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0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57篇
儿科学   53篇
妇产科学   20篇
基础医学   39篇
临床医学   736篇
内科学   92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33篇
特种医学   58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330篇
综合类   821篇
预防医学   377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362篇
  5篇
中国医学   403篇
肿瘤学   2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143篇
  2012年   210篇
  2011年   222篇
  2010年   218篇
  2009年   187篇
  2008年   300篇
  2007年   268篇
  2006年   236篇
  2005年   268篇
  2004年   140篇
  2003年   144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混合痔是肛肠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目前最流行的方式为骶管麻醉下的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疼痛轻等优点[1];但很多患者术后因神经传导受阻、会阴部肌肉收缩无力导致排尿功能障碍,甚至尿潴留,需留置尿管,且易出现尿道损伤,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创伤和痛苦[2]。虽然有部分患者术后口服药物治疗如宁泌泰、坦洛新胶囊等,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但起效慢、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3]。本文分析了电针治疗在PPH围手术期的作用,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PPH术后排尿功能障碍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2.
刘宁宁 《新中医》2020,52(11):155-157
目的:观察艾灸联合间歇性导尿在脑血管病伴膀胱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6例脑血管病伴膀胱功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间歇性导尿技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艾灸治疗,7 d为1个疗程,2组患者均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尿动力学指标、排尿量及排尿次数。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35%,高于对照组的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最大膀胱测压容积、膀胱残余尿量均较治疗前减少,最大尿流速率均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最大膀胱测压容积、膀胱残余尿量均少于对照组,最大尿流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单次排尿量、单次最大尿量均较治疗前增加,单日排尿次数均较治疗前减少;观察组单次排尿量、单次最大尿量均多于对照组,单日排尿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联合间歇性导尿在脑血管病伴膀胱功能障碍中应用效果较佳,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及尿动力学指标。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5):54-57
目的 探讨托特罗定在直肠癌术后排尿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2月~2019年6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5例直肠癌术后排尿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2)与观察组(n=43)。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排尿功能障碍分级,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尿动力学指标,同时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8周后,两组入选者排尿功能障碍分级均低于治疗前,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入选者最大尿流率(Mean maximal flow rate,Qmax)、排尿量(Mean voided volume,Vcomp)、最大尿道压(Maximum urethral pressure,MUP)水平均高于治疗前,残余尿量(RVU)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Qmax、Vcomp、MUP水平更高,RVU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30%)与对照组(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特罗定治疗直肠癌术后排尿功能障碍患者效果显著,利于减轻患者排尿功能障碍,改善尿动力学指标及膀胱过度活动症状,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4.
膀胱尿路上皮可感受外界信息变化并释放激素及神经递质,同时M受体可能与膀胱的收缩、舒张以及尿意的产生有关,β受体介导膀胱舒张,而P2X受体介导膀胱收缩与感觉传递,这三种受体均对传入神经信号和尿路上皮发挥调节作用。未来的研究将更多将着眼于膀胱黏膜在储尿与排尿过程中的变化与作用,以及交感和副交感神经作为整体研究其相互作用与对传入神经信号的调节。  相似文献   
5.
探索徐州市女大学生下尿路症状(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LUTS)的流行情况及受到的困扰程度,为大学生LUTS早发现早预防和早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在江苏省徐州市5所高校便利抽取1000名在校女大学生,利用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女性下尿路症状问卷评估女大学生下尿路症状的流行情况及受到的困扰,一般资料问卷及排尿行为问卷收集健康状况和排尿行为资料.结果 女大学生下尿路症状总报告率为95.7%,前10位症状为尿急(88.1%)、排尿踌躇(65.4%)、夜尿(48.5%)、尿流中断(47.3%)、排尿费力(30.5%)、尿频(30.1%)、排尿疼痛(21.0%)、压力性尿失禁(SUI)(18.5%)、急迫性尿失禁(UUI)(13.9%)、夜间漏尿(7.5%);受到尿急困扰最多(49.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尿急与农村户口(OR=1.67,95%CI=1.10~2.55,P=0.02)和提前排尿(OR=1.65,95%CI=1.23~2.21,P=0.00)呈正相关.结论 女大学生下尿路症状报告率高,受到困扰比例高,严重程度低.排尿行为影响膀胱健康,需要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5):11-14
目的 评价低频电刺激联合膀胱功能训练治疗脊髓损伤(SCI)诱发的神经源性膀胱(NB)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9年2月我院骨科门诊就诊的SCI诱发NB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单纯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予以低频电刺激联合膀胱功能训练治疗,单纯组予以单纯的膀胱功能训练,两组均治疗6周。评估两组治疗前后排尿情况及尿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并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6周后,两组日均单次排尿量和日单次最大排尿量较治疗前明显增加,日均排尿次数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变化幅度较单纯组更显著(P0.05);两组膀胱内压力和Qmax较治疗前明显上升,RU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变化幅度较单纯组更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5.56%)明显高于单纯组(82.22%)(χ2=4.053,P0.05)。结论 低频电刺激联合膀胱功能训练用于治疗SCI诱发NB患者的效果确切,能更明显改善患者的排尿情况及尿动力学状态。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输尿管支架管相关症状问卷(ureteric stent symptoms questionnaire,USSQ)评估输尿管支架管置入术后患者相关症状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6月~2017年10月104例因各种原因留置输尿管支架管的患者的USSQ评分,并收集其相关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在疼痛、排尿症状、一般健康状况方面的支架管相关症状的危险因素。结果:104例患者参与了该研究,4例患者因问卷数据不完整被排除。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身高、远端支架管是否过中线、远端支架管是否反折同USSQ中排尿评分相关;支架管管径同USSQ中疼痛评分相关;支架管长度、远端支架管是否过中线、远端支架管是否反折同USSQ中一般健康状况评分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USSQ中排尿评分和一般健康状况评分均只与输尿管支架管是否过中线相关。结论:输尿管支架管远端超过中线可明显增加患者的排尿症状,并影响患者的一般健康状况。而较粗的支架管可增加疼痛。因此我们建议对于排尿症状较多的患者应选取更短的支架管,对于主诉疼痛症状严重的患者,可适当选取管径较细的支架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产后尿潴留产妇行盆底肌锻炼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86例分娩并出现产后尿潴留的产妇,通过数字标注法分成试验组和常规组,每组43例。常规组产妇采用传统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试验组产妇常规组护理基础上,进行盆底肌锻炼康复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康复锻炼依从性、康复效果、排尿疼痛程度、尿潴留改善时间。结果试验组产妇康复锻炼依从率95.35%高于常规组的81.40%,康复有效率95.35%高于常规组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妇排尿疼痛程度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妇平均尿潴留改善时间为(2.58±0.76)d,短于常规组产妇的(4.29±1.4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在产后进行盆底肌锻炼康复护理能提高尿潴留康复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膀胱癌为临床极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全身肿瘤中,其患病人数占第8位。临床在对膀胱癌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可能需行尿流改道,腹壁尿路造口,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患者正常的排尿方式,进而在极大程度上可能会对患者生理、心理及社会等多个方面造成影响[1]。在这种情况下,临床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工作中积极采取措施以有效提升患者的自我效能(自我能力感)就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本研究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80例行尿路造  相似文献   
10.
一直以来,脊髓损伤因其高致残率而被视为医学界的一大难题。在脊髓损伤的诸多并发症中,泌尿系统并发症是脊髓损伤患者最主要的死因之一。由于损伤的神经细胞无法再生,目前对于脊髓损伤患者排尿障碍的各种治疗效果都十分有限。然而,随着干细胞研究的不断进展,越来越多的实验表明干细胞移植治疗可以改善脊髓损伤后的排尿功能,提示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本文就近年来关于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后排尿障碍的研究进展,从常用干细胞种类、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机制、干细胞移植时间、干细胞移植途径几个方面做一综述,并提出通过干细胞体外分化得到能够分泌5-羟色胺的神经细胞来进行移植治疗脊髓损伤后排尿障碍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