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75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巴焕玲  余军 《医药导报》2007,26(9):1103-1103
患者,女,28岁,藏族.因腹痛、腹泻入院.血常规提示:白细胞12.7×109·mL-1,N 0.81,L 0.19;大便常规提示:水样便,白细胞(++)/HP.诊断为急性肠炎.给予氨苄西林钠(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6081017)静脉滴注,2 d后腹痛、腹泻症状好转,此时又出现轻微咳嗽,少量粘痰.行胸部X线检查示:双肺散在低密度、边界不清的片状阴影.查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高.根据病情、用药情况及相关检查结果,予以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3 d后肺部阴影消退,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2.
目前,氨苄西林钠广泛应用于临床,随之变态反应增多。变态反应一般按反应出现时间分为速发型和迟发型两种。速发型反应常在几分钟内发生,对此人们警惕性高。而迟发型变态反应,起病迟缓,易与其他过敏反应混淆而被忽视。我院自2001年~2004年,发生此类反应1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徐道华 《中国药业》2007,16(7):9-10
目的建立注射用氨苄西林钠中细菌内毒素含量的定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稀释法排除氨苄西林钠对细菌内毒素含量测定的干扰。结果将注射用氨苄西林钠液稀释100倍,可排除其对细菌内毒素含量测定的干扰。结论使用动态浊度法检测注射用氨苄西林钠中的细菌内毒素含量是可行的,此方法可替代家兔热原检查法。  相似文献   
4.
离子对色谱法测定注射用氨苄西林钠氯唑西林钠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离子对色谱法测定注射用氨苄西林钠氯唑西林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C18柱,缓冲盐溶液(内含0.01mol.L-1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0.01 mol.L-1磷酸二氢钾)(用氢氧化钾试液调节pH值为6.5)-乙腈(50∶5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30 nm。结果氨苄西林和氯唑西林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6~1.67 mg.mL-1和0.06~1.54mg.mL-1,r均为0.999 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9%和99.8%。结论本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注射用氨苄西林钠氯唑西林钠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5.
注射用氨苄西林钠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隋丽娅 《中国药事》1999,13(5):331-333
注射用氨苄西林钠为具有良好杀菌效能的广谱抗菌素,能有效地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等革兰氏阳性细菌;对革兰氏阴性杆菌也有较强的抗菌活性。为临床上广泛应用的广谱青霉素类抗生素。我们参照美国药典对本品进行了细菌内毒素的检测研究,并用济南齐鲁制药厂的54批样品与热原检查法进行对照,实验表明该药品排除干扰因素后,适宜用该法替代热原检查法,较好地控制产品质量。1 试验材料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批号9605,效价20EU/支,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鲎试剂(TAL):厦门鲎试剂厂产品,灵…  相似文献   
6.
刘穗  袁小波 《中国药业》1999,8(5):40-40
实验证明,注射用氨苄在大于10mg/ml浓度时,会干扰鲎法测定内毒素,而将样品稀释到10mg/ml可以消除干扰,此法比《中国药典》1995年版二部规定免法使用的浓度(25mg/kg/ml)低2.5倍,并与临床用的浓度基本接近,能够代表实际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7.
余孔廷 《中国药师》2002,5(7):445-445
目的:探讨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与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联用产生沉淀的原因。方法:考察二者相互滴入至产生沉淀时混合液的pH值变化。结果:当混合液的pH值高于5.7或低于7.9时,乳酸环丙沙星溶解度降低并析出结晶。结论: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不宜与碱性药物配伍使用。临床需同时使用时,应使用不同输液器。  相似文献   
8.
过敏性休克是IgE抗体引导的1型变态反应,其临床表现主要以周围循环衰竭、呼吸道阻塞、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及皮肤改变为特征。临床上,神志清的患者,用药后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较易被发现,而意识障碍的患者,如用药后发生过敏性休克,通常不易被发现。2004年4月,我科成功抢救1例应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后发生过敏性休克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研究对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与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随机单盲对照治疗中、重度急性细菌性感染,评价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采用区组随机单盲对照试验设计,完成试验药20例及对照药19例感染患者的临床试验。结果:两组病例的一般项目基本相似,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和氨苄西林/舒巴坦钠治疗各种细菌感染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5.00%与89.47%,细菌学有效率为分别为80.00%和86.67%,细菌清除率为93.33%与100%,临床分离细菌的产酶率均为66.67%。两组病例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00%和10.53%,不良反应轻微,不需特殊处理,停药后可自行恢复正常。结论: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对β-内酰胺酶产生菌也同样有较好疗效,可用于治疗多种细菌引起的各种感染。  相似文献   
10.
盛红彬 《中南药学》2011,9(8):587-589
目的探讨氨苄西林钠在不同pH值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稳定性。方法分别用pH值为3.2、4.2、5.4、6.0、6.5的5%葡萄糖注射液作为溶媒制备1%氨苄西林钠溶液,温度20℃,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法分别测定氨苄西林钠的浓度在0、0.5、1、2、4、6 h变化情况,计算降解速率。结果在pH 3.2~6.5的5%葡萄糖注射液中,氨苄西林钠的分解基本符合零级动力学方程,其速率随着pH值增大而减小,其稳定性随着pH值增大逐步增强。结论 5%葡萄糖注射液的pH值对氨苄西林钠的稳定性影响较大,静脉滴注使用氨苄西林钠可以选择pH值相对较大(在合格范围)的5%葡萄糖注射液,以减少氨苄西林钠的降解,确保疗效,降低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