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822篇
  免费   12690篇
  国内免费   7428篇
耳鼻咽喉   910篇
儿科学   1980篇
妇产科学   1181篇
基础医学   9917篇
口腔科学   2068篇
临床医学   15530篇
内科学   12666篇
皮肤病学   1172篇
神经病学   3825篇
特种医学   3895篇
外国民族医学   39篇
外科学   7830篇
综合类   25294篇
现状与发展   40篇
一般理论   3篇
预防医学   10714篇
眼科学   3010篇
药学   13689篇
  203篇
中国医学   9773篇
肿瘤学   7201篇
  2024年   320篇
  2023年   1849篇
  2022年   3862篇
  2021年   6007篇
  2020年   5198篇
  2019年   3695篇
  2018年   3737篇
  2017年   4312篇
  2016年   3525篇
  2015年   5695篇
  2014年   7036篇
  2013年   7525篇
  2012年   10549篇
  2011年   11255篇
  2010年   8159篇
  2009年   6721篇
  2008年   7309篇
  2007年   6737篇
  2006年   6181篇
  2005年   4860篇
  2004年   3350篇
  2003年   3163篇
  2002年   2382篇
  2001年   1901篇
  2000年   1460篇
  1999年   1071篇
  1998年   559篇
  1997年   548篇
  1996年   384篇
  1995年   373篇
  1994年   304篇
  1993年   156篇
  1992年   142篇
  1991年   118篇
  1990年   113篇
  1989年   85篇
  1988年   86篇
  1987年   48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12篇
  1977年   6篇
  1974年   4篇
  1970年   7篇
  196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我国老年人中医证候分布特征,为中医药辨治老年人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系统检索中国知识基础设施(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据库(CSPD),纳入研究对象为老年人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文献,对其调查目的、调查疾病及调查结果等进行描述统计。结果 ①最终纳入168篇文献,其中2010至2020年之间发表138篇(82.14%);调查地区涵盖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共纳入43948例老年人,累计覆盖340个研究中心;②主要研究结果显示,老年人中医证候阴虚阳亢证(10.05%)>血瘀证(9.5%)>痰浊(湿)证(8.91%)>阴阳两虚证(4.98%)>痰瘀互结证(4.96%);单元证分布阴虚证(14.70%)>痰证(11.22%)>气虚证(7.15%)>肾虚证(4.72%)>血瘀证(4.18%);涉及病变脏腑肾>肝>脾>肺>心。结论 根据统计结果,可以看出老年人证候分布虚证多于实证,虚证中又以阴虚证、气虚证最为多见,实证常见血瘀证、痰浊(湿)证等,且多见痰瘀互结证;老年人五脏皆损,其中又以肾、肝、脾功能失调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2.
3.
4.
宫腔积液指宫腔内液体积存(积水、积血或积脓),是绝经后女性常见体征之一,常于超声检查时发现。持续宫腔积液患者,需宫腔镜检查寻找病因。本文报道1例以宫腔积液为首发症状,经宫腔镜检查确诊为胃型宫颈腺癌的患者。通过病例回顾并文献复习,以期为更多绝经后宫腔积液及宫颈病变的诊断提供参考,避免漏诊及误诊。1病例资料患者67岁,女,主因"绝经18年,不规则阴道出血2月"于2020年5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科微创中心。  相似文献   
5.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penicillin started with difficulty before 1949 and achieved certain results. In 1951,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Zhang Weishen, as the only Chinese scientist who had been trained and worked in a penicill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in the United States for many years, overcame many difficulties and returned to China. In 1953, with the efforts of Zhang Weishen and his colleagues, China realized the industrialized production of penicillin, alleviating the urgent needs of the masses. Antibiotics has also become the first discipline to achieve majo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New China. In the mid-1950s, the technical breakthrough in the localization of lactose substitutes marked the localization of the raw materials of the penicillin-producing culture medium, which paved the way for the industrialized production of penicilli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tibiotics have become one of the most widely used and affordable drugs for hundreds of millions of patients in China, and China has since ended the humiliating history of the “Sick Man of East Asia".  相似文献   
6.
7.
宫腔积液指宫腔内液体积存(积水、积血或积脓),是绝经后女性常见体征之一,常于超声检查时发现。持续宫腔积液患者,需宫腔镜检查寻找病因。本文报道1例以宫腔积液为首发症状,经宫腔镜检查确诊为胃型宫颈腺癌的患者。通过病例回顾并文献复习,以期为更多绝经后宫腔积液及宫颈病变的诊断提供参考,避免漏诊及误诊。1病例资料患者67岁,女,主因"绝经18年,不规则阴道出血2月"于2020年5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科微创中心。  相似文献   
8.
夏靖  倪诚 《天津中医药》2019,36(12):1149-1152
中医对于脂溢性脱发,传统多按"血热风燥""血虚风燥""湿热""肝肾不足"等分型论治,虽能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暂时缓解病情,但难以根治,给患者带来困扰。倪诚教授根据国医大师王琦教授所提出的"肤-体相关论""体质可调论",认为湿热体质是脂溢性脱发发病的主要土壤,指出瘀浊蛀发是脂溢性脱发的病机要点,治疗上以清利湿热调体治本、凉血活血为主、佐以滋养肝肾,方用茵陈蒿汤合升降散加减配合外洗经验方,从标本兼顾、分期论治、内服外洗等方面治疗脂溢性脱发,在临床上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张艺嘉  樊珂  崔小数  曹珊 《中医学报》2020,35(9):1908-1912
中医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具有良好的实践基础和应用前景,治疗方法可归于四类,即活血化瘀、化痰调脂、痰瘀同治、扶正祛邪,研究者辨证施治,多在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目前研究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中医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临床研究重复性差,缺乏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临床研究及系统深入的实验研究;其次,对专家经验方及中药复方研究不够深入,临床药效物质基础不明确,缺乏对其作用机制的深入挖掘;再次,目前的研究不够系统和全面,主要集中在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的研究,对斑块易损性研究相对较少。针对上述问题,今后应加强中医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及临床研究,为治疗提供更加明确的理论依据和临床证据;同时,建立具有中医特色的研究模式,以中医宏观辨证理论为指导,利用现代医学技术,参考现代中药药理实验结果选药组方,扩大辨证选药思路,加强对中药方剂配伍规律的研究,以及对其有效成分的分离提取、鉴定和作用机制研究,并将传统组方理论与针对发病机制的对病治疗相结合,多角度、多层次探索中医药的作用机理。此外,应不断深入探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并结合细胞工程、分子生物学及基因科学,积极研究中医药的药效学基础和机制。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