腔科学   117篇
临床医学   384篇
内科学   141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95篇
特种医学   8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65篇
综合类   1031篇
预防医学   295篇
眼科学   79篇
药学   2008篇
  3篇
中国医学   537篇
肿瘤学   7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131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138篇
  2016年   132篇
  2015年   183篇
  2014年   272篇
  2013年   264篇
  2012年   366篇
  2011年   396篇
  2010年   286篇
  2009年   303篇
  2008年   347篇
  2007年   276篇
  2006年   219篇
  2005年   231篇
  2004年   195篇
  2003年   185篇
  2002年   166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117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87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联合戈舍瑞林治疗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AEH)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该院收治的86例AE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应用戈舍瑞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比较两组子宫内膜厚度、月经失血图(PBAC)评分、性激素[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雌二醇(E2)]水平、肿瘤相关因子水平、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PBAC评分及LH、FSH、E2、血清人附睾蛋白4(HE4)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联合戈舍瑞林治疗AEH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子宫内膜厚度、PBAC评分、LH、FSH、E2和肿瘤相关因子水平,效果优于单纯戈舍瑞林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2017年2月—2019年2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75例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7例与观察组38例,对照组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同步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比较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肌瘤直径、子宫体积、血红蛋白(Hb)、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血清性激素水平及复发情况。结果(1)治疗后两组子宫内膜厚度[(10.74±3.36)mm、(6.79±1.74)mm]、子宫肌瘤直径[(3.05±0.41)cm、(2.66±0.35)cm]及子宫体积[(130.62±40.57)cm3、(100.38±30.85)cm3]均小于治疗前[(13.72±4.24)mm、(13.75±4.26)mm、(3.34±0.58)cm、(3.36±0.62)cm、(161.94±51.46)cm3、(162.12±51.53)cm3],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肌瘤直径及子宫体积均小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两组Hb[(114.56±9.32)g/L、(125.94±7.45)g/L]均高于治疗前[(86.24±10.57)g/L、(86.35±10.63)g/L],CA125[(33.85±8.72)U/ml、(27.76±8.24)U/ml]水平均低于治疗前[(66.17±14.62)U/ml、(65.99±14.54)U/ml],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b高于对照组,CA125水平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观察组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及雌二醇(E2)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血清FSH[(12.48±3.37)IU/L]、LH[(0.77±4.13)IU/L]水平均高于治疗前[(6.61±1.32)IU/L、(7.45±2.41)IU/L],血清E2[(400.08±40.24)pmol/L)]水平低于治疗前[(635.19±60.95)p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血清FSH、L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清E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随访1年,观察组复发率5.26%低于对照组21.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41,P=0.037)。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同步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子宫内膜厚度变薄、子宫肌瘤直径减小及子宫体积减小,显著性调节Hb与CA125水平,对性激素水平影响小,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3.

随着白内障手术步入了微创精准的屈光时代,对于围手术期感染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无滴眼液的白内障手术被提出并逐步应用于临床,其是基于白内障手术中联合不同局部注药形式,将抗生素及类固醇等药物通过即时或缓释等方式应用于术眼,使患者在整个围手术期均不需使用滴眼液。在达到术后抗炎、抗感染目的的同时,也能减少患者、患者家属及医生的负担。本文对无滴眼液的白内障手术的概念、联合用药方式、包括联合前房注射抗生素、曲安奈德与莫西沙星的混合注射剂(triamcinolone acetonide and moxifloxacin hydrochloride, TriMoxi)和曲安奈德、莫西沙星与万古霉素的混合注射剂(triamcinolone -moxifloxacin and vancomycin,TriMoxiVanc)玻璃体腔注射、联合地塞米松泪小点塞植入、持续或缓释药物传递机制等、以及其有效性及安全性等内容进行综述,以期为白内障术后感染预防提供新的思路与方向。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宫腔镜术后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与口服地屈孕酮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该院收治的8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用药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在宫腔镜下切除息肉,对照组术后口服地屈孕酮片治疗,观察组在术后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血红蛋白水平、月经失血图(PBAC)评分、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周,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均低于术前,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PBAC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观察组复发率为2.50%(1/40),低于对照组的20.00%(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3/40),低于对照组的27.50%(1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术后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月经情况,抑制子宫内膜增生,降低复发率、贫血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效果优于口服地屈孕酮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复合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的脱钙骨基质(DBM)对T淋巴细胞免疫能力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迁移能力的体外调控作用。方法通过特殊负压灌注装置将纤维蛋白凝胶复合CTLA4溶液灌注到DBM,构建复合CTLA4的DBM,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其微观形态。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通过植物血凝素(PHA)激活T淋巴细胞来构建免疫激活微环境。将复合CTLA4的DBM在培养基中孵育5、10、20、30、40 d,ELISA检测CTLA4的浓度,由此计算CTLA4的累积释放率。将PHA预处理的PBMCs与复合CTLA4的DBM进行Transwell共培养,ELISA检测培养基中IL-2和IFN-γ的含量。分离BMMSCs,Transwell共培养法分析复合CTLA4的DBM对BMMSCs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复合CTLA4的DBM结构完整有序,具有良好的三维网络结构。复合材料中CTLA4在5、10、20、30、40 d的累积释放率分别为(11.3%±1.9%)、(27.9%±3.7%)、(48.4%±3.6%)、(62.8%±3.8%)和(83.0%±2.5%)。与单纯的DBM相比,与复合CTLA4的DBM共培养可显著减少培养基中IL-2(P=0.0004)和IFN-γ(P=0.0007)的含量,增强BMMSCs的增殖能力(P=0.0006)和迁移能力(P=0.0004)。结论复合CTLA4的DBM在体外环境下具有抑制T淋巴细胞免疫能力和增强BMMSCs迁移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醋酸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结合比卡鲁胺片治疗高龄前列腺癌(PCA)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2例PC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1例,对照组予以去势治疗,研究组予以醋酸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结合比卡鲁胺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清α-甲酰基辅酶A消旋酶(P504S)、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水平以及治疗后1年生存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83.87%)较对照组(58.06%)明显要高(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血清P504S、PSA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比较有差异,且与干预前比较有差异(P0.05);研究组1年后生存率(90.32%)较对照组(61.29%)明显要高(P0.05)。结论:高龄PCA患者采用醋酸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结合比卡鲁胺片治疗可显著降低血清P504S、PSA水平,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壮医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布洛芬缓释胶囊口服治疗;治疗组予壮医针刺治疗,选取咪肠穴(TMc,单侧)、花肠穴(THc,与TMc对侧)、腹二环6穴(RFh2-6)、腹三环6穴(RFh3-6)、右内三杆(DNSg,右侧)、内上桩(DNsz,双侧)、内下桩(DNxz,双侧)、足背中穴(DZBz,单侧)进行治疗。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痛经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壮医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在近期及远期疗效上均优于布洛芬缓释胶囊。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聚多巴胺(PDA)对丹参注射液中多成分进行负载,构建丹参注射液(SMI)缓释制剂(PDA-SMI)。方法:建立丹参注射液的原儿茶醛、迷迭香酸和丹酚酸B3种成分的分析方法并进行含量测定;制备PDA,在pH值2.5的条件下对SMI进行负载,制备PDA-SMI;对PDA-SMI体外释放行为进行考察。结果:SMI中原儿茶醛、迷迭香酸、丹酚酸B的浓度分别为0.344、0.214、0.262 mg/mL;PDA-SMI对原儿茶醛、迷迭香酸、丹酚酸B的载药量分别为8.59%,15.90%和20.57%;PDA-SMI中原儿茶醛、迷迭香酸、丹酚酸B体外累计释放率分别为84.05%,77.57%和63.12%。结论:PDA可以负载SMI的多种成分,载药量较高,并具有良好的缓释效应。  相似文献   
9.
尹元元  耿燕娜  范明松 《中草药》2021,52(22):6806-6815
目的 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Box-Behnken design-response surface method,BBD-RSM)优化延胡索乙素(THP)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纳米粒(THP-PLGA-NPs)处方,并进行体外评价。方法 纳米沉淀法制备THP-PLGA-NPs,以包封率、载药量、多分散系数(polydispersity index,PDI)和粒径大小为评价指标,单因素结合BBD-RSM筛选最优处方,采用甘露醇作为冻干保护剂制备成冻干粉,将最优处方进行表征及体外释放实验。结果 最佳处方为PLGA用量为491.8 mg、油水体积比1:5.2、乳化剂质量分数为1.12%。THP-PLGA-NPS包封率为(185.07±1.06)%,载药量为(4.73±0.21)%,粒径为(181.32±7.14)nm,分别与模型预测值接近。体外释药具有明显的缓释特征,释药过程符合Higuchi模型:Mt/M=0.112 4 t1/2+0.078 0,r=0.987 9。结论 Box-Behnken实验设计可用于THP-PLGA-NPS处方的筛选,且优化后的纳米粒具有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10.
袁慧鑫  郭子宁 《西部医学》2019,50(1):30-31,35
【摘要】 目的 研究琥珀酸美托洛尔普通颗粒与自制缓释微丸的药代动力学行为,并验证缓释微丸的缓释特性,为后期开展缓释制剂研究打下基础。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普通组、缓释组各6只,每组雌雄各3只,普通组大鼠单次口服琥珀酸美托洛尔普通颗粒,缓释组大鼠单次口服等剂量的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微丸。采用LC MS/MS法测定血药浓度,采用DAS 2.1.1版药代动力学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结果表明,两种剂型的AUC(0 t) 、AUC(0 ∞) 、Cmax以及MRT(0 t)、MRT(0 ∞)、t1/2z、Tmax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琥珀酸美托洛尔自制缓释微丸具有显著的缓释特性。可为新剂型的研制、开发提供资料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