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5篇
  2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目的 研究氧化苦参碱(OM)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使用细胞增殖与活性检测(CCK-8)实验检测OM在不同浓度(0,1.0,2.0,4.0,8.0,16.0,32.0和64.0 mmol·L-1)对NSCLC A549和H1299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transwell小室法和划痕愈合实验观察不同浓度的OM(8.0,16.0,32.0 mmol·L-1)对A549和H1299细胞侵袭与迁移能力的影响;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浓度OM(8.0,16.0,32.0 mmol·L-1)对Notch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OM可有效抑制NSCLC A549和H1299的细胞活力(P<0.05,P<0.01),且呈浓度依赖性;此外,OM可抑制A549和H1299细胞的迁移与侵袭(P<0.01),也呈一定的浓度依赖性。高浓度(32.0 mmol·L-1)OM可以明显抑制Notch信号通路中Notch 1细胞内结构域(NICD),转录复合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转化酶(TACE)和无毛重组结合蛋白抑制子(RBPSUH)]及其下游蛋白Hes家族发状分裂相关增强子1(Hes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论 OM可抑制A549和H1299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且可抑制Notch信号通路相关分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氧化苦参碱(OM)联合贝伐珠单抗(BV)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作用,并基于分泌型糖蛋白(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对OM调控BV引起的上皮间质转化(EMT)的机制进行探讨。方法 采用细胞增殖与活性检测(CCK-8)实验观察OM(0,0.5,1.0,2.0,4.0,8.0,16.0 mmol·L-1)及BV(0,0.25×10-4,0.50×10-4,1.00×10-4,2.00×10-4,4.00×10-4,8.00×10-4 mmol·L-1)联合后对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侵袭小室法(transwell)和划痕损伤修复实验观察OM(4.0 mmol·L-1)与BV(2.00×10-4 mmol·L-1)联合后对MCF-7细胞侵袭与迁移能力的影响;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观察OM(4.0 mmol·L-1)与BV(2.00×10-4 mmol·L-1)联合后对MCF-7细胞增殖相关蛋白的影响,并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及EMT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OM(2.0,4.0,8.0,16.0 mmol·L-1)可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P<0.05,P<0.01),而BV未表现出抑制MCF-7细胞增殖的作用,两药联合对MCF-7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与O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空白组比较,OM可显著减少MCF-7细胞的迁移距离和侵袭细胞数目(P<0.01),BV可明显增加MCF-7细胞的迁移距离和侵袭细胞数目(P<0.05,P<0.01)。与BV比较,联合后OM可显著抑制BV引起的MCF-7细胞的侵袭和迁移(P<0.01)。与空白组比较,OM及两药联用可明显抑制MCF-7细胞中与细胞增殖相关蛋白激酶B(Akt)和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蛋白的磷酸化(P<0.01);OM及两药联用后显著降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β-catenin,原癌基因(c-Myc),CD44,G1/S-特异性周期蛋白-D1(cyclin D1)蛋白表达(P<0.05,P<0.01);OM及两药联用可显著降低EMT中钙离子依赖的细胞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蛋白表达,增加钙离子依赖的细胞E-钙黏蛋白(E-cadherin)的表达水平(P<0.01),BV组上述相关蛋白的表达相反(P<0.05,P<0.01)。结论 OM与BV联合后OM可通过有效抑制BV引起的Wnt/β-catenin通路激活逆转EMT机制发挥抗乳腺癌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考察白皮杉醇(PIC)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468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的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考察PIC(0,2.5,5.0,10.0,20.0,40.0,80.0,160.0μmol·L-1)对三阴性乳腺癌MDA-MB-468细胞成活率的影响,并计算半抑制率(IC50);采用碘化丙啶(PI)染色观察PIC(5.0,10.0,20.0μmol·L-1)对MDA-MB-468细胞周期的影响;采用细胞凋亡检测(Annexin V-FITC/PI)双染法观察PIC(5.0,10.0,20.0μmol·L-1)对三阴性乳腺癌MDA-MB-468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观察不同浓度PIC(5.0,10.0,20.0μmol·L-1)对MDA-MB-468细胞增殖、凋亡蛋白的影响,并用Western blot对分泌型糖蛋白Wnt/β-连环蛋白(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进行检测。结果:MTT比色法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PIC(5.0,10.0,20.0,40.0,80.0,160.0μmol·L-1)可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MDA-MB-468细胞的增殖(P<0.05,P<0.01),IC50为(39.4±4.6)μmol·L-1;作用48 h,PIC(5.0,10.0,20.0μmol·L-1)呈浓度依赖性地升高MDA-MB-468细胞处于细胞周期G0/G1期细胞(P<0.01);呈浓度依赖性地诱导MDA-MB-468细胞凋亡(P<0.01),其中,PIC(20.0μmol·L-1)诱导细胞凋亡率为49.87%;PIC(10.0,20.0μmol·L-1)可明显降低MDA-MB-468细胞中β-catenin及原癌基因(C-myc),黏附因子(CD44)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P<0.01);PIC(5.0,10.0,20.0μmol·L-1)可显著抑制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蛋白的磷酸化,B淋巴细胞瘤-2(Bcl-2)的蛋白表达水平(P<0.01);增强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Bcl-2相关X蛋白(Bax)和磷酸化β-catenin的蛋白表达(P<0.01)。结论:PIC可能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MDA-MB-468细胞增殖,并将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从而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5.
肿瘤通过葡萄糖代谢重组为自身提供物质与能量,满足其快速增长所需。研究表明参与葡萄糖代谢过程中的多种代谢酶及信号分子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被认为是恶性肿瘤诊断与治疗的重要靶点。基于肿瘤葡萄糖代谢的检测技术在肿瘤基础研究及临床诊疗中应用也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总结了肿瘤葡萄糖代谢的特点、驱动因素及关键调控靶点,同时从目前基础医学研究和临床诊疗方面对肿瘤葡萄糖代谢的检测技术及其作用进行了归纳。  相似文献   
6.
7.
抗体–药物偶联(ADC)是现代“精准医疗”需求下药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从2000年第一款ADC药物的上市成功到2020年ADC药物的研发层出不穷。肿瘤靶向治疗的发展带动了ADC药物研发领域的快速兴起。ADC药物是使用具有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与具有生物活性的细胞毒素结合,将药物特异性递送至肿瘤表面位点,避免对正常细胞的杀伤,减少毒副作用。ADC为细胞毒性有效载荷提供了一种较为理想的递送方法。但是也必须清楚的认识到,由于肿瘤异质性、肿瘤代谢、肿瘤血供等多种因素导致的肿瘤耐药是ADC药物发展中所面临的一大挑战。从ADC药物的发展进程、临床应用及其所面临的耐药问题进行综述,探讨抗体偶联药物的临床应用及其所面临的挑战和策略。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促进利拉鲁肽合理应用提供依据,回顾性分析影响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ic mellitus,T2DM)患者使用利拉鲁肽降糖疗效的因素。方法:以华东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间使用利拉鲁肽的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观察和比较患者首次使用利拉鲁肽3个月及以上前后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BMI (身体质量指数)和体质量的差异,分成疗效达标(治疗后HbA1c<7%或下降幅度>1%)和疗效未达标组。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和卡方检验分析组间基线数据差异,包括基本信息、检验指标,还有合并用药情况,Logistic回归法筛选出降糖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在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中,HbA1c、BMI和体质量指标分别下降(1.13±2.04)%、(0.77±1.48) kg·m-2、(2.41±4.04) kg。140例(60.9%)患者达到预期的降糖目标,90例(39.1%)未达标。研究还发现2组患者的年龄、DM病程、体质量、性别和联用胰岛素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P=0.000、P=0.044、P=0.016、P=0.01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和联用胰岛素对利拉鲁肽降糖疗效影响有显著意义[P=0.004,OR=0.907,95% CI (0.848,0.969);P=0.000,OR=0.151,95% CI (0.058,0.396)]。结论:首次使用利拉鲁肽时,患者的年龄、DM病程、体质量、性别和联用胰岛素与其降糖疗效达标相关,年龄和联用胰岛素是影响利拉鲁肽疗效的主要因素。临床个体化用药时,可评估以上因素对疗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研究传统教学结合虚拟仿真教学在高效液相色谱法中进行药物含量分析的教学效果。方法 以2016级两个平行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44名)和对照组(38名)。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甲硝唑注射液含量及其方法学研究为例,试验组采用传统线下教学结合虚拟仿真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线下教学。通过比较两组期中、期末考试成绩来评价两组教学效果。用SPSS 22.0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期中测试结果表明试验组在实际操作考核方面优于对照组[(17.98±6.75) vs. (14.03±5.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在理论、汇报及报告成绩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期末考试成绩各方面差异都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传统线下教学结合虚拟仿真训练,可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有助于提高药物含量分析实验的教学效果。通过本项目的训练,学生掌握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操作、药物制剂的含量测定、分析方法的验证、数据处理及分析报告的撰写等能力,具备了一定的实际分析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