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9篇
临床医学   54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77篇
综合类   92篇
预防医学   25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键  康敏 《现代肿瘤医学》2022,(24):4445-4453
目的:研究促红细胞生成素产肝细胞受体B1(erythropoietin-producing human hepatocellular receptor B1,EphB1)对食管鳞状细胞癌EC-9706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凋亡的影响,并探索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qRT-PCR法分析40对食管鳞状细胞癌手术患者的癌组织及邻近正常组织中EphB1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临床特征。在EC-9706细胞中分别转染si-EphB1 RNA和oe-EphB1 RNA及其阴性对照。通过q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转染效率;CCK-8实验分析EphB1对细胞活力的影响;Hoechst 33258染色和流式细胞学实验检测细胞凋亡;划痕愈合实验及Transwell侵袭实验明确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EphB1蛋白、增殖相关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凋亡相关蛋白[Bad、Bcl-2、Caspase 3 及剪切型-Caspase 3(cleaved-Caspase 3)]、侵袭转移相关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Snail、波形蛋白(Vimentin)、N-cadherin、E-cadherin]以及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I3K、AKT、p-AKT)的表达水平。结果:EphB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及细胞系中高表达(P均<0.05),EphB1的表达水平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TNM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具有显著相关性(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通过细胞转染技术沉默EphB1和过表达EphB1使EC-9706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明显降低或增强,并诱导或抑制细胞凋亡(P均<0.05)。在蛋白水平上,si-EphB1和oe-EphB1处理EC-9706细胞48 h后,增殖相关蛋白PCNA蛋白表达水平分别显著降低或增加(P均<0.05),并分别增加或降低促凋亡相关蛋白Bad、cleaved-Caspase 3的表达水平(P均<0.05),下调或上调抗凋亡蛋白Bcl-2、Caspase 3的蛋白表达(P均<0.05),抑制或促进侵袭转移相关蛋白MMP-9、MMP-2、Snail、Vimentin、N-cadherin的蛋白活性,但却上调或下调 E-cadherin的表达水平(P均<0.05)。同时,Western blotting实验结果还证实EphB1可诱导食管鳞状细胞癌EC-9706细胞中通路蛋白PI3K、p-AKT的活性增强(P均<0.05)。结论:EphB1可能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食管鳞状细胞癌EC-9706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并抑制其凋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聚二磷酸腺苷核糖多聚酶1[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 1,PARP1]对黑素瘤细胞克隆形成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在黑素瘤A2058细胞系中利用小干扰RNA干涉PARP1表达水平,利用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观察干涉PARP1对黑素瘤细胞克隆形成的影响。提取PARP1干涉片段及对照片段转染细胞的总RNA进行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检测。Realtime RT-PCR对部分差异性基因进行验证。应用DAVID数据库对差异性基因进行GO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Realtime RT-PCR对富集分析结果中可疑靶基因进行验证。结果:干涉PARP1表达可显著抑制黑素瘤细胞克隆形成。全基因组芯片结果显示干涉PARP1表达可引起128个基因表达上调,77个基因表达下调。通过Realtime RT-PCR对部分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与芯片筛选结果一致。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PARP1调控的差异性表达基因在生物学功能及参与的信号通路中存在部分交集,即MAPK信号通路及其正向调控机制。双特异性磷酸酶5(DUSP5)作为MAPK通路中的抑制分子,Realtime RT-PCR证实干涉PARP1可促进其表达水平升高。结论:干涉PARP1可能通过促进DUSP5表达从而抑制MAPK信号通路活性,进而发挥抑制黑素瘤细胞克隆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是一种与肥胖相关的代谢类疾病,根据肝实质细胞被脂肪浸润的程度不同,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表达谱可以分为单纯非酒精性脂肪变性、非酒精性脂肪肝炎、肝硬化和肝癌。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确切的发病机理特别是进一步发展机制目前还不是很清楚。而脂肪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脂联素、瘦素、TNF-a、Chemerin等)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形成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其中,Chemerin作为一种新发现的脂肪细胞因子,在免疫应答、脂质代谢、炎症反应等生理病理过程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根据最近几年的研究成果,将chemerin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概述,希望能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有用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4.
<正>石油化工企业原辅料及工艺复杂,作业场所存在的职业性化学因素种类繁多[1],危害程度各异,我国针对化学品毒性分级和管理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2],尚缺乏具有石油化工特点、数据相对齐全的化学因素毒性数据库[3],石化企业在进行职业中毒和化学危害控制工作时,缺乏有针对性的理论依据,我国《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Z 230—2010)标准可用于作业场所的化学性危害分级,但在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带状疱疹患者临床症状严重程度与淋巴细胞以及免疫球蛋白相关指标的相关性,为带状疱疹的预后预测和诊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7年3月于皮肤科入院治疗的带状疱疹患者91例,根据临床症状分为轻中度组(41例)和重度组(50例),检测患者入院时各亚型T淋巴细胞百分比,对免疫球蛋白进行分型检测。结果重度患者CD4+/CD8+指标(2.46±0.83)高于轻中度患者(2.01±0.91)。重度带状疱疹患者Ig E含量(59.78±41.74)IU/m L低于轻中度患者(83.14±51.38)IU/m L,其余Ig A、Ig M、Ig G含量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患者的Ig G2含量(4.40±1.93)g/L高于轻中度患者(3.59±1.52)g/L。探索Ig G亚型间比值关系,轻中度患者的ln(Ig G1/Ig G2)指标(0.787±0.341)高于重度患者(0.641±0.307),同时ln(Ig G3/Ig G4)指标(-0.146±0.102)高于重度患者(-0.274±0.115)。结论带状疱疹患者临床症状严重程度与淋巴细胞以及免疫球蛋白抗体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积极探索更加敏感的指标鉴别诊断带状疱疹以及预测其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治疗青光眼伴白内障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6月~2018年2月收治的90例青光眼伴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观察组则给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治疗。比较两组青光眼伴白内障治疗效果;视力改善情况;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青光眼伴白内障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视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水平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治疗青光眼伴白内障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视力,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张键 《生殖与避孕》2012,32(1):54-59
目的:进一步了解在校未婚研究生避孕知识状况和需求,为高校开展相关教育与服务提供有益的参考。方法:对北京市某高校1 461名未婚研究生在避孕药具的利用、避孕知识的获取、普及生殖健康知识与服务需求情况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有23.0%的对象承认有婚前性行为,81.9%的婚前性行为采取了避孕措施,未采用避孕措施的主要原因是:偶然发生,认为不会怀孕(40.0%);没有计划,未准备药具(35.1%);觉得使用麻烦,影响情趣(16.7%)。88.7%的对象认为在学校开展避孕节育、生殖健康知识教育是必要的。结论:研究生渴望获得避孕节育与生殖健康知识的教育与服务,高校相关部门应通力配合,共同为研究生提供切合实际的、全面的生殖健康教育与服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EC)联合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移植修复长距离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80只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20只取双侧1.5cm长坐骨神经,Hudson优化法制备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ANA);60只均于右侧建立1.5cm长坐骨神经缺损模型,随机分为反转吻合坐骨神经的自体神经(ANG)移植组、ANA移植组及ANA+EC移植组(n=20)。术后1、2、4、12周,每组各取5只进行测试,指标包括: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电生理检查[动作电位潜伏延迟率(LDR)、神经传导速度恢复率(NCVRR)和复合肌动作电位恢复率(CMAPRR)]、最大强直收缩力恢复率(MTFRR)、腓肠肌湿重恢复率(MWRR)、微血管增生率(MVDPR),术后12周甲苯胺蓝染色下测量神经纤维数量、髓鞘厚度、G ratio,并行电镜观察。结果:术后早期,ANA+EC移植组大鼠SFI、MVDPR较ANA移植组改善明显(P0.05);术后晚期,ANA+EC移植组大鼠CMAPRR、MTFRR、MWRR较ANA移植组恢复更佳(P0.05);术后12周时,ANA+EC移植组再生神经数量和形态更接近ANG移植组。结论:对于长距离坐骨神经缺损的大鼠模型,使用载血管内皮细胞的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进行神经移植修复,早期肌肉功能优于单独使用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晚期神经纤维的数量和质量更接近于自体神经移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扩张与无扩张Riolan动脉弓的CT血管成像(CTA)表现、显示率及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 75例患者行全腹部多层螺旋CTA,采用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对肠系膜上动脉(SMA)、肠系膜下动脉(IMA)之间的Riolan动脉弓进行重建、观察及测量。结果多层螺旋CTA显示Riolan动脉弓共38例(50.7%)。其中扩张的Riolan动脉弓6例(8.0%);均有动脉粥样硬化,IMA完全闭塞3例,IMA狭窄3例;SMA狭窄2例,SMA正常4例。Riolan动脉弓血管管径2.50~5.27mm,平均(3.83±0.60)mm。无扩张Riolan动脉弓32例(42.7%);MIP图像上其吻合部细小蜿蜒,呈半开放状态,相应SMA与IMA均无狭窄扩张,Riolan动脉弓血管管径0.5~1.5mm。结论多层螺旋CTA能显示扩张的Riolan动脉弓及血管狭窄、闭塞情况,以及部分无扩张Riolan动脉弓的吻合部,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有重要参考价值;VR与MIP结合可提高无扩张Riolan动脉弓的显示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的可行性。方法按TME原则,在腹腔镜下对12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行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结果手术时间95-180min,平均(117士21)rain;术中出血50-200ml,平均(90.4-27)ml;术后2-3d恢复胃肠功能;住院时间6-14d,平均(8±2)d。中转开腹4例,中转开腹手术率3.2%。保肛率95.24%(120/126)。全组术中、术后未发生输尿管即时损伤或延迟性损伤以及骶前大出血等严重手术操作相关并发症。结论腹腔镜下TME治疗低位直肠癌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