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18篇
  免费   2127篇
  国内免费   1392篇
耳鼻咽喉   62篇
儿科学   741篇
妇产科学   276篇
基础医学   1216篇
口腔科学   110篇
临床医学   5065篇
内科学   2468篇
皮肤病学   212篇
神经病学   1013篇
特种医学   99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6篇
外科学   1776篇
综合类   10268篇
预防医学   2967篇
眼科学   242篇
药学   7687篇
  32篇
中国医学   2491篇
肿瘤学   686篇
  2024年   129篇
  2023年   618篇
  2022年   756篇
  2021年   982篇
  2020年   1063篇
  2019年   1076篇
  2018年   544篇
  2017年   888篇
  2016年   941篇
  2015年   1095篇
  2014年   1666篇
  2013年   1664篇
  2012年   2147篇
  2011年   2182篇
  2010年   2011篇
  2009年   1804篇
  2008年   1928篇
  2007年   1829篇
  2006年   1679篇
  2005年   1875篇
  2004年   1577篇
  2003年   1424篇
  2002年   1136篇
  2001年   1023篇
  2000年   831篇
  1999年   710篇
  1998年   632篇
  1997年   576篇
  1996年   634篇
  1995年   501篇
  1994年   557篇
  1993年   444篇
  1992年   367篇
  1991年   293篇
  1990年   246篇
  1989年   219篇
  1988年   82篇
  1987年   62篇
  1986年   54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橙皮苷(HSD)在低压低氧所致大鼠视网膜抗氧化应激能力及炎性介质调控改变中的干预作用。方法 取健康雄性清洁级成年SD大鼠72只(144眼),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压低氧组及HSD干预组,每组24只(48眼)。对照组大鼠饲养于常氧环境,低压低氧组及HSD干预组大鼠放置于模拟海拔5000 m高度的低压氧舱内喂养。HSD干预组大鼠给予HSD灌胃,对照组和低压低氧组大鼠给予生理盐水,各组大鼠每天等量灌胃一次,连续7 d。通过HE染色光镜下观察大鼠视网膜组织形态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大鼠视网膜谷胱甘肽(GSH)和半胱氨酸(Cys)蛋白浓度、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活性;Western-blot检测大鼠视网膜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和细胞色素C(Cyto-C)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光镜下观察可见,与对照组相比,低压低氧组大鼠出现视网膜水肿,HSD干预组较低压低氧组大鼠视网膜水肿程度减轻。与对照组相比,低压低氧组大鼠视网膜中GSH蛋白浓度和Cys蛋白浓度降低,MDA含量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与低压低氧组相比,HSD干预组提高了GSH蛋白浓度和Cys蛋白浓度,降低了MDA含量,GSH蛋白浓度和MDA含量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Cys蛋白浓度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低压低氧组大鼠视网膜中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和TNF-α活性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P<0.001);与低压低氧组相比,HSD干预组大鼠视网膜中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和TNF-α活性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1)。与对照组相比,低压低氧组大鼠视网膜Cyto-C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低压低氧组相比,HSD干预组大鼠视网膜中Cyto-C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D能够通过提高大鼠视网膜抗氧化应激能力、抑制炎症介质释放以及减少线粒体损伤而发挥保护视网膜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低氧刺激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与正常鼻黏膜上皮细胞炎性因子的变化与异同,探讨其在CRSwN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8年1月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就诊的68例CRSwNP患者,其中男性36例,女性32例,年龄(45.2±12.5)岁(xˉ±s,下同),患者的鼻息肉黏膜纳入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组(CRS-NP组),下鼻甲黏膜纳入慢性鼻窦炎下鼻甲组(CRS-IT组),并根据组织病理学结果进一步分成嗜酸粒细胞浸润及非浸润两种类型,即嗜酸粒细胞浸润性鼻息肉组(Eos-NP组,n=34)、非嗜酸粒细胞浸润性鼻息肉组(Non-Eos-NP组,n=34)、嗜酸粒细胞浸润性鼻息肉患者的下鼻甲组(Eos-IT组,n=20)和非嗜酸粒细胞浸润性鼻息肉患者的下鼻甲组(Non-Eos-IT组,n=20);同期25例鼻窦囊肿或鼻中隔偏曲患者的下鼻甲黏膜作为对照组(n=25),其中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42.8±10.2)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各组黏膜上皮组织中白细胞介素(IL)17A、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乏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的表达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低氧刺激0、24和48 h后各组原代鼻黏膜上皮细胞分泌IL-17A、IFN-γ和TNF-α的差异;免疫荧光、固态光源高内涵与免疫印记实验检测原代鼻黏膜上皮细胞HIF-1α的表达情况。应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双向方差分析作为主要统计学方法。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IL-17A和TNF-α在对照组中表达最高(光密度值分别为0.37±0.03、0.53±0.02),IFN-γ和HIF-1α在Eos-IT组中表达最高(光密度值分别为0.47±0.03、0.39±0.02)。未接受低氧刺激时,IL-17A与TNF-α在对照组中水平较低;低氧刺激48 h后,对照组的IL-17A与TNF-α分泌量明显高于其他各组。未接受低氧刺激时,Eos-NP组分泌的IFN-γ明显高于对照组[(13.7±1.3)pg/ml比(11.1±1.6)pg/ml,P<0.05];低氧刺激48 h后,IFN-γ在对照组和Eos-NP组中的分泌量没有显著区别。对照组与CRS-IT组表达的HIF-1α随低氧时间延长而增加,Eos-NP组与Non-Eos-NP组表达的HIF-1α随低氧时间延长而减少。对照组与CRS-IT组HIF-1α主要表达于鼻黏膜上皮细胞的细胞质内,CRS-NP组HIF-1α主要表达于鼻黏膜上皮细胞的细胞核内。结论低氧刺激下,CRSwNP患者的鼻息肉、下鼻甲与正常鼻黏膜上皮细胞中IL-17A、TNF-α、IFN-γ的分泌以及HIF-1α的表达水平存在差异,且呈现不同的亚细胞定位,提示其可能参与了CRSwNP发病相关基因的转录与调控。  相似文献   
4.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是常见病原菌之一,并且其多重耐药菌株对人类健康造成了较大威胁。靶向毒力因子的MRSA抗毒力抑制剂可以在解决细菌感染问题的同时有效避免多重耐药的产生与发展,具有较大应用潜力。目前已知MRSA抗毒力抑制剂包括靶向ClpP蛋白酶的泽兰黄酮、槲皮苷,靶向转肽酶A的异牡荆苷,靶向转肽酶B的根皮素,靶向α-溶血素的胡椒碱、厚朴总酚,靶向生物膜的黄绵马酸BB及绿原酸代谢产物等。就上述MRSA抗毒力抑制剂的药理作用进行综述,旨在为MRSA抗毒力抑制剂的进一步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联合利培酮对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精神功能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期间某院收治80例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为研究样本,以随机对照原则,经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利培酮治疗,观察组采用利培酮+丙戊酸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各症状缓解时间,治疗前后精神功能评价量表(GAF)、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认知功能障碍评估量表(MoCA)、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的评分结果及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知觉、记忆、思维、情感障碍等症状缓解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以上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GAF高于对照组、BPRS低于对照组,MoCA、MMSE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12.50%(5/40)略高于对照组7.50%(3/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戊酸钠联合利培酮治疗癫痫性精神病对改善患者的精神、认知功能具有积极影响,二者合用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此用药方案有效性及安全性均较高。  相似文献   
6.
7.
8.
9.
赵曦  黄泽清 《现代肿瘤医学》2020,(20):3484-3489
目的:研究七氟烷预处理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缺氧复氧环境下的作用和机制初探。方法:分离培养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和诱导分化培养鉴定其免疫表型和分化潜能。细胞随机分为3组:组1空白对照组;组2缺氧复氧组(缺氧24 h,复氧24 h);组3七氟烷预处理组(2%七氟烷预处理2 h后,缺氧24 h,复氧24 h)。处理后收集各组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其凋亡率,线粒体膜电位变化及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测定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的蛋白表达。结果:与组2相比,组3 MSCs凋亡率明显下降,处于S期细胞增多,细胞增殖能力增强。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组2相比,组3磷酸化ERK蛋白表达上升。结论:七氟烷预处理能提高缺氧复氧环境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存活率,降低MSCs凋亡数量,并能增强MSCs的增殖能力,这一机制与七氟烷促进MSCs细胞p-ERK蛋白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