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5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508篇
内科学   62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50篇
预防医学   282篇
药学   201篇
  1篇
中国医学   2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158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9篇
  1997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2.
《中国医药科学》2019,(22):284-287
目的探讨分析无偿献血者血液抗-HIV筛查与确证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7月本中心进行无偿献血的1 071 489例志愿者的血液样本为实验材料,先使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对血液样本进行抗-HIV检查,使用ELISA试剂盒对样本进行检验,如有试剂显示为阳性则将此样本记录为筛查结果为抗-HIV为阳性的样本,再使用蛋白免疫印迹试验(WB法)对筛查结果为阳性的样本进行确证。结果在1 071 489份样本中有266份样本被初次筛选为抗-HIV阳性,通过确认检查其中有250例确认为抗-HIV阳性,筛查为抗-HIV阳性的概率为0.025%(266/1 071 489),确证为抗-HIV阳性的概率为0.023%(250/1 071 489)。这250例HIV感染者对自己的感染情况未知,后续调查分析这250例感染者中有174例为异性传播,76例为同性传播。结论血站应该建立完善的抗-HIV筛查与确证机制,提高筛选的准确率,提高血液的质量,加强对公众的预防艾滋病的宣传力度,增加民众对艾滋病的检查意识。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根据分析结果,制定措施,最大限度防止经血传播梅毒。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乌海市无偿献血者2005-2014年梅毒感染人群的分布及流行趋势。双复检均采用酶联免疫法,双复检均为阳性或单试剂重复检测阳性者,定为阳性结果。结果乌海市无偿献血梅毒阳性人群中,按性别、学历分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按年龄段、职业分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乌海市无偿献血者梅毒阳性感染率从2005-2014年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结论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梅毒阳性血液的报废率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资阳地区无偿献血者HIV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本市的献血者招募策略和血液检测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对2008—2017年资阳地区无偿献血者HIV感染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8—2017年资阳地区无偿献血者的抗-HIV初筛反应性占0.182%(406/222 616),确证阳性率为0.033%(74/222 616),男性HIV确认阳性率明显高于女性,18—25岁人群HIV确认阳性率高于其他年龄组,自由职业者HIV确认阳性率高于其他职业群体。结论资阳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HIV感染率总体呈现增长态势,应加强在全地区的防治HIV宣传力度和献血前咨询,并且最大限度降低窗口期感染风险,保证临床用血的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呼和浩特地区无偿献血者梅毒感染情况,为安全输血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用RPR和TP—ELISA试剂对2004年至2007年的所有献血者梅毒感染情况进行筛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0266例无偿献血者梅毒阳性317例,阳性率为0.35%。阳性率在不同性别间无统计学意义,在不同年份、年龄、不同学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站应采取措施加强血源管理和利用,进一步保障血液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无偿献血者梅毒感染情况,探讨血液筛查中梅毒检测阳性标本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 TPPA)确认的意义。方法统计分析2011—2013年广州地区无偿献血梅毒感染情况;采用2种国产梅毒抗体ELISA试剂A、B对本中心无偿献血者标本进行筛查,用TPPA法对筛查阳性标本进行确认,比较分析2012年A、B试剂梅毒抗体初筛和TPPA的阳性符合率。结果2011—2013年广州地区无偿献血843699例,筛查梅毒阳性标本4781例,TPPA确认阳性3156例,梅毒感染率为0.37%。不同献血来源和职业献血人群梅毒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礸2=984.5,P<0.05),其中街头流动人员献血人群梅毒阳性率最高(0.65%),大中专院校学生献血人群最低(0.06%)。18~29岁年龄段献血员梅毒阳性率为0.17%,阳性率随年龄段升高而升高。男性阳性率高于女性;2012年初筛阳性标本1610例,TPPA确认阳性1099例,阳性符合率为68.26%。 A、B试剂单检筛查阳性与TPPA确认结果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86.13%、73.36%,双试剂联检阳性符合率为94.47%。结论广州地区无偿献血者中,梅毒抗体阳性人群在职业来源、年龄、性别分布均不同,这对日后招募低危献血人群有一定指导作用;对初筛阳性标本进行TPPA的确证是非常必要的,为梅毒阳性献血者的检测结果告知提供更准确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HBsAg阴性和阳性献血者血样HBV DNA存在的确认并分析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S区变异特征。方法使用EIA/NAT方法筛查深圳地区19 397份无偿献血者血样,把109例乙肝不合格样品分成3类(HBs Ag+/NAT+、HBs Ag+/NAT-、HBs Ag-/NAT+),通过跟踪检测,确认为OBI毒株10例、HBV窗口期感染期3例和5例缺失追踪的HBs Ag-/HBV DNA+样品,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测定HBV病毒载量,应用NestedPCR技术扩增S基因片段并测定序列,与B/C基因型HBs Ag+/HBV DNA+阳性野毒株序列比对。结果深圳市无偿献血者经乙肝表面抗原胶体金快速试纸筛查后的HBs Ag阳性检出率为0.34%(66/19 397);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BI)的流行率范围为1∶1 939-1∶1 293,HBV窗口期感染流行率范围为1∶6 465-1∶2 424;10例OBI样品其病毒载量介于不能定量至112.0 IU/m L(中位数98.5 IU/m L)。10例OBI样本在S蛋白区(nt215-710)出现随机变异,OBI样品S区氨基酸置换率显著高于野毒株(P0.000 1),有4、2、3个OBI样品分别在CTL表位21-29、86-96、172-180出现L21S(2)、K/R24E(1)、I25M(1)、L88P(2)、S172F/L(2)、V178T(1)变异;OBI非CTL表位免疫区的氨基酸置换率亦显著高于野毒株(P0.05);其中1个OBI样品在nt636发生缺失变异。结论深圳献血者OBI流行率有增高趋势,OBI发生机制与乙型肝炎病毒的S蛋白区变异,特别是免疫活性区的变异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无偿献血人群的梅毒流行病学特征,加强临床用血质量控制,为制定经血液梅毒传播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法,按照试剂盒使用说明书操作,初检结果有反应性者进行双孔复试。结果 2009-2013年共检测南京地区献血者血液样本363 331人份,其中梅毒螺旋体检测阳性1 371例,阳性率为0.38%。结论加大无偿献血相关知识宣传,特别是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做好献血前的征询工作。为保证临床用血安全,应从低危人群中招募献血者,发展固定献血者队伍,减少血液报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该地区无偿献血者的不规则抗体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发现其中的规律,确保临床输血安全和有效。方法收集2011年2月至2012年12月深圳地区169 860例无偿献血者的标本,用特定抗原的红细胞,通过盐水法检测不规则抗体,阳性标本由血型室鉴定抗体特异性。结果 169 860份无偿献血者不规则抗体阳性36例(0.021%),其中抗-M阳性12例,抗-D阳性4例,抗-P1阳性1例,抗-A1阳性2例,冷抗体1例,抗-M合并其他不规则抗体1例,未知其特异性抗体15例;男性不规则抗体阳性率0.013%(15/118 723),女性不规则抗体阳性率0.041%(21/51 137)。结论女性的献血者不规则抗体的阳性率高于男性献血者,且该地区的献血者不规则抗体阳性检出率偏低,需要结合其他不规则抗体的检出方法,提高其检出率,确保输血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