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眼外伤眼球摘除术患者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对照组2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护理干预,入院时、手术前1d和出院前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14项( HAMA-14)评价焦虑、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1项(HAMD-21)评价抑郁、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调查问卷(PSQI)评价睡眠质量。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HAMA-14、HAMD-21及PSQI 评分相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手术前1d,两组患者HAMA-14、HAMD-21及PSQI评分较入院时均增加,但观察组增加幅度较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出院前,两组患者HAMA-14、HAMD-21及PSQI评分较入院时均下降,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眼外伤眼球摘除术患者负性情绪,改善睡眠质量,为患者术后康复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治疗青光眼伴白内障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6月~2018年2月收治的90例青光眼伴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观察组则给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治疗。比较两组青光眼伴白内障治疗效果;视力改善情况;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青光眼伴白内障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视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水平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治疗青光眼伴白内障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视力,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2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 97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7例),观察组采取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青光眼小梁切除三联手术方式,对照组采取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青光眼小梁切除三联手术方式。比较2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2组均可恢复视力,控制眼压,但对照组角膜散光及术后并发症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中,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青光眼小梁切除三联手术方式优于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青光眼小梁切除三联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伴有高度近视眼白内障的手术方法、技巧和疗效。方法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伴有高度近视白内障共53例,61只眼,其中男性20例20只眼,女性33例41只眼。结果术后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除1例因术后发现其黄斑裂孔,其术前及术后视力均为眼前数指,占1.6%,其余均大于或等于0.3;≥0.5者38只眼,占623%;≥0.8者7只眼,占11.5%。结论高度近视眼合并白内障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具有术后视力恢复快,效果好,手术并发症较少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前瞻性研究非球面切削引导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球镜-6.00D以下,柱镜0.00~2.00D的近视患者随机分成2组,Q调整组32例64眼行非球面切削引导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对照组32例64眼行传统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观察术后裸眼视力,残余屈光度,高阶像差中的慧差、球差、总高阶像差均方根增加值和满意度等指标。结果术后裸眼视力和残余屈光度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Q调整组高阶像差的增加较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Q调整组患者的满意度情况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球面切削引导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可以减少术后角膜波面像差的增加,尤其是减少球差增加,明显改善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6.
超声乳化植入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前瞻性研究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选择早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不同程度的白内障患者32例(36只眼).其中男性12例,女性20例(24眼),年龄(59.70±7.26)岁.临床前期21例(25眼),急性发作期3例(3眼),缓解期8例(8眼)。术前眼压(22.36±8.55)mmHg(范围14~30.11mmHg),经保守治疗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22mmHg以下),房角粘连闭合在1/2圆周以内,视力在0.3以下。对以上患者行单纯性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后随访6个月至18个月,观察视力、眼压、前房深度的改变和并发症。结果术后36只眼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眼压控制在10~18mmHg(15.68±3.90mmHg),房角均有增宽,部分患者前房开放,前房深度正常,未发现术后并发症。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折叠人工晶体植入对房角粘连在1/2圆周以内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可提高视力,控制眼压及开放房角,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蔡方荣  柏丽娜  张键  王晓莉  汪娟 《河北医学》2013,19(10):1459-1462
目的:探讨改良角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以及对泪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患者100例(108眼),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行改良角膜隧道切口,对照组行透明角膜隧道切口。结果:术后两组患者裸眼视力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并呈进行性提高趋势;术后各时间点,观察组患者裸眼视力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角膜散光度与本组术前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观察组患者角膜散光度均轻于对照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术后3月,两组患者Sit值和BUT值接近术前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1周和1月,观察组患者Sit值和BUT值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角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具有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短期内对泪膜功能影响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蔡方荣  张键 《西部医学》2007,19(2):267-268
目的探讨隧道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治疗复杂性外伤性白内障手术时机、手术要点和效果。方法对30例复杂性外伤性白内障手术患者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矫正视力0.1以上者20例,占66.67%,0.5以上者10例,占33.33%;并在3~16个月的随访中,发现中远期视力还有提高。结论虽然复杂性外伤性白内障眼部条件差,手术难度大,但经妥善手术,仍能获得较好的视力。  相似文献   
9.
张键  蔡方荣 《浙江临床医学》2010,12(11):1201-1202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是目前临床常用的抗青光眼手术方法,但术后成纤维细胞增殖常导致手术失败。生物羊膜是一种理想的支持上皮细胞生长的基底膜,具有抗炎、抗粘连和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等特性,因此临床上应用广泛。作者采用小梁切除术联合巩膜瓣下生物羊膜植入,对40例(40眼)中、晚期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蔡方荣  王晓莉 《西部医学》2008,20(6):1248-1248
目的探讨白内障术后人工晶体瞳孔夹持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20例白内障术后人工晶体瞳孔夹持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白内障术后人工晶体瞳孔夹持患者,非手术治疗3例,手术复位14例,1例取出人工晶状体,2例未行复位。所有病人门诊随访半年至1年,人工晶状体光学部复位后未再发瞳孔夹持;2例未复位者瞳孔夹持未加重,无视力下降及视物变形。结论白内障术后人工晶体瞳孔夹持经及时正确处理,能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