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篇
  免费   30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49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6篇
外科学   138篇
综合类   87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32篇
  2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目的:探讨腭裂围手术期减少出血的方法。方法:38例腭裂患者围手术期采取麻醉控制、血压维持、手术操作、电刀应用、创面处理,术后用药等措施,评价各种措施对减少出血的影响。结果:全部病例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未发生感染、无继发出血及穿孔、复裂等并发症。结论:术中降低血压,应用电刀,操作轻柔,快捷,适量使用抗生素和止血药物,能有效减少出血,利于早期康复,促进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2.
循证医学与麻醉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证医学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科学,是对传统经验医学的挑战。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个领域。现就循证医学的内容、方法及其在麻醉学研究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罗哌卡因为一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麻药,与布比卡因相比,二者作用强度、起效时间和作用持续时间近似,但前者具有在高浓度时对心脏和中枢神经系统毒性低,低浓度时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分离效果较好等特点,目前常用于术后镇痛或分娩镇痛。临床实践中有关罗哌卡因较布比卡因其他一些潜在的优越性,仍有待进一步证实。本研究比较0.5%、0.75%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用于下腹部及下肢手术病人低位硬膜外阻滞效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 采用权重配方法探讨腹腔镜手术病人咪达唑仑、芬太尼、异丙酚复合麻醉诱导的优化配伍方案。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择期腹腔镜手术病人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31~55岁。诱导药物的低效量和足量分别确定为咪达唑仑0.02、0.06mg/kg,芬太尼2、6μg/kg,异丙酚0.5、1.5mg/kg。根据权重配方法,将病人随机分配至3种药物不同剂量组合的6个配伍组(n=10)。连续监测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各组依次静脉注射相应剂量咪达唑仑、芬太尼、异丙酚和罗库溴铵0.6mg/kg行麻醉诱导和气管插管。记录诱导前即刻、异丙酚注入后1、2min、插管即刻、插管后1、3、5、7min的BIS、MAP及HR。按权重配方法的剂量优化原则评判复合药效,分析各组份药的重要程度及相互作用的性质。结果以BIS为评价指标,当咪达唑仑0.06mg/kg、芬太尼5μg/ks、异丙酚1.0mg/kg配伍时,异丙酚为主药,异丙酚与咪达唑仑和芬太。尼具有相加性作用;以MAP为评价指标,当咪达唑仑0.06mg/kg、芬太尼5μg,kg、异丙酚1.5mg/kg配伍时,异丙酚为主药,异丙酚与咪达唑仑具有协同性作用,异丙酚与芬太尼具有相加性作用;以HR为评价指标,当咪达唑仑0.06mg/kg、芬太尼5μg/kg、异丙酚1.0mg/kg配伍时,芬太尼为主药,异丙酚与咪达唑仑和芬太尼具有协同性作用。结论腹腔镜手术病人咪达唑仑、芬太尼、异丙酚复合麻醉诱导在维持镇静方面为相加作用,在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方面为协同作用;优化配伍方案为咪达唑仑0.06mg/kg、芬太尼5μg/kg、异丙酚1.5mg/kg。  相似文献   
5.
硬膜外阻滞术中并发颈部皮下气肿少见,我们连续发生2例,报告如下。病例介绍例1 女性,24岁,因胆道术后残余结石伴感染,行胆总管切开取石加引流及左肝管引流术。术前检查除右上腹明显压痛外,其他均正常。于胸8~9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对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6—12月全麻下择期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50~70岁,BMI 20~25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TPVB组(TD组)和罗哌卡因TPVB组(TS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前15 min,两组分别在超声引导下行右侧T_6水平椎旁神经阻滞,TD组注入右美托咪定1μg/kg和0.375%罗哌卡因的混合液20 ml, TS组注入0.375%罗哌卡因20 ml。两组麻醉诱导和麻醉维持方法一致,术毕均实施PCIA。采用QoR-40量表评价患者术前1 d、术后3 d和术后1个月的恢复质量。分别在麻醉诱导后5 min、进胸时和术后24 h采集患者静脉血2 ml,检测血浆IL-6、IL-8浓度。记录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术后4、8、12、24 h静息和运动时VAS疼痛评分、术后24 h补救镇痛例数、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术前1 d比较,术后3 d TS组QoR-40量表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麻醉诱导后5 min比较,进胸时、术后24 h TD组和TS组血浆IL-6,IL-8浓度均明显升高(P0.05)。与TS组比较,TD组术后3 d、1个月时QoR-40量表评分明显增高(P0.05),进胸时、术后24 h血浆IL-6,IL-8浓度均明显降低(P0.05),术中瑞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P0.05),术后4、8、12、24 h静息和运动时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术后24 h补救镇痛例数明显减少(P0.05)。两组肺部感染及肺不张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右美托咪定1μg/kg复合罗哌卡因胸椎旁神经阻滞可以减轻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疼痛,减轻围术期手术炎症反应,减少术中镇痛药物用量,提高患者术后恢复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内镜专用口咽通气道作为一种新型配套咬口与口咽通道的联合体在无痛胃镜应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行无痛胃镜检查患者200例,男89例,女111例,年龄22~64岁,BMI 16~30 kg/m~2,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传统胃镜咬口组(C组)和内镜专用口咽通气道组(K组),每组100例。C组从传统胃镜咬口置入胃镜,K组从内镜专用口咽通气道配套咬口内置入口咽通气道,通过其置入胃镜。术中如有体动或呛咳时,则追加丙泊酚0.2~0.4 mg/kg。记录检查前、胃镜达幽门时和苏醒时MAP、HR、SpO_2;记录进镜时间、检查时间、苏醒时间、PACU停留时间、胃镜置入一次成功例数、胃镜置入难易度,记录患者舒适度、镜检医师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胃镜达幽门时K组SpO_2明显增高(P0.05)。与检查前比较,胃镜达幽门、苏醒时两组MAP明显降低、HR明显减慢,胃镜达幽门时C组SpO_2明显降低(P0.05)。与C组比较,K组胃镜一次置入成功率明显升高、胃镜进镜时间和PACU停留时间明显缩短、丙泊酚维持剂量明显减少、低血压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舒适度和镜检医师满意度明显升高(P0.05)。结论内镜专用口咽通气道可作为无痛胃镜的有效气道辅助装置,增加通气效率,降低麻醉药用量,加速无痛胃镜的实施,既确保了无痛胃镜的安全,也提高了无痛胃镜的效率。  相似文献   
8.
正肠镜检查患者因肠道准备服用泻药,加之较长的禁食禁水时间,导致血容量相对不足,静脉麻醉后易发生较大的血流动力学波动~([1]),低血容量、低氧及低血压引起机体供氧不足,导致心脑血管系统并发症~([2])。Green等~([3])研究表明,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oal-directed fluid therapy,GDFT)可改善组织器官灌注,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进而改善患者的预后。本研究探讨LiD COrapid监测每搏变异度(stroke volume variation,SVV)指导的液体治疗~([4])在老年患者无痛肠镜时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在晚期癌痛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芬太尼PCIA(患者自控静脉镇痛 )对晚期癌痛患者的止痛效果。方法 :PCIA采用LCP(负荷量+持续给药 +患者自控单次给药 )模式 ,根据镇痛、镇静评分调整给药速度和锁定时间 ,共 2 2例。结果 :采用PCIA止痛效果良好 ,患者能主动控制用药 ,避免阿片类药物的滥用并减少其毒副作用。结论 :PCIA是治疗晚期癌痛较好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2.5g/L罗哌卡因用于上胸段硬膜外阻滞时对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20例行择期乳癌改良根治术患者,于T3-4硬膜外腔注入2.5g/L罗哌卡因10-15ml,观察用药前及用药后10、15、30min4个时点的呼吸功能变化,同时监测麻醉平面和循环功能。结果 硬膜外腔注入2.5g/L罗哌卡因后10、15、30min与麻醉前相比,潮气量、补呼气量和肺活量明显降低(P<0.05-0.01),呼吸频率增快(P<0.05),分钟通气量与SpO2保持不变(P>0.05)。胸部皮肤痛觉消失平面T1-2-T6-7,循环功能(HR、ECG、MAP、SBP、DBP)稳定。麻醉期间无其它不良反应。结论 2.5g/L罗哌卡因用于高位硬膜外阻滞,在获得满意镇痛范围及循环功能稳定的同时,肺通气功能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