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早期或超早期行颅内m肿微创穿刺清除术,血肿腔内继续出血或再出血的有效防治方法.方法 在早期或超早期手术后,使用含有血管收缩药的生理盐水冲洗液对血肿腔内进行持续冲洗、引流,观察出血情况和止血效果.结果 本组79例脑出血行早期或超早期手术时,经含1‰~2‰mg肾上腺素盐水持续冲洗,出血逐渐减少停止,引流液变清.结论 经YL-1型针型血肿粉碎器持续冲洗防治血肿腔继续出血或再出血,方法简单、操作方便、安全有效,有利于直接观察出血情况和止血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磁共振波谱(M RS )在脑胶质瘤放疗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01—2013‐12我院脑胶质瘤部分切除术后放疗患者30例,在放疗前后7 d予以M RS及M RI检查,观察患者肿瘤及周围区域放疗前后代谢物浓度变化。结果放疗后肿瘤强化区的NAA、Cho值均高于放疗前,NAA放疗前后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放疗后的NAA/Cr 、Cho/NAA 、Cho/Cr均降低,其中Cho/Cr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放疗后肿瘤强化区的NAA值均高于放疗前、Cho值低于放疗前,两个指标放疗前后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后的NAA/Cr 、Cho/NAA 、Cho/Cr均降低,其中Cho/Cr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结论脑胶质瘤放疗中应用MRS可清晰显示肿瘤及周围水肿区域放疗前后代谢变化情况,可作为了解放疗综合效果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微创单钻孔持续冲洗闭试引流术治疗的经过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科诊治的5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分析其临床特点和影像学特征,采用微创单钻孔持续冲洗闭试引流术治疗,并观察其预后情况。结果 50例患者均采用微创单钻孔冲洗引流术,术后患者恢复好,无并发症,少数病例术后CT发现有少量硬膜下积液,因颅内压不高无需处理,达到临床治愈标准。结论慢性硬膜下血肿微创单钻孔持续冲洗闭试引流术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且简单,值得普及。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在急性颅脑外伤患者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术中应用术中超声指导手术治疗的32例急性颅脑外伤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确定病灶的部位、大小、深度及中线结构是否移位等,对血肿清除术中及时行超声检查,以观察是否有远隔部位的出血。结果 32例急性颅脑损伤手术中,发现同侧迟发性颅内出血18例,发现对侧远隔部位出血8例,术后长期随访存活30例,其中恢复良好23例,轻残4例,中残2例,重残1例,死亡2例。结论术中超声对急性颅脑外伤包括冲击点伤和对冲伤均能够准确定位,减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损伤,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杨华  李爱民  刘希光  周静  仇劲松  高峰  周海 《安徽医药》2021,25(7):1407-1410
目的 探讨经单侧眶上眉弓锁孔入路夹闭同侧与对侧颅内动脉瘤的相关解剖及临床研究.方法 本研究起止时间为2019年2—7月,福尔马林灌注尸体头颅标本来源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颅底解剖实验室,标本15例30侧并模拟眶上眉弓锁孔入路(SEK)进行显露操作,显微镜下暴露颅内对侧颈内动脉远端(DI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和颈内动脉眼段(OICA)并测量所能观察的最大长度,为临床提供解剖学数据.模拟临床处理方法,应用改良的(Salma)模拟夹闭动脉瘤的评分表量化评分.结果 经单侧眶上眉弓锁孔入路可显露动脉瘤位于对侧颈内动脉眼动脉段(3.67±1.14)mm、对侧大脑前A2外侧段(5.28±0.96)mm、大脑中动脉M1段后方(15.83±0.76)mm、大脑中动脉M2段、未被视神经遮挡的颈内动脉(7.08±2.32)mm、大脑前动脉A1段(14.77±1.45)mm.大脑前A2近段、大脑中动脉M1段、大脑中动脉M2段近端、颈中动脉分叉处下方、颈内动脉未被视神经遮挡的后方和外侧方以及颈内动脉眼动脉段的上、下和外侧方,评估后可操作性几率小于75%,其不能完全显露进行模拟夹闭操作.结论 模拟单侧眶上眉弓锁孔入路可显露夹闭动脉瘤位于对侧大脑前动脉A1段、指向前、后、内侧的大脑前动脉A2段、指向前、上、下的大脑中动脉M1段、指向上、外侧的大脑中动脉分叉部、颈内动脉分叉、指向前、内侧未被视神经遮挡的颈内动脉、指向内侧的颈内动脉眼动脉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颅脑外伤患者手术后发生颅内感染20例的治疗经验的总结,探寻积极有效的预防治疗措施,以减少颅内感染发生,提高颅内感染的治疗效果,减少病死率。方法经验性选择敏感抗生素,联合、足够剂量静脉滴注并加用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方法,根据感染情况,置换脑脊液,鞘内注射药物,必要时脑室外引流并脑室内注射药物,以更好控制颅内感染。结果治愈17例,行腰大池引流15例,其中,鞘内给药10例;脑室外引流并脑室内注射药物2例;死亡1例;2例自动出院。结论颅内感染发生与多方面的因素相关,开放性颅脑损伤及2次及以上的手术,ICU的环境,原有基础疾病及相关部位感染等为最主要因素,综合治疗措施能有效提高治愈率,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和功能上的障碍和死亡。护理工作复杂琐碎、涉及面广,各种不安全因素均直接影响护理效果。神经外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情重、变化快、并发症多,多数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机体运动功能障碍,且带有多种管道,存在很多安全隐患,本院通过对72例神经外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常见的安全隐患采取干预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运用微创手术治疗丘脑出血,探讨其合理治疗方法,以提高患者的救治水平。方法本组选择50例丘脑出血患者,其出血量>10ml以上、年龄50~74岁,根据血肿大小,是否破入脑室等,采用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分别以单纯血肿穿刺引流、单纯脑室穿刺引流等。结果血肿清除率达75%~95%,血肿清除或基本清除时间3~6天,平均4天,平均住院22天。死亡10例,病死率20%。生存病例术后6个月随访评定疗效,ADL1恢复日常生活7例,ADL2生活自理11例,ADL3生活需要帮助11例,ADL4卧床不起有意识10例,ADL5植物状态1例。结论YL-1型颅内血肿穿刺清除技术治疗丘脑血肿,创伤轻微,不增加深部脑组织结构的损伤,血肿腔内置管进行血肿抽吸加血肿溶解技术,清除血肿可靠。手术应尽量早期施行,合理必要的脑室引流,积极防治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脑血管母细胞中Ki-67、VEGF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3例小脑血管母细胞瘤组织中Ki-67、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32例小脑血管母细胞瘤VEGF呈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74.4%,明显高于周围正常小脑组织(P<0.05),27例小脑血管母细胞瘤Ki-67表达阳性,阳性表达率为62.8%。结论:VEGF和小脑血管母细胞瘤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VEGF和Ki-67在小脑血管母细胞瘤中呈正相关性表达。  相似文献   
10.
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 posttraumatic acute diffuse brain swelling,PADBS)属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其病情危重,死亡率高.既往开颅多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的演变、组合术式.我院神经外科于2008年9月- 2010年12月采用双额大骨瓣手术治疗17例PADBS患者,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