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鹿博  吴萍  郭永高 《现代医学》2011,39(3):287-289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系统的性能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总结分析行胶囊内镜检查的42例疑有消化道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用胶囊内镜检查疑有消化道疾病的42例患者,全部获得小肠资料。发现小肠存在病变者20例,其中小肠黏膜散在充血糜烂考虑急、慢性炎症者8例,占40%;小肠血管畸形5例,占25%;小肠多发息肉3例,占15%;小肠溃疡及增生性病变临床诊断克罗恩病3例,占15%;小肠肿瘤1例,占5%。总阳性检出率47%,总阴性检出率53%。在42例中2例胶囊在食管内停留超过2 h,1例应用胃镜送入胃内,另1例于3 h后胶囊自行进入胃腔。胶囊在工作时间内能顺利通过回盲瓣进入结肠37例,直至电池耗尽尚未进入结肠5例。结论:胶囊内镜在怀疑小肠疾患的诊断中有重要的价值,因其具有安全、无痛苦、顺应性好等优点而易被患者接受,是小肠疾病的首选检查。  相似文献   
2.
胃BillrothⅡ(毕Ⅱ)式手术后解剖结构改变使鼻肠减压管放置困难,我们采用胃镜辅助与X线监视联合方法,进行鼻肠减压管的快速有效放置,治疗毕Ⅱ式术后粘连性小肠梗阻,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X线下经鼻置入肠梗阻导管行小肠内支撑排列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经验与疗效.方法 16例术后反复粘连性肠梗阻的患者,在X线下将300 cm长的导管经鼻置人空肠10 cm以远,前端充水球囊在肠蠕动的推动下带动导管向小肠远端运行,直达回肠末端,保留导管作为肠内支架行小肠内支撑排列.结果 16例患者恢复顺利,无并发症发生.随访3个月至2年,均未再次出现粘连性肠梗阻.结论 X线下小肠内置管支撑排列治疗术后反复粘连性肠梗阻简便无创、安全有效,可以多次重复置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亮菌甲素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治疗作用及对血清IL-1β、IL-4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住院的病变累及部位在直肠和乙状直肠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三组,亮菌甲素治疗组(I组)、亮菌甲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组(Ⅱ组)和地塞米松对照组(Ⅲ组)。I组予以生理盐水100ml,加入亮菌甲素10nag灌肠治疗,每晚1次;Ⅱ组予以生理盐水100ml,加入亮菌甲素10mg和地塞米松5mg灌肠治疗,每晚1次。Ⅲ组予生理盐水100ml,加入地塞米松5mg灌肠治疗,每晚1次;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疗效及血清IL-4和IL-1B的变化。结果三组均治疗4周后,I组的总有效率为90.O%,II组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Ⅲ组70.0%(P〈O.05)。I组和Ⅱ组的IL-4与治疗前及Ⅲ组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IL-1B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亮菌甲素治疗病变累及部位在直肠和乙状直肠的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有助于增加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IL-4和降低IL-1β,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调节机体的免疫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食管黏膜损伤程度、食管动力学变化及酸暴露三者相互影响及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2010年2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消化内科就诊行胃镜检查确诊为GERD患者65例,男34例,女31例,年龄22~65岁,中位年龄48岁,分为NERD组12例和RE组53例,RE组按洛杉矶分级标准分为A、B、C、D组,选1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进行食管压力测定及24 h动态食管pH值监测。结果 B~D组LESP显著低于对照组和NERD组(P<0.05),RE各组食管括约肌上10 cm压力、食管收缩幅度、无效食管运动发生率与对照组和NERD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LESP、食管收缩幅度与食管损伤程度均呈负相关(r=-0.41,-0.48,P<0.05)。 NERD组和RE各组24 h动态食管pH值监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DeMeester评分、酸暴露率和反流周期数均显著低于NERD组(P<0.05),A组合计反流时间、食管酸清除时间、最长反流时间与NERD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DeMeester评分与食管损伤程度均呈正相关(r=0.56,P<0.05)。酸暴露组食管收缩幅度和无效食管运动发生率与非酸暴露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GERD食管黏膜损伤与食管括约肌功能不全、食管推进性蠕动功能障碍及酸暴露有关,食管推进性蠕动功能障碍是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复尔凯螺旋鼻肠管早期予以空肠内营养(EN)在急性重症胰腺炎(ASP)中的应用原则、方法及疗效。方法32例ASP患者在临床综合治疗的前提下,早期放王复尔凯螺旋型鼻肠管并给予空肠内营苯,观察空肠营养组与对照组炎症反应指标的变化及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的对比分析。结果32例ASP患者在入院后3~11d,平均第七天给予肠内营养,与对照组相比较,其血沉及C-反应蛋白呈明显下降趋势,住院天数明显缩短,住院费用明显下降.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SP经复尔凯螺旋型鼻肠管早期予以空肠内管养对于改善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炎症反应的作用显著,可以缩短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ASP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四磨汤口服液联合盐酸阿米替林片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功能性胃肠病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口服盐酸阿米替林片,1片/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四磨汤口服液,20 m L/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消化道症状积分情况。结果治疗2、4、6周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52.86%、62.86%、65.71%,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1.43%、78.57%、85.71%,两组同期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6周后,两组消化道症状积分均明显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消化道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磨汤口服液联合盐酸阿米替林片治疗功能性胃肠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消化道症状,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20 0 0年 6~ 12月我院对常规治疗 2周疗效不佳的难治性腹水患者进行自体腹水静脉回输治疗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5例 ,男 3例 ,女 2例 ,年龄 44~ 6 3岁 ,平均 5 2岁。均为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诊断依据为 1995年第五次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标准和 1980年福州全国腹水学会会议讨论会制定诊断参考标准。方法 :常规腹腔穿刺 ,化验腹水常规及生化证实腹水无感染 ,将腹水排入无菌静脉输液袋 ,通过输液器将腹水经静脉直接回输体内。每次缓慢排放 15 0 0~ 2 0 0 0 m l,回输 5 0 0~ 10 0 0 ml,回输时常规给予…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小肠疾病的发病率及诊断率逐步上升,胶囊内镜因其无创、直视并能完成全小肠检查等优势而逐渐普及应用,对小肠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巨大的帮助[1].但胶囊内镜同时也具有胶囊不可控制性、图像拍摄的随意性等不足,本文针对回肠末端病变,分析胶囊内镜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1 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收集本院2009年10月至2012年3月期间,经电子结肠镜明确发现回肠末端病变并且同时行胶囊内镜检查的20例患者,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14~65岁,平均年龄43.2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误诊为消化系统疾病的腺垂体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提高对不典型症状的诊断水平,以避免误诊和漏诊.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我科2005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24例以消化系统症状就诊并确诊为腺垂体功能减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4例患者中男6例,女18例,症状多出现于40岁以后.以厌食、纳差为主症的5例,恶心、呕吐11例,腹泻8例,确诊后给予纠正电解质紊乱、激素替代等治疗后症状均好转.结论 腺垂体功能减退症起病隐匿,发展缓慢,对以消化系统症状就诊并反复出现电解质紊乱的患者应注意考虑到腺垂体功能减退症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