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1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42篇
基础医学   28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10篇
内科学   68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173篇
预防医学   66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43篇
中国医学   75篇
肿瘤学   2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籍、方书等古代资料,结合近现代文献,对经典名方中所用木通及通草药材的名称、基原、产地、品质、采收加工及炮制等不同方面进行了本草考证,厘清古今关系,为涉及该类药材的经典名方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与依据。唐代之前历代本草中仅有"通草"之名,唐代出现"木通"别名,其药材基原均为木通科木通Akebia quinata(Thunb.)Decne.。宋代木通、通草名实发生混淆,民间多以五加科通脱木Tetrapanax papyrifer(Hook.)K. Koch.作通草用,而将前代本草中的通草唤作"木通",来源为木通科、毛茛科等植物。元代正式将木通与通草分称。明代木通药材主流来源为木通科植物,通草来源则为五加科通脱木,陈嘉谟、李时珍等曾试图对两者名实进行纠正。清代本草中木通、通草分类逐渐清晰,木通基原多为毛茛科植物,木通科木通的使用逐渐减少。近代出现关木通、川木通、小通草等药材,而关木通自马兜铃事件后被禁用。自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起收载木通、川木通2类,而通草亦分成通草与小通草2类。据记载,木通药材古代以江淮为道地产区,现代以江西、湖北资丘产者为最,农历正月、二月采枝、阴干,切粗片或剉细用,品质以色黄白而细者为佳。通草产地记载多为江南地区,秋季采茎,取出髓部,切片。  相似文献   
2.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并发血小板减少并不少见,Wallace等报道发生率为7%~26%。其中严重血小板减少(血小板≤40×10~9/L)为5%~10%。Reveil- le等认为血小板(PLT)减少是SLE预后不良的一个独立危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亨廷顿蛋白相关蛋白1(Huntingtin-associated protein 1,Hap1)基因对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  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获得Hap1基因敲除(Hap1-/-)的原代成纤维细胞,鉴定后采用EdU增殖实验、细胞周期(流式细胞术)检测验证Hap1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改变;将野生型和Hap1-/-成纤维细胞送转录组测序筛选增殖相关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验证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改变。对小鼠进行皮肤损伤造模检测Hap1敲减(Hap1+/-)小鼠皮肤损伤修复情况;PCNA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损伤修复过程中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水平。  结果  成功培养原代Hap1-/-成纤维细胞;与野生型成纤维细胞相比,Hap1-/-成纤维细胞EdU阳性比例减少,进入S期的细胞比例减少;原代成纤维细胞转录组测序筛选出Cdc25C、E2f7、E2f8和Ccl5四个差异表达的增殖相关基因,qPCR验证发现E2f7在Hap1敲除后表达增多。小鼠皮肤损伤结果显示,Hap1+/-小鼠伤口面积较相同时间点野生型小鼠伤口面积大且愈合速度减慢,成纤维细胞增殖阳性密度低于野生型小鼠。  结论  Hap1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周期负性调节因子E2f7的表达对成纤维细胞增殖起正向调节作用,其缺失将抑制成纤维细胞进入S期,从而减少细胞增殖,影响伤口修复。  相似文献   
4.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籍、方书及近现代文献资料,对经典名方中所用饴糖的名称、品种、原料及制作工艺进行了考证,为含有饴糖的经典名方开发利用提供依据。经考证可知,饴糖之名历代多源于其形态、质地、制法、原料及产地。古代所用饴糖根据质地不同,主要分为软、硬两类,湿软如蜜者称为“饴”或“胶饴”,质硬色白的则称为“饧”“糖”,现代则多称为麦芽糖,入药仅用胶饴,饧则多作食用;历代药用胶饴推崇糯米(来源于Oryza sativa var. glutinosa)为原料,以大麦Hordeum vulgare制蘖,经过发酵、煎煮、浓缩制备而成,而粟米(来源于Setaria italica var. germanicaPanicum miliaceum等其他谷物为原料制成的饴糖品质次之。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未收录饴糖,收载了药用辅料麦芽糖,为纯度较高的结晶粉;但国家食品标准与地方炮制规范中收录了饴糖。基于考证结果,建议经典名方开发中所用胶饴可参考GB/T 20883—2017中的麦芽糖浆,并明确以糯米大麦为原料。  相似文献   
5.
通过查阅古籍及现代文献,对淡豆豉的历史演变、古今发酵工艺对比和关键环节控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分析并总结了淡豆豉的品质影响因素及其控制方法,以期为淡豆豉质量控制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经分析后发现,在淡豆豉的发酵过程中,发酵菌种、杂菌、温度和湿度等均为影响其品质的重要因素,“后酵”过程的条件控制更是被历代本草重点关注。此外,古代认可的“香美之豉”是以霉菌为优势菌发酵而成,发酵霉菌的选育和使用应是解决淡豆豉品质问题的要点。因此,基于历代本草所载 “香”和“美”的评价指标深入研究和优化菌种、温度、湿度等工艺条件对提高淡豆豉的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多原发癌伴多发癌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如下。1病历摘要男,85岁。57岁时出现大便带鲜血,有时量较多,消瘦1个月。入院后做肠镜示:距齿状线6 cm左右可见一溃疡样肿物,基底部较宽,约3 cm×3 cm,触之易出血,距齿状线20 cm  相似文献   
7.
郑翔  彭谨  赵佳  周雪 《解剖学杂志》2013,36(3):430-432
组织学实验课带有知识学习和技能锻炼的双重色彩.我们与国内多数医学院校一样,过去在面向国内医学本科生的实验教学中,已经积累了比较多的经验,教学设计和考核已经形成了稳定的模式.然而,近年留学生生源逐渐增多,在教学中,认识到留学生在本课程的学习中具有一些特点.如果不针对这些学习特点,在留学生和国内学生中进行比较,难以发现日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下面将阐述留学生在组织学实验课程学习过程中,与国内学生差别较大的几个特点,探讨教学应采取的对策,争取进一步提高留学生和国内学生的实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升麻为临床常用药材,然历代所用品种复杂、屡有变迁,有必要通过对其进行系统深入的考证,正本清源,为含有升麻药材的不同历史时期经典名方开发提供参考。以历代本草、医籍方书为基础,结合现代文献资料及著作,对经典名方中所用升麻类药材的名称、基原、道地产地、品质、药用部位、采收加工及炮制的变迁进行系统梳理,考证结果表明古代药用升麻的来源主要为升麻Cimicifuga foetida L.,次为兴安升麻C.dahurica(Turcz.) Maxim.、大三叶升麻C.heracleifolia Kom.及其他非正品植物,建议在开发升麻类药材经典名方时优先采用升麻Cimicifuga foetida L.为主要药用基原。然目前升麻野生资源较少,尚未实现人工栽培,需尽快开展升麻的人工驯化。采收加工炮制方法可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相似文献   
9.
总结20例经口入路腔镜下行甲状腺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主要护理措施是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检查有无口腔炎症;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观察术后并发症症状,做好口腔引流管护理、口腔护理及饮食指导。20例患者均康复出院,住院时间3~4d。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舒适护理在椎管内麻醉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1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55例椎管内麻醉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与观察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麻醉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不良情绪、舒适度以及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患者无论在心率改变还是收缩压和舒张压上,产生的波动幅度都要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与结论在椎管内麻醉的患者应用舒适护理的方式,能够使患者的不良情绪还有出现术中并发症的现象有很大程度的降低,大大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以及满意度,非常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