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8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40篇
预防医学   182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高海拔地区和平原地区人群血流变各项指标的差异及高海拔不同民族的血流变特征。方法 2018年1月-2018年7月搜集四川某海拔2 600~3 100 m地区藏族与汉族正常志愿者为高海拔研究组,按照民族分为高海拔藏族组和高海拔汉族组,同时搜集某平原地区正常志愿者为平原对照组,测定并比较其血流变指标全血粘度(1s~(-1)、50s~(-1)、200s~(-1))、血浆粘度和红细胞压积(Hct)及血压。结果高海拔研究组男性、女性志愿者的全血粘度1s~(-1)、50s~(-1)、200s~(-1)、血浆粘度、Hct、收缩压与平原对照组男性、女性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女性的血浆粘度值、收缩压无统计学的差异(P0.05);高海拔藏族组与汉族组男性、女性志愿者的血流变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1-39岁组男性、女性全血粘度1s~(-1)、50s~(-1)、200s~(-1)、血浆粘度、Hct与40-59组、≥60岁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空腹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数、海拔为影响高海拔研究组血流变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高海拔地区人群血流变各项指标与平原地区存在一定差异,海拔高度会影响人体的血流变特征,而在高海拔地区藏族和汉族人群的血流变指标接近。  相似文献   
2.
我军第二次部队人员牙周疾病捷径调查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牙周疾病在我军部队人员中的流行情况。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1997年版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和标准器材。结果:共调查1 269人,结果表明,我军现役人员男性牙龈炎患病率为21.12%,牙结石检出率为44.05%,早期牙周病患病率为2.75%,晚期牙周病患病率为0.39%。结论:根据本次调查结果和我军第一次口腔健康的牙周疾病监测,以及外军相关资料比照进行牙周疾病流行病学研究分析表明,我军牙周疾病患病率比较平稳,牙周疾病大部分处于早期阶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营养不良影响因素,研究其诊断模型。方法 收集202例失代偿期肝硬化住院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不同营养状况下患者临床指标的差异。通过使用LASSO回归、Logistic多因素分析筛选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营养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建立诊断预测列线图模型。同时比较皇家自由医院营养优先排序工具(RFH-NPT)、主观全面营养评定(SGA)和诊断预测模型的诊断效能,并验证预测模型的性能。结果 GLIM标准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中营养不良发生率为50.99%;多因素分析发现肝硬化患者营养不良与年龄、体质指数(BMI)、白蛋白、握力、肌少症指数(SI)等因素相关(P<0.05);联合预测指标、RFH-NPT和SGA分别筛查出53.5%、59.4%和46.0%的患者存在营养不良。与RFH-NPT、SGA相比,联合预测指标与GLIM标准具有更高的相关性(r=0.806,P<0.001),具有更好的预测价值(AUC=0.965)。验证结果显示联合指标诊断模型预测价值较好。结论 肝硬化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结合年龄、BMI、白蛋白、握力、SI可诊断肝硬化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模拟教学法在临床相关本科专业流行病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将平行开课的4个临床相关专业大班按整群随机的方法分为试验组(n=162)和对照组(n=166),对照组按传统方法教学,试验组给予基于模拟流行病学调查/试验的案例讨论教学法,课终采用问卷结合考试成绩评价教学效果。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或秩和检验。结果 试验组对于流行病学课程的学习兴趣(Z=-3.820,P<0.001)、课程的重要性和意义评价(Z=-4.713,P<0.001)、该课程难易程度评价(Z=-4.220,P<0.001)、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实施医学研究的信心(Z=-4.316,P<0.001)、课终考试成绩(Z=-3.631,P=0.002)均高于对照组; 并认为课程有助于提升文献阅读能力(Z=-4.618,P<0.001)、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能力(Z=-5.892,P<0.001),对科研设计与实施(Z=-3.851,P<0.01)、对学习其他课程(Z=-6.177,P<0.001)以及对逻辑思维、系统思维、多元思维形成(Z=-4.506,P<0.001)等有较大帮助,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基于模拟流行病学调查/试验的案例讨论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整体上理解和掌握流行病学课程内容,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值得进一步探索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西藏地区6个高海拔县藏族成年人骨质疏松的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从西藏地区6个高海拔县随机抽取1 309名藏族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该地区骨质疏松检出率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 西藏地区6个高海拔县成年女性骨质疏松的检出率为3.8%,男性为3.0%;60岁及以上女性骨质疏松的检出率为16.7%,男性为12.8%。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女性群体中,年龄、从事农牧活动、BMI、绝经与骨质疏松的发生有关。在男性群体中,年龄与骨质疏松的发生有关。结论 西藏地区6个高海拔县60岁及以上男性和女性的骨质疏松的检出率偏低。增龄是该地区藏族成年女性、男性骨质疏松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绝经、BMI偏低是该地区成年女性骨质疏松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从事农牧活动是该地区成年女性骨质疏松发生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分析2018年四川省医疗卫生机构中成药治疗费用的规模以及分布,了解四川省中成药使用情况,为中成药的科学合理使用和调整制定有关政策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四川省1 600余家医疗卫生机构,收集经脱敏处理后的门诊、住院个案数据共计约2 600余万条,通过《四川卫生健康财务年报(2018)》《四川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18)》等资料获得中成药治疗费用总量数据,基于SHA2011框架对2018年四川省中成药治疗费用进行测算、并对机构、疾病和年龄等分布进行分析。同时,测算获得2018年四川省中草药、中药和药品治疗费用总量,与中成药治疗费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018年四川省各医疗卫生机构中成药治疗费用为55.84亿元,中成药费用占中药费用在各类型医院均较高;中成药费用主要发生在综合医院和中医医院;从疾病分布看,主要发生在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和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从年龄分布看,40~80岁中老年人群及0~10岁的儿童中成药使用较多。结论 应进一步发挥中成药特点,凸显中医特色医疗服务;中成药治疗费用机构分布不平衡,中成药的合理使用有待加强;中成药在疾病的治疗上有较好疗效,可加大中成药在治疗优势病种中的探索与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饮料防腐剂准确度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Zorbax Eclipse Plus C18柱分离,以甲醇-乙酸铵溶液为流动相洗脱,外标法对5种饮料防腐剂测定,并就前处理方式和样品种类对苯甲酸和山梨酸加标回收率的影响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统计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咖啡类饮料防腐剂HPLC测定加标回收率受前处理方式影响,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影响饮料山梨酸测定准确度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前处理方式(OR=5.406,P0.05),样品种类为保护因素(OR=0.134,P0.05),影响饮料中苯甲酸测定准确度的主要危险因素是样品种类(OR=1.112,P0.05),前处理方式为保护因素(OR=0.447,P0.05)。结论 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可明晰影响准确度测定的危险因素,为优化实验条件提供统计学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正常老中青年呼气峰流量 (PEF)的正常值范围及回归方程。方法 对 2 0~ 84岁 393例的正常老中青年测定了 PEF和 FVC、·V75、·V50 、·V2 5等常规肺通气功能指标。分别建立低龄组 (2 0~ 49岁 )和高龄组 (5 0~ 84岁 ) PEF的回归方程。结果  PEF以及 FVC、·V75、·V50 、·V2 5等测值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回归方程表明高、低龄组在男性 PEF与年龄呈负相关 (P<0 .0 0 0 0 1~ 0 .0 0 2 ,r=0 .32~ 0 .39) ,在女性 PEF与 FVC呈正相关(P<0 .0 0 0 1~ 0 .0 0 0 5 ,r=0 .32~ 0 .5 9)。 PEF与 ·V75呈高度正相关 ,高、低龄组在男性 r=0 .87~ 0 .94,在女性 r=0 .93~ 0 .96。 PEF的变异系数 (CV) ,除 70岁以上男女分别为 30 %与 2 7%外 ,其余各年龄组 CV为 16 %~ 2 4% ,处于正常值范围 ,确证数据可靠。结论 为 2 0~ 84岁的正常男女 PEF建立的正常值范围和回归方程 ,可供临床和卫生工作者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我国空中医疗急救发展现状及体系构建策略。方法 基于现有资料分析我国空中医疗急救发展现状、模式、问题与挑战。结果 近年来我国通航企业及飞行器数量发展迅速,但是存在总体不足、多数通航企业规模较小等问题。空中急救网络主要有航空公司主导、医院或急救中心主导、通航企业-医院联合和政府主导4种发展模式;各模式均为自由发展,距离国家规划的目标尚远;现有体系内要素分散、结构不完整,大范围的空中急救网络尚未形成。结论 我国地形复杂,建成覆盖面广、运行模式统一的空中医疗急救网络困难较大,建议全国范围内构建多个主体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区域性空中急救体系,而在青藏高原及周边区域优先构建公益性空中医疗急救体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成都市某区居民健康素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做健康决策提供指导建议。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在该区11个乡镇抽取2192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运用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该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7.3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职业、自觉健康状况、地理位置是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年龄越大,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越低。以15~24岁年龄组为参照,55~69岁年龄组OR值(95% CI)为0.374(0.178~0.787)。文化水平越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倍增,以小学以下文化程度为参照,大专/本科及以上OR值(95% CI)为23.047(7.327~72.496)。结论 该区居民健康素养仍处于较低水平,应在提高全区居民健康素养的基础上,将高龄、低文化程度、农村居民作为该区健康工作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