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5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88篇
内科学   28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102篇
预防医学   50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73篇
  2篇
中国医学   65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人们对健康认知的改变及以健康为中心的健康战略的提出,健康文化相关概念逐渐受到学者关注。文化是社会发展与人类进步的主要助推力,影响着人类的健康。国内外多项研究发现,文化可影响人们对健康的认知和态度,进而改变个人的生活方式、自我保健行为、求医行为等,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可产生深刻影响。国内外对健康文化的理论研究认知度不足,主体认识缺失,国际上也没有关于健康文化的统一明确定义,我国关于健康文化的相关理论研究及实践也还处于萌芽阶段,所涉及内容杂乱且分散,缺乏高度的理论概括和系统性研究,难以统揽全局及指导健康文化建设体系。因此,本文综合国内外健康文化研究进展,初步提出健康文化概念的设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抑郁症患者尿路感染危险因素,分析老年抑郁症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为尿路感染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9年12月宁波市康宁医院21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的住院临床资料,对发生尿路感染患者危险因素病及原菌分布特点进行分析。结果:21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中有41例发生尿路感染,感染率为19.52%,分别取清洁中段尿培养后分离出52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9.23%;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性别、每日饮水量<2000ml、每日户外活动<1h、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留置导尿管、长期卧床、长期使用抗菌药物、抑郁症状控制差是导致老年抑郁患者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每日饮水量<2000ml、抑郁症状控制差、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留置导尿管、长期卧床、长期使用抗菌药物是导致老年抑郁症患者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革兰阴性菌是老年抑郁症患者尿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与患者生活习惯、长期卧床、合并严重基础疾病、抑郁症状控制差、长期使用抗菌药物等因素密切相关,临床上应针对老年抑郁症尿路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做好相关防治工作,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3.
4.
<正>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女性身心健康。全球每年约有138万名女性被诊断为乳腺癌,占恶性肿瘤新发病总数的23.0%[1]。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乳腺癌幸存者的未满足需求不断被关注。未满足需求是指未达到幸存者个体感知水平的服务或支持需求,而这些需求是达到最佳健康状态所必需的[2]。有研究发现,乳腺癌幸存者在其生存期内的各种治疗不良反应和疾病症状会使他们产生需求,包括信息、支持性照护、情感、心理等方面,若这些需求未被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层次分析法在构建内镜中心医疗设备使用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内镜中心医疗设备精细化管理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参考。  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1年9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镜中心245件内镜医疗设备和46名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内镜设备分成对照组(n=123)和实验组(n=122), 另外根据内镜设备使用情况,将医护人员分成对照A组和实验B组,各23名。对照组医疗设备采用常规管理,实验组医疗设备在常规管理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实施管理。观察内镜中心医疗设备的使用不当发生率、综合管理效果以及医护人员对内镜医疗设备使用的满意度。  结果  实验组内镜医疗操作安全事故、未按要求填写记录、违规操作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内镜医疗设备的清洗合格、发放准确、回收合格、使用追溯合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B组医护人员对内镜医疗设备使用的满意度为95.65%(22/23),高于对照A组的73.91%(17/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层次分析法在构建内镜中心医疗设备使用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能减少设备使用不当发生率,提高医疗设备综合管理效果,进一步提升医护人员对内镜医疗设备使用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膝关节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高频超声检查45例JIA活动期患者76个患侧膝关节和22例缓解期患者34个膝关节,观察二维声像图和彩色多普勒血流特征.结果①JIA活动期膝关节滑膜增厚显示率94.7%,髌上囊积液出现率89.5%,滑膜厚度与缓解期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活动期滑膜厚度与关节积液的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0.461);③增厚的滑膜内血流信号的显示率为31.9%,与滑膜厚度有关.结论高频超声检查为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提供可靠的诊断指标,是临床诊断JIA和评估疗效敏感、客观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药用炭治疗维持血液透析患者难治性高磷血症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本中心充分透析6个月以上、存在高磷血症且经常规治疗仍不能达标者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餐中口服药用炭治疗12周,对比分析治疗前后血生化、血常规、血钙、血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等指标变化。结果:(1)治疗后血红蛋白、钠离子、钙离子、碳酸氢根、血浆清蛋白、C-反应蛋白、Kt/Vurea等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2)治疗前血磷水平为(2.38±0.57)mmol/L,治疗后降至(1.95±0.64)mmol/L,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iPTH与治疗前比较有所下降,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药用炭可显著降低维持血液透析患者难治性高磷血症的血磷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可切除性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的手术时机.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1年1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收治的5例结直肠癌伴同时性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情况分别行手术治疗+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或靶向治疗.结果5例患者均行手术+术后辅助治疗.3例原发灶和肝转移灶可切除者,1例先行新辅助化疗,肝转移灶明显缩小后一期手术切除原发灶和肝转移灶,术后6个月MRI检查发现肝内复发;1例未行新辅助化疗,术后9个月CT检查发现肺内多发转移灶;1例因原发灶穿孔腹腔感染,先切除原发灶,术后化疗+靶向治疗,二期切除肝内转移灶,术后12个月CT检查发现肺内单发转移灶.其余2例因肝内多发性转移灶无法手术切除,仅切除原发灶,1例术后13个月死于骨转移;另1例行辅助化疗+靶向治疗,CT检查示肝内转移灶曾一度进行性缩小,但术后11个月开始肝内转移灶渐增多、增大.5例患者术后均行k-ras基因检测,除病例2的Condon 12位点为野生型、Condon 13位点为突变型外,其余患者均为野生型.结论新辅助化疗或新辅助化疗+靶向治疗的效果个体差异大,消灭体内微转移灶作用有限,首选一期手术切除原发灶和同时性肝转移灶有可能使患者获益最大.  相似文献   
9.
<正>糖尿病并发症是决定糖尿病患者预后的最主要因素,是导致糖尿病致死率和致残率增高的最主要原因。该病如果治疗不及时,可导致多种组织、器官,特别是眼睛、神经、心、脑、肾脏、血管慢性并发症[1]。因此,控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因为糖尿病并发症的存在,糖尿病患者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合四逆散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9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与对照组(69例)。对照组予奥美拉唑及多潘立酮治疗,治疗组予半夏泻心汤合四逆散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内镜疗效及复发率,比较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 1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71%和60.87%;组间内镜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各分项证候积分及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胸骨后或心窝部烧灼样疼痛、泛酸、嗳气、烧心、口苦、口干证候积分及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复发率为15.15%,对照组复发率为38.10%;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合四逆散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可显著缓解临床症状,且复发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